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即将热映】《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11月11日上映,认帧的李安!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李安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将于11月11日在国内同步北美上映!

李安说过,如果这片子拍烂了,要骂就骂他,不要骂技术,技术是无辜的。
那么,关于《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所谓最大的技术争议:4K,3D,120帧,他们分别代表什么?

简单来说,4K是画面清晰度,3D是三维呈现方式。而关于120帧:目前国际通用的拍摄技术是每秒 24 帧,也就是每一秒钟的影像由24 张连拍画面组成,这个标准正好符合人类的视觉暂留现象,“你不会意识到有24张照片划过,只知道自己看到了一个流畅完整的画面。”
所以,这次李安是采用了每秒120 帧的超高帧频,进行4K清晰度下的3D拍摄技术。在他之前,只有《指环王》的导演彼得·杰克逊小小尝试过一次,用48帧拍摄《霍比特人:意外之旅》,但当时 并没有引起太大反响,影迷评价也不太高。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众所周知,李安是用人心、情感和欲望创造电影江湖的人,他并不关注技术,前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他第一次尝试3D拍摄技术,而“120帧” 让他在电影还未上映时就遭受许多非议,拍摄过程的技术困难也是难以想象的,手握两座奥斯卡的李安坚持要做这件事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因为见过更好的,所以不愿意将就。

虽然我们习惯了24帧,但事实上,24帧的影片每一帧都会模糊,快速运动的镜头下画面极其不稳定,会有抖动和频闪。而詹姆斯·卡梅隆的60帧拍摄给李安打开了新世界大门,他犹豫挣扎了一年,最终拍板决定直接上120帧。“我的骨子里有个声音告诉我,就是要做120帧。因为信息量很充足,看的时候会更专注,看起来也会更舒服,而且你的亲历感会更强。”

说几点在北京看过120帧的网友的观影感受:
视觉上极具冲击力,画面稳定流畅,即使在快速运动中也没有丝毫抖动,逼真,舒适。

观影过程中,你可以感觉到仿佛镜头和幕布消失了,只剩下最真实的画面。真真正正的“身临其境”,它不再是指心理上消除与观众的距离,而是通过120帧的3D技术消除了观影距离。由于太过清晰,所以演员都是素颜出镜,否则妆容都会被拍的一清二楚,因此在特写画面的时候,你可以感受到饱满的富有生命力的肉体,拉拉队员的肉体、比利林恩的肉体、“活色生香”;在爆炸和动作戏的时候,枪炮弹火、鲜血与打斗,最后则只剩下两个字:逼真。




故事主角是一名19岁的德州男孩比利·林恩,他在加入美军步兵部队后,被派往伊拉克战场。2005年他和同事们在一次交火中大难不死、逃过一劫。 为了展示伊拉克战争成果,布什政府把比利等人召回国, 让他们在感恩节当天的橄榄球比赛中场休息时,与碧昂斯等娱乐明星同台,同时向他们授予荣誉勋章。

在这一天的过程中,比利与无数的人产生了交集,发生了关系。
想借机赚一笔的黑人经纪,帮忙的乔希,资本主义代表的球队老板、整场没有出现过脸的真命天女、只想和比利睡觉的拉拉队成员、林恩的家人......

影片不停的切换着战争场面和中场表演的这一天,在剧情深入的过程中,比利和这些人交集的同时,慢慢展示着林恩所背负的。而我们也和比利一样开始思考:残酷的战争和荒诞的表演,双面人生究竟哪个是真实的,哪个是真正的归宿,我们究竟有没有选择。

▲究竟哪个是真实,哪个是真正的归宿,我们有没有选择
在与比利交手的形形色色的人当中,有人把他们当成英雄,有人把他们当成玩物,有人把他们当成孬种,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而在被他们影响的过程中,比利也在思考着:自己究竟是什么,自己究竟选择成为什么。他是这群士兵中唯一去思考去反思的人,不过这也是因为他是唯一的一个有选择的人。

▲比利能主宰自己命运的地方不是美国,而是伊拉克
正如影片最后比利所说:他们对战争有不同的理解,他们才是一切的主宰。中场表演的这一天比利才发现,在美国这个地方,正是这些不在战场上的人决定了他们是什么,他自己是没有选择的。他能主宰自己命运的地方不是美国,而是战火纷飞的伊拉克,那里对于比利来说才是“安全的地方”。

从入伍到中场表演结束,对于比利来说,他才真正决定了自己的命运,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而那一刻他的灵魂也得到了升华。
比利只是士兵们的一个代表,而李安要说的也不是简单的战争片,倘若把今天的美国套用进去,你会发现也是惊奇的适用。比利做的选择是利益和尊严,是离开和留下,但传达的,却是人生的选择;李安拍的是一天,但铺开的,却是整个美国社会的剪影。

对于李安来说,把一个故事讲好并不难,但他仍旧愿意孤注一掷,在许多人不看好的情况下,解决所有的困难尝试120 帧说故事,我想,这大概是因为他看到了电影的未来。李安就像个先驱一样提前了我们太多,去尝试一个“未来”。我也固执的相信,《比利·林恩》是他找到的最能适配120帧的故事。
李安,从没让我们失望!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