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我所看到的朝鲜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2015年4月,我到了丹东,沿着鸭绿江一路往西。

一江之隔,对面就是朝鲜。


我所看到的朝鲜,并不只有一江之隔的朝鲜,还有铁丝网之隔的朝鲜。


是的,你没看错,还有铁丝网,可能还有电。



封面图:《太阳之下》


4月的早晨,薄霾满天,灰黄发昏。

我站在丹东的鸭绿江边,对面是朝鲜的第四大城市,特区新义州。

江面很宽,河鸥落上去。再往远看就变的模糊,一些类似砖窑烟囱的建筑高高耸起,再就是几座低矮的房子群和塔楼。像极了90年代的冠县城,只是那时候冠县的砖窑在村里,没在城区。




而跟丹东的高楼大厦相比,朝鲜就是一个落后30年的冠县城。

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雾霾太大,我看不太清的原因导致,说不定远处的新义州有摩天大楼高耸入云呢?


东北人热情,一个大叔见我,带着墨镜跟我聊天:“中朝两国划江而治,两国人都可以在江上,只要不上岸就行。”

旁边有很多年轻小伙喊的朝鲜旅游,朝鲜旅游,说的就是坐船去江上转转,但是不上岸。

应该有很多中国人到鸭绿江的朝鲜边上去观光旅游。

只是中国这边的江边,看不到说朝鲜话的朝鲜人。


倒是在中朝友谊桥下,很多中国人穿着朝鲜衣服搔首弄姿,拍照留影。

估计朝鲜人也不是天天穿着这衣服照相,这算是丹东特色的朝鲜吧。

就跟我在北京吃火锅,想着到了成都去吃一顿特色火锅,却发现到了成都,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特色,每一家都是特色,或者说各具特色。

假如我去了朝鲜,不穿这朝鲜特色衣服也是去了朝鲜,不用在朝鲜对面的地方穿着衣服假模假式的装特色。

这么照相,还挺无聊的。

但出来旅游了,不这么照一张,就更无聊了。

可见,那么旅游并不好玩。




我在那看了半个小时,观光者任摄影师摆布,现实又超现实。


大叔继续说:“这江水也很神奇,中国这半边很浑浊,朝鲜那半边就很清。”

这倒是很符合我对朝鲜的想象,人穷环境好。


仔细看,使劲看,就会发现对面的一点端倪。

视线所及的范围内,总有两个小人在对岸活动,走着或者骑着自行车,以大约10分钟左右的频率两两交汇。

大概是那种边防的警察在巡逻。

丹东城里,总出现叛逃的朝鲜人的通缉告示。

我去的前几天,还有一个被抓回去了。

他们说:“抓回去可能就枪毙了。”


再往西走,江心中间的小岛上有个威尼斯建国饭店,带翅膀的金狮立在顶层。

这么豪华,确定这不是勾引朝鲜人叛逃的吗?




随着出城的距离,江面越来越宽,宽到朝鲜那些巡逻的小人儿变成真正的小黑点儿。


江上多是采砂石的船,轰隆隆的响。




,看不到一面朝鲜国旗。

一个坐着轮椅的老太太看着江水,风大吹着柳枝飞,老太太一动也不动,跟腿脚不太好有很大关系。




接着就看不到鸭绿江了。

只有鲜绿色的铁色网,一开始,我还以为是中朝之间故意留出的空间,就跟板门店一样留出一块地方以供交涉。

沿着铁丝网走一段,就看到铁丝网上写着“不许拍照”“禁止翻越”之类的字样,我想可能是朝鲜人耕地太少,把中朝共用的地方占了点便宜,用来耕地。

中国人可怜他们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我没有像北京动物园下车被老虎咬死的那人一样,把那些牌子当成摆设,我真的没有拍照,我也真的没有翻越。


铁丝网那边是一条石灰铺成的窄路,比中国这边的要低个一两米。我脑补一辆鲜绿色但是很古老的吉普车驶过,车外踏板上挂着四个带钢枪的严肃卫兵,一言不发,眼神冷艳。

我赶紧卧倒,发现敌人,然后跟踪他们到老窝,捣毁他们的炸药库,立上一功。

这当然没有发生。


事后,我才知道,中朝不是完全以鸭绿江为边界划分的,朝鲜那边有两三个沙洲小岛,如黄金坪、绸缎岛,是与中国接壤的。

因此,我也近距离的看到了劳作着的朝鲜人民。


他们应该是一户5口人家。

一对中年夫妇,三个大约已经成年了的女孩子。

皮肤黯淡,甚至嘴唇都有点发黑发黄,男人精瘦,但女人显得比男人大一些,丰满一些,但一样干枯。

他们在距离我20米的地方用一个木制的农具犁地,没有牛,完全的人力劳作。

他们之间完全没有交流,甚至连眼神的交流都没有。


再往远处看,就是一大片的耕地,还有散落在各处的房子,略显荒凉。

我在那看了他们20分钟,他们居然没有抬头看我一眼。

看一眼又能如何呢?

他们看不到我吗?

还是不敢看我,这个问题一致纠结着我。

要是有个人像我那么站着,我一定会看的啊。


我看到的朝鲜,,也许会有一些刻意的扮演成分,但一切还算近距离。

一直快到东港,这种近距离的朝鲜才结束。


所以,温馨小提示,如果你想近距离看朝鲜人民,不用非得跨过鸭绿江,可以从丹东出发,沿着滨海公路,朝东港方向走,有很长一段的路都能看到朝鲜。


大美朝鲜欢迎你。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