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一双眼睛两条河》:82分,89%的观众认为好看 | 新京报最艺术剧评团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本文采写:新京报田超

新媒体编辑:何建为

供图:剧组

《一双眼睛两条河》是“80后”童道明的第六个戏,近期正在鼓楼西剧场上演。


现在公布我们读者以及由王育生、邹红、刘平、曾慧林 、尚垒等组成的专业评审团对该戏的真实评价!


以下是《一双眼睛两条河》的打分报告:


观众打分


89%


根据看过该剧的观众投票,有89%的人认为该剧好看。


专业评审打分团


专业评审团打分机制:由戏剧圈从业人士、剧评人、媒体人等组成的评审团,将根据参评剧的五项指标进行打分(每项满分20分制),最后将该剧五项指标的分数相加,所得总分即为专业评审团最后为该剧打出的分数。


本次《一双眼睛两条河》评审团打分:


82分

其中,

导演:16

表演:15

剧本:18分  

舞美服化道:16

音乐:17



本期评审团

(排名不分先后)


王育生(戏剧评论家、《剧本》原主编)

邹红(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刘平(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曾慧林 (戏剧戏曲学在读博士)

尚垒(青年导演)



【 导演】得分:  16分

(满分20分)


王育生(戏剧评论家、《剧本》原主编):


从第一天首演演后谈的情况来看,大家的焦点都集中在了童道明的剧本上,这也说明导演、表演有提高的地方。


这个戏,大家没有看到太多导演的影子,好处是导演也没有强加给这个戏太多东西。总的来说,导演没有糟践这个剧本,诠释上还是靠谱的、贴近的,没有荒腔走板。


这20年童道明从戏剧评论家、翻译家成功转型为“剧作家”,这也是他最看重的身份。


刘平(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我看过之前朗诵版,这一版变化很大,给人的感受也完全不一样。


这个戏属于“看不见导演”的类型,其实导演起了很大作用。这个戏本身不具备大的矛盾和情感冲突,外部动作比较少,更多的是反映两个人心里沟通的东西。


排成目前的效果,导演下了很大功夫。感觉前两场还有提升的空间,也不一样局限于剧本,我想看看年轻的导演和演员是怎么看待这样的感情的。



尚垒(青年导演):


过于忠实于原剧本,但从情感体验的浸入度来说,又不够深入。原剧本其实舞台性不足,做舞台版可以略有改变和提升。如果剧本不动,那么在文本意义的呈现上可以附加一些当代的意义。


剧本讲的是克制和压抑,这种情绪和更多的人之间会不会有切肤之痛的关联?很多人都会在克制与压抑中失去一些可能性。


【表演】得分:  15分

(满分:20分)


王育生(戏剧评论家、《剧本》原主编):


两位演员非常热爱这个戏,从最早的剧本朗诵版再到演出版,一直跟着这个戏。在这个戏上花了很长的时间,这在今天是很难得的事情。


在表演上,都还有提高的空间,好的地方在于他们的表演不张扬、不讨厌,基本塑造出了形象,完整地完成了任务。


△男主角郭笑与女主角吴晓丹的定妆照。


尚垒(青年导演):


两位演员都是实力派好演员,功底扎实,气质也对。这次的剧场版进入状态略有些慢,演了一段之后开始放松,松弛之后有了一些美妙的瞬间,情感火花的散射。


演员要演出一种克制的激情,也并非易事。个人感觉可以再放一放,更通透一些,戏的感染力会更强。冷戏热演,也会别有风味。


△男女主角排练照。


曾慧林(戏剧戏曲学在读博士):


男演员嗓音浑圆而有磁性,朗诵功底不错;肢体动作张弛有度,举手投足既符合他的人物身分也表达出内心波动的情感。


相较之下,女主角的表演就略显生硬了,由于男女表演水平的不平衡,造成了故事呈现时节奏的不连贯,几处情感节点都因女主角过于“矜持”而显拖沓甚至脱节。


刘平(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这两个演员很好,跟郭笑私下没什么接触,但他是非常用功的一个演员,不像有的演员咋咋呼呼的,他是肯下功夫的演员。


吴晓丹气质非常好,这个戏本身不是搞笑、闹腾的,她也像涓涓细流一样,滋润观众的心田


我最欣赏的是两人最后一场在公园的戏,既有亲密感,又有若即若离的感觉。


【剧本 】得分: 18分

(满分:20分)


王育生(戏剧评论家、《剧本》原主编):


我看这个剧本是很感动的,它不是震撼性的,是温馨的,让人会心一笑的剧本。


这跟童道明剧作的整体风格是统一协调的,戏里面没有很激烈的矛盾冲突,但是可以让观众会心地进入剧情。它体现的是中国的的审美,蕴藉而不张扬的,有点追求契诃夫那种淡淡的忧伤。


这个剧本在童道明所有剧本中是最好的,从文脉上,我甚至能在丁西林、李健吾等老辈戏剧家身上找到来源。


这一点我之前在王仁杰的《董生与李氏》身上也感受到,我们现在的戏剧创作很少有的一种个性,我不知道今天的年轻人怎么看?我们这代人还是感触很深的。


△演出后童道明与观众进行演后谈。


曾慧林(戏剧戏曲学在读博士):


观剧过程中,童老先生内心涌动着的对诗和爱情热切而质朴的情愫时刻都打动着我。


我暗自思忖,他是在缅怀还是向往?抑或二者都有?对话中充斥着的诗歌,看似无意识,实则精心地编织,给思维和心灵以一种信马由缰的驰骋感。


从年轻人的角度,我也提点观感,剧中人物情感发展的内在逻辑不够明晰。“深更半夜”“孤男寡女”“男才女貌”这几个词汇凑到一块,很容易让人下意识联想到接下来的故事走向:相恋。


但是,在这第一次相遇中,我既没读出二人对话中的投机,也没看到默契,女的思路基本都是被男的牵着走的。但是爱情却发生了,还不浅。这多少给人以“为相恋而相恋”的牵强感。   



尚垒(青年导演):


剧本揭示了某种人类情感处境的共性,即处在道德与情感的夹缝当中,所产生的一种精神的挣扎和选择。


从故事层面让人想起巴尔扎克的《幽谷百合》,结局也类似,更是一种体面的感伤。


这是一部知识分子戏,但也有情感共性的呈现。感人之处在于写出了欲得而不能的哀婉与伤感。而关于选择的挣扎与决定的艰难,或许可以有更激烈的表达。



邹红(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童老师这个剧本还是很诗意的,我曾经做过一个北京小剧场演出状况的调查,大概有一半多的小剧场话剧都是喜剧类的。


我觉得应该要有童老师这种类型的话剧出现,能让人坐在剧场里静静地听,谈谈诗,谈谈音乐,体会两个人内心的交流。


刘平(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童道明老师说,想做一个安静的戏剧。


这个戏有点契诃夫的味道,说的是非常平凡的生活,看似平淡无奇之中。它不是表面的热闹,而是内在蕴含丰富的情感。通过人物内心的情感,来打动人。


【舞美服化道】 得分:16分

(满分:20分)



王育生(戏剧评论家、《剧本》原主编):


舞台上这匹马有什么含义,这是我疑惑的地方,舞台上放树的感觉是对的,我不知道这匹马跟树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联系?


另外,灯光暗了一点。

                                                        

曾慧林(戏剧戏曲学在读博士):


三面透明玻璃墙仿佛折射出了人物内心深处对远方诗意、爱情的渴望;凹进去的三脚大的书架、凸出来的花花草草,半白半绿的树枝,点出了故事发生场景、季节,也反衬着人物内心的情感


不过,让我不太清楚的是为什么舞台上放一匹马?不知用意是什么?



邹红(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我之前看过朗诵版,这一版舞美很简洁,色彩的搭配和转换也不错。那匹马放在那,你不用去想什么它具体是什么?它可以是一种象征,在屋里可以是个大花瓶,当场景变为公园时也可以是别的东西。


【音乐】得分:17分

(满分:20分)


王育生(戏剧评论家、《剧本》原主编):


莫扎特《安魂曲》的钢琴伴奏是很优美的,现场感觉录制效果差了点,如果是现场伴奏就好了,但这又涉及到演出成本的问题。


尚垒(青年导演):


这次剧场版加了作曲环节,比蓬蒿版的钢琴伴奏效果略好。但音效与剧情的连接还不够柔顺,音乐动机也显得略重。另一方面,剧中反复提到莫扎特的安魂曲,但在音乐环节出现的莫扎特元素却不太多,似乎值得商榷。



新京报最艺术剧评团往期打分报告

(戳图片可看评分)


《兄弟姐妹》

↓↓





《榆树下的欲望》

↓↓




输入关键词查看精彩内容


逼 死强迫症丨高端吃货丨成人学英文丨精神处男看高中女生丨阴三儿丨奇葩道具保存丨艺术品成emoji丨最美50书封丨恐怖片教父|50岁芭蕾 天后丨里的艺术丨真正的民谣|伪作大师丨跟剧照学拍照丨AV女优的真实生活丨中国最文艺美术馆丨欣赏裸体画的正确方式丨最励志自拍丨你的姓对应的杀手 丨照片变海报丨银河映像丨偶戏大师丨文艺片女王丨身价几十亿的乐队丨冰火花式死法丨中国最懒最穷艺术家丨文青测试丨陈粒我爱我家总摄影丨人艺最纯老炮儿丨最难聊的社恐艺术家丨当代戏剧30年记录者丨陈佩斯宠物经丨椎名林檎丨写尽SM的作家|与向京聊欲望|中国最毒舌影评人|任素汐|华语歌手爱撑伞|好妹妹乐队|钟立风|王梵瑞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