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中国舞台美术专业现状调研报告》显示:舞美人才出现断层 基层培训有待加强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不少戏剧爱好者表示,近些年国内的舞台艺术蓬勃发展,不少剧目令人耳目一新。这一“新”不仅表现在剧目创作、演员表演水平等方面,也与中国舞台美术的内容、形式、观念不断创新有关。


日前,,开展了关于2016年中国舞台美术专业现状的调研活动,其调研对象涵盖了部分文华舞美奖获奖者,全国各省区市舞美学会、剧院团及各院校的舞美相关人员,、舞美人才培训班的学员,发布《中国舞台美术专业现状调研报告》,以此梳理行业现状、思考当下和预测未来。


舞台美术地位呈上升态势


,推动了戏曲的再次蓬勃发展。以北京为例,2016年,北京共举办营业性演出24440场,较2015年上升了0.8%;演出市场票房收入达17.13亿元,增幅为10.7%;观众达1071.4万人次,增幅为3.5%。年轻观众逐渐成为消费主力,话剧、演唱会、音乐会等受年轻人喜欢的演出类型观众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世界艺术理念的发展变化和当代观众诉求的转变,舞台美术设计已更替为“表演设计与空间设计”的观念。舞美设计师通过戏剧视觉空间的全盘规划设计,从始至终参与演出剧目的创意、制作,甚至影响演出的内容和形式,在整个演出产业链中取得较大的话语权。特别是,当下正处于一个视觉的时代,表演艺术与视觉艺术、演出与展览的跨界、融合,使表演越来越多地走出镜框式的舞台、单面的剧场,走向更多样的表演场所。例如,2016年,许多先锋实验戏剧对舞美空间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索尝试,比较突出的特征有:特殊场地演出、浸入式多线性观演关系、与多种艺术形式的跨界融合等,虽还未成熟,却是戏剧艺术多样化的有益补充,为戏剧样式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当今社会的多元化、信息化、产业化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给古老戏剧的生存发展带来不小的危机,但同时也为戏剧艺术提供了新的机遇和生长可能。在舞美方面,当下不缺乏时髦、先进的舞台手段,但一些作品的审美观念和探索方向模糊,创作个性缺乏,主题示范意义大于美学示范意义,尽管外表光鲜亮丽,却难掩原创精神、哲学思辨和人文储备的疲软、匮乏。


青年人才、基层人才机会缺失


近些年来,中国舞美工作者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是,全国性的舞美创作人才危机却是现实存在,各个基层剧团都面临断层甚至无在编人员的现状。


全国各类剧院团转企改制以后,老人事业编、新人企业编,造成了新人缺乏从业保障。老一辈舞美人面临或业已退休,新人却补充不进来,每年专业院校的毕业生很大一部分会转行,真正有心和潜心从事剧团工作的人寥寥无几。许多剧院团体的舞美工作者,甚至包括某些屡屡获奖的设计师,也因为编制问题,没有得到职称评定指标。


舞美发展和人才生存现状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但是他们的工作环境差距较大,基层工作者得奖、学习、参观的机会太少,晋升举步维艰。同时,优秀舞美人才过于集中在北上广等大中城市,各省拍戏也多请大中城市的名家大腕做舞台设计,机会几乎垄断在几个设计师和设计集团手里。这不仅加大了年轻设计师获得机会的难度,也对艺术市场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使得全国的艺术形式单一化。地方剧团专业技术人员的创作激情遭到抑制,创作成果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如此恶性循环,导致地方人才不断流失或逐渐被边缘化,不利于舞台美术事业的均衡发展。


此外,很多剧团从观念上对舞美不够重视,特别是基层团体。很多地方院团的舞美设计人员不能从事专一舞美工作,往往身兼数职,既要做舞美相关工作,也要承担行政或文字、照片、档案、视频、装卸舞台、制作布景等职能。重演员、轻舞美的情况在文艺团体非常常见。


加强地方人才培训  培养理论批评人才


缺少现场观摩和培训机会,这是广大省市级舞美工作者普遍反映的问题。由于基层院团资金缺乏,也没有专项培训资金,因此,很多基层工作者没有培养和进修学习的机会。而舞美行业目前商业性过浓而学术性不够,欠缺具有相当学术水准的评论和引导,学术理论基础较为薄弱。


就在校教育而言,中国舞美相关专业分得很细,培养的学生往往缺少开放、发散的思维和广阔的视野,致使基层舞美工作人员大多知识储备不足。此外,学校教授学生的戏剧观念应当到学生毕业时比社会上的流行观念先进3至4年。而现状是,现实创作实践的手法、观念和技术更新迅速,但很多学院教给学生的还是10年甚至20年前的观念。


对此,调研专家建议,应扶持、改善地方剧院团舞美工作者生存现状,建立相关的帮扶计划及政策,如外请专家在地方院团参与剧目创作的同时,用帮扶的方式提高本院团青年设计人才的业务水平。各类艺术节主创人员构成上应设置一定的外请比例,正确引导地方院团参赛,让更多的地方舞美人才有用武之地。同时加强对舞美人员的重视和待遇,重点培养地方舞美人才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等。


此外,与舞台创作的繁荣丰富相比,戏剧批评和理论建设显得相对冷落,特别是专业的舞美评论更是少之又少。舞美评论的希望应在受过正规教育并具有相当实践的中青年舞美人才身上。可举办青年舞美评论家研修班,提升全国评论人才的理论水平与艺术修养,同时加强对学术理论研究、评论者培养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以吸纳优秀人才加入,重振戏剧批评的威信与声势。


调研报告由中国舞台美术学会新媒体编辑部副主编赵妍提供,记者孟欣整理



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编:卫荣



媒体合作平台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