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六十三集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1991年讲于 北京 中国佛学院

 


 

  他没有精进的心,“命终亦无善相,亦无恶相”。有恶相是决定不往生。没有善相,也没恶相,生前也不是很特殊,这种人“地府不收,赡养不摄”,阴间不收,三辈往生里头也没有他,他就如睡眠而去。所以我们给人证明就根据这个,就根据这些经上的话。

  不能离开“圣言量”,离开“圣言量”,按自己的思想办事,有时就会说错话。

  “如睡眠去,此人疑情未断,生于疑城,五百岁受乐,再修信愿。”这五百岁都干嘛?他还要修,修能生信,能够发大愿,“方归净土”。这就是生于边地疑城。

  生于边地疑城,我们还说他生了净土。所以夏老师说,边地我要去,还去不了,现在要去去不了。所以生到边地上,就是没有这些特殊的相。这一点大家给人家证明的时候,所知者都不能按自己的思想办事。总之“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老得记着,只能根据圣言量,没有圣言量,你自己的意思就是不能信,要跟人说绝对是错,他要不是绝对是错,佛干嘛告诉你不要信?这错是错不完的。只有是豁然大悟,那就猛一下子揭一层皮,但是他也没完,没有那么容易。这就讨论边地疑城的景象。

  现在很多人就都依靠这个,说老实话,你生到边地疑城人家给你道喜!不是容易事,都不是容易事。所以阿弥陀佛大慈大悲,这样的人都摄受。

  还有一个懈慢国。在咱们这个国土和极乐世界之中,十万亿佛剎,就在五万亿佛剎的地方有一个懈慢国生在这个国的人就贪着这个国土的快乐,快乐极了,都满意了,他就懈怠,我够了够了,也就骄傲,我行了,不更前进要修信、修愿,还要忏悔,你要出这个边地疑城要大大的忏悔,忏悔到轮王赦免你的罪,你才能出这个边地疑城。所以称为懈慢国,懈怠,我慢

  “《菩萨处胎经》曰:西方去此阎浮提十二亿那由他,有懈慢界。”有这么一个地界。

  “国土快乐……前后发意众生。”前前后后过去的、未来的,就是前后。

  “欲生阿弥陀佛国者”,到了这个懈慢国,都染着这个国土。

 “不能前进生阿弥陀佛国。”这还没到边地,因为他在中途已经傲慢了。这个罪是现行的,所以他比边地还差。

“亿千万众,时有一人,能生阿弥陀佛国。”很多人都到这个懈慢国。

  “何以故?皆因懈慢执心不牢固。”他一定要往生的心不牢固,到这就不前进了。这么看来,懈慢国也属于边地疑城的一个种类这四个原因,就是由于这四种智慧。所以底下我们就要讨论这些智慧。

“不了佛智”是总的,对于佛殊胜的智慧你不明了。

  底下《净影》的话。什么叫“不思智”?就是“佛智渊深”,渊广、渊博、深奥。

  “余不能测。”除佛以外其余的人是没有法子去测度,你猜也猜不到,你想也想不到,所以名为“不思智”,你的“思”是不能达的,达不到的。佛的智慧很多,非言语所能尽,所以就“不可称”,你用言说来称称不全,就说“不可称”。

  “于诸法门,知之穷尽。”对一切法门,穷其根源,尽其所有,没有不能够了达的,没有剩下的,所以名之为“广智”,广大。

  “位分高出。”这个智慧很高,所以名为“无等伦最上胜智”,没有能比的,最上胜智。

  底下是海东元晓师,就是现在的高丽、朝鲜。

  当时朝鲜有两个大德,都是净土宗的,一个是元晓,还有一个是憬兴,他们都有著作入了藏。所以当年这些国家到中国来学佛法,都是出很多人才;禅宗也出了很多,高丽的禅宗出的人好像比日本人强。,,王子。很不错,高丽。

  元晓他的好处,他就把这个“四智”配了大家都知道的“转八识成四智”这“四智”,就不是又一个有什么智慧,这个结合,结合得很好。“不思议智”就是“成所作智”。“成所作智”我们都懂,前五识,眼耳鼻舌身,这叫“识”,转识成智就成了“成所作智”。他说这个智能够做不可思议的事情,你这一念称名,不管多劫的重罪永灭。“十念功德,能生界外胜报”,出乎三界之外叫“界外”,界外殊胜的果报。这些事情都不是人所能测的,这样来度众生是成所作、是不可思议,所以称为“不思议智”。

  “不可称者,是妙观察智。”这个智慧能够观察不可称的境界。

  “谓一切法,如幻如梦,非有非无,离言绝虑。”这个“妙观察智”是什么?它就是告诉我们,一切法都是如此,都“如梦如幻、非有非无”,别落在二边。“离言绝虑”,凡有言说皆无实意,你思虑是达不到的,绝虑

  所以我后头的注经偶颂,“立论唯依圣,得旨在忘情”。你要立一个论,有个所说,这个论点是什么?“唯依圣”,唯独是要依“圣言量”,不是自己独出新裁。唯独者依圣,完全依止于“圣言量”。你要能得旨,“圣言量”它是一句一句经上有的话,你把它都抄出来,你是不是能得旨?得旨在于什么?得旨在忘情,你把情忘了才能得旨。你在有情见之中,有是非、有邪正、有分别、有众生、有佛,都是情见,你懂不了了。都忘掉,忘情,情见扫光,你才能得旨

  “不可称智”就是不是追逐言语者所能够称量的,所以称为“妙观察智”。“妙观察智”是转什么?转意识意识就是分别,你都有分别,你就不可能了解实际情况。你分别就是错的,妄生分别,无分别中你妄生分别,根本就错到底了,那又怎么能够有智慧?!你就是“识”。所以要“依智不依识”,你依“识”不行,脑子里都是“识”,要忘情。所以“不可称智”就“离言绝虑”。

  “大乘广智者,是平等性智。”所以它这个,大家再念下去就不是另外一回事了,这个你就好接受,跟咱们这四个都说得通,这个论可以成立。

  “此智广度。”“平等性智”这个“智”,可以拿来广度一切众生。

  “不同小乘。”小乘就是自了。这是无量无边的众生,尽未来际,没有间歇的时候,没有厌倦的时候,没有疲厌的时候。他为什么?“谓游无我。”在“无我”中游泳,这“游”就是游泳的“游”。所以不要再用别的字了,就是在无我里头游泳。你看在游泳池里游泳多么舒服,在清波中游泳,现在这个清波就是“无我”。由于“无我”,同时也没有“不我”,也就是也无“无我”,不但“无我”,“无我”也无,也没有“我”,也没有“不我”,所以就可以平等的来摄受,就可以普度。

  “平等性智”,你怨亲平等,什么都平等,善恶平等、邪正平等,这一切都平等。现在我们还有些不平等,看见这些人根器太困难,这我没办法,我告饶了。也是没办法,确实没办法,也是众生,没有离开众生。平等普摄,只有佛有这个智慧,才能真正做得到。我们起码应该心向往焉,应该是这样去等摄。

  “以此同体智力,普载无边有情,皆令同至无上菩提,是故名为大乘广智。”都到无上的菩提,而且广度一切,这就是“平等性智”。

  “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正是如来大圆镜智。”这个时候他转了本识,本识是阿赖耶识,前头就把各种识都转了,到这剩下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就转为“大圆镜智”。

  “方皈心原。”你才真正归到本心之原。

  “一切种境。”一切“种”、一切“境”,“种”是心里头的种子;“境”是种子发现而出了外头的境界;在心内是“种”,发现为外就是“境”,“种”和“境”没有不圆照,所以叫做“大圆镜智”,一切“种”、一切“境”无不照见。

  这个智慧中有五个殊胜(所以朝鲜人议论都很不错,大家要知道),他说前头这三个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这是菩萨渐渐得到的,一点一点修持,智慧一点点增长;“大圆镜智”是“唯佛顿证”,只有佛一个人能证到,而且是顿证。

  “更无余类。”没有其他能够达到这个的,所以称为“无伦”。这是“无伦”,还有“无等”。“无等”是第一个殊胜,这是得到解脱之身,二乘也能得到这个身,这是彼此共同的;大圆镜智是法身,不是二乘所能共的,所以叫做“无等”,这是第一个殊胜。

  前头三个“智”是菩萨渐得,现在“大圆镜智佛”是顿证,这又是一个殊胜,所以叫做“无伦”。“无等无伦”讲了。

  第三个,他说“过于不思议智为最。”它超过不思议智,所以它是“最”;又超过“不可称智”,所以它是“上”;“宽于大乘广智”,所以称为“胜”。

  “无等无伦最上胜智。”这三个字,最是超过“不思议智”,又超过“不可称智”为“上”,又广宽于大乘广智称为“胜”,“无等无伦最上胜”就都讲了,这每个字的含义都讲了,总之就是“大圆镜智”。

  《会疏》里头结合到净土,我们就不再说了,书里头写着有了。

  于这些不能生信,以疑惑心,经里头说了,他不能信这个智慧,生了疑惑。他疑什么?这个疑什么,我们也从四方面来说。这是综合昙鸾、元晓、峻谛(日本人),兼取憬兴(他也是朝鲜人),这些人的解释。这三个都是外国人,外国人的汉文究竟大家读起来很困难,所以用他的意思,没有用他的原文。

  所以疑惑,因为他不了胜智,就疑惑心。他说怎么个疑惑?第一,他“不信不思议智”,他就怀疑,我就念阿弥陀佛能生吗?他不知道这个“不思议智”是有大威力。这种人很多:我没有做什么功德,我就念念我行吗?这一句名号的功德非思议所能及,唯佛与佛乃能究竟

  要是广说起来,一切万法都是“自力他力、自摄他摄”。总之是要信自信他、他力自力、自摄他摄“千变万化,无量无边。”出种种法门。你怎么能够用你凡夫有碍的情识,你是情见,你这是没有离开心意识,你这是“识”是有碍的、有限度的,用这种情识来怀疑如来无碍的妙法?拿你这样很有局限性,根本是不正确的这种情识,你来怀疑如来无上殊胜的妙法。你知道不知道一小面镜子,能够现一万种相?“千年积薪,一火烧尽”,千年堆的柴火,一个洋火头就能把它都烧尽。岂但堆的柴火,那个森林大火,你看看。

  “故至心一念称名,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十念必生又何足异。”第一个就破这个,因为他不相信这个“不思议智”,觉得这种持名,他就怀疑。所以有的人就说,我念一句佛,希望死了之后阴间多个元宝;还有些人说,我就是希望,那人死了,我念佛,他能得到点好处。他都不能相信这个有如是的功德。

  “二者,不信不可称智。”他不知道佛智是没有对待,是“离过绝非”,所谓“离四过,绝百非”,众生都在这“四过百非”之内。

  昙鸾师的话,“不可称智”是什么?“言佛智绝称谓”,不可称,绝了对待,没有对待的,不是有相形相待的东西,也不可称量。

  “何以言之。”为什么这么说?

  “法若是有。”你就有个“知有”的智慧。

  “法若是无。”你也要知道这个“无”。对于这个是“有”、是“无”你可以知,可是这个法它是离于“有、无”。

  离于“有无”,“故佛冥诸法。”放下“诸法”,放下“诸法”你这个“知有”的智、“知无”的智就没有对待,它没有对立面,所以我们绝对待。

  所以,“以知取佛,不曰知佛。”拿那个“知”说佛就是什么?佛就是“知”。这就是神慧的立论。所以胡适写哲学史,后来写不下去了,只写了一本。先是批判,看到六祖就不行,搁笔了;看到神慧,决定不写了,写不了了。因为他不肯向来磕头,他就不肯写了

  “以知取佛,不曰知佛。”你说佛就是“知”,你不知道佛。

  “以不知取佛,亦非知佛。”你说佛就“不知”,你也不知道佛。

  “以非知非不知取佛。”双“非”,也不是“知”、也不是“不知来取佛”;佛是这样,也不对。

  “亦非知佛。以非非知非非不知取佛,亦非知佛。”你看就这四句:知”、“不知”、“非知非不知”、“非非知非非不知”,总之是在四句之内。四句之内就有“过”,四句都有“过”,都不正确。离四句再说一句来,众生就没得说的了。所以众生就这么点本事,你那全不对,告诉你不是。离了四句就离百非,这个法、这个本体,是离开了对待

  所以《楞严》里最好的话,佛问文殊:你是文殊吗所以有人说《楞严经》是假的,我偏偏要抓两头,抓一个先灭的《楞严》,抓一个最后灭的《无量寿经》文殊说:“我真文殊,无是文殊;若有是者,则二文殊。”我真文殊,没有什么叫是文殊;如果说是文殊,就俩文殊了,绕过来了。所以说是、说非,都早已经成了对待。我真文殊,无是文殊,没有什么叫是文殊,是文殊就两个文殊,两个文殊就成了虚妄,直截了当

  所以这个智慧,“离四句,绝百非”、“绝诸对待”、“思量所不能及”!

  “不可称。”也就是不可说,这个智慧不可说,从这个智慧流现出的念佛法门,其功德也不可说,所以它产生的作用也不可说。对于这样,以这个智所成的念佛法门,你不能生信,怀疑,就叫做不了“不可称智”。这是第二。

  第三是“不了大乘广智。”疑佛不能实度一切众生,这么多众生,佛一个人怎么能度得了啊?!也怀疑一切念佛的众生哪有都能够往生净土啊?!所以对于阿弥陀佛就起了一个有限度的想法,这么多世界的人都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那装得下吗?超情离见的事情,十方诸佛国土都叫一切众生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这一切用言说总是表达不清楚。

  “大乘广智,此智无法不知,无烦恼不断,无善不备,无众生不度。”所以“大乘广智”。

  “欲明佛智,无不运载;运载一切,皆入无余。”要运载一切入无余依涅槃,所以说是大乘的智慧叫“大乘广智”。

  至于所运载,这个法门是能运载“无疑”的,所运载的是无限无际,没有一个所谓就是到头了。限是到了限度,有了边际,是无量无边都能度,所以称为“广智”、广大。

  又一方面,“于诸法门知之穷尽,故名大乘广智。”对于一切法门所能够“知”,“知”是到穷其源、尽其有,彻其根本,所以叫“大乘广智”。正因为对于一切都能知道这个程度,所以才能“广契群机”。你了解得很深,对于某一个法能够适合什么人、度什么人也无所不知,所以能“广契群机”,“悉皆度脱”。对于众生你也是知道的,要穷其根、尽其所有,无所不知道,他的这些劣根性。但是众生本来是佛,所以各个方面都知道,没有不知的,正因为如此,所以可以度,可以无尽无余的度尽一切众生。

  所以就能“开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妙义”,这个“大乘广智”,这两句话,有一个比丘尼,在前几十年她死了之后天灵盖烧不坏,上面显了四个字“心作心是”,这都是祥瑞。重要!“心作心是”。

  现在有这个法门,就是令一切有情因为这个念佛法门,从这个念佛而入无念,这是念佛法门最巧妙的地方。

  你说了很多“第一义谛”、说了很多理,凡夫是无从下手。有很多人就以为说这个高尚、这个对,你们那都是肤浅,我要从理入,实际他又是妄生分别,那个理你入不了。还有的人他自欺,以为我这就是,还是很好上的话,我就是“当相即道,即事而真”。这位老先生岁数太大了,我只是婉转的给他指了一指,用不上。话是不错,你用不上。这一切环境之中,随时随地,你怎么用?我没有直说用“唯识观”,弥勒菩萨的“唯识观”,一切都是“识所现”。凡夫你就说这个道里就都是“识”,保险你吃好的时候你高兴、吃不好的时候你皱眉,你这不就是骗了自己吗?!你这还叫修“唯识观”?!那只是理论上的,我就联系联系实际而已,使不上。

  “当相即道,即事而真。”那都得达这个境界。他就是要从这个,从“有念”而入“无念”。所以弥陀要解》有一句话,“从事持达理持”。“理持”是大家做不到的,“事持”是人人可以做的,你从这个“事持”你不知不觉暗合道妙,达到了“理持”。所以阿弥陀佛大悲慈父,大恩大德,这个是最巧妙的方法。

  我在二十岁的时候看《》,自己悟出一个道理来,那就是“无住生心”,但是凡夫怎么办?凡夫用不上。后来想,只有念佛还是最能行的办法。又一转念,那时对密宗一点不懂,可能持咒更好,因为念佛还多个“佛”字,你就有“佛见”;你念咒,佛脑袋里没有了,就这几个音,这个音没假,你不要去想它了。这就是“从事持达理持,暗合道妙,巧入无生,潜通佛智”,潜水艇的“潜”,“潜通佛智”。

  那些自命为高明的人我们没办法,我们并不舍弃,就是说叫你自己先修着,不说服你。净嘴说是不行,那天下就是大乱,就斗诤牢固,我说我的好,说你的不好,跟他们一样。你要以身弘道

  以身弘道不是说你要显什么神通,那又是错误,那更大的错误。要真正你是明白,你是慈悲,你要信心坚定,你真正一天天明白、一天天慈悲,那就不会放弃这个法门,坚决的修下去,这个就是给大家做榜样。不是要去跟人说去、去抬杠,那就陷入争论。所以是非就这样,愈扯愈多。

  首先咱们说对于这个“带业往生”,有人现在还在争论。有人劝我写论文,我说我不介入,这个扯不清的只有自己真正坚持信念,我们就是“事持”、就是“有念”,但是你可以暗合道妙,你可以“巧入无生,潜通佛智”,殊胜就在这,“以念佛入无念,因往生证无生”。

  后来我把《弥陀要解》的话摘了两句,“从事持达理持,即凡心成佛心”。这是蕅益大师的两句话,在他的文里头,这是一副对子,而且“至理”都在这。从事持达理持”,凡心就是佛心,直截了当,比现在这个地方的两句好。所以就能令念佛的众生都生净土。这就是“大乘广智”。

  四者,所谓疑惑是疑惑什么?“不了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怀疑佛没有得“一切种智”,好像不是这么明显。总之对于佛的智慧他测不到,他没有想到能到这样的境界,他就是以他的这种思想来看待佛,你不恭敬佛,佛会生气。就这个话你想想,对于佛他理解不理解?他认为很对,你这个样子佛要见怪。佛还会见怪?对于佛的智慧一点也不理解。佛还会嫌脏,要挑干净,要这要那、要上供,等等等等的,都是“不了佛智”不是在这说一定是不相信佛的“一切种智”,对这个名词他也没有概念,其实就这个意思。佛的“一切种智”还有这个?这句话大家听了还是不明白,举个例大家就明白了。佛看的也是跟平常人一样,还是人情世故,还是喜欢说好的、你给我磕头,就是这一切一切干干净净,不知道“秽迹金刚”那就只管脏,什么脏都只管来,愈脏佛愈放光。

  修“秽迹金刚”有往生的,就是显神通很厉害。一个姓李的,我见过这个人。他念“秽迹金刚”,他试试,“秽迹金刚”真来了,吓得藏在桌子底下。他说:你请我来什么事?他也说不出来,在那发抖,一声雷就不见了,他吓死过去了。。

  所以对于佛的“无等无伦最上胜智”,大家不能生信。因此对于佛这种智慧所流现出来的净土法门就没有产生正信,正因为如此,所以就感受到胎生之报。那怎么办?对于这些佛的智慧,众生你是不会理解的,仰信,应当仰信。

  彭二林也说:“一切境界本来一心。”这是“一心”的显现。“离于想念。”这是离想念的境界。众生用“妄见”境界,这个境界是你“妄见”、“错见”。这就跟科学家的话很类似,这些物质是众生的错觉,你错误的感觉。现在我们这不是这么说吗,一切境界,物质不就是境界吗?!这是众生的妄见。本来是无一物,因为这样的虚妄所见,你就产生一些分别、一些分歧、一些界限,一些等等的差别,因为这些境界是你妄念起而显现。因为它不称法性,它不符合于法性,因此对于净土法门你不能觉了,你所想的这些是不称、不符合于法性,对于符合法性的你就没有决定的信心。

  “诸佛如来离于见相。”无所不通,“无所不遍”,他没有这些。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他是离于这个“见相”,“诸相”都“非相”,他没有“见”。因为他离了这个“见”,所以就“无所不遍”;你有所“见”,就有所局碍。

  “心真实故,即是诸法之性。”真实的自心就是诸法的本性。自性自体能够显、能够照一切妄法,有大智慧之用。所以我们自体,就是它显出妄法,它也能够照了这些妄法。有无量的方便、有大的智用,能够随众生你所应得的解来给你开示种种的法义。因为“诸佛如来离于见相”,无所不通,他心真实。“心真实”就是诸法之性。于佛这样的真实心,这个自体所显现的,就能显一切妄法、照一切妄法,也能显也能照,对于众生都能了解。众生也都是妄,哪里有众生?!因为没有众生,所以无众生可度,这都本来是佛。但是这个妄,虽然是妄,佛也能照见,能够照见就有大的智用、有无量的方便,能够随众生所应得的解给你开示悟入,让你得到种种的法益。这是“一切种智”,佛有“一切种智”,能够无所不知、无所不穷、无所不尽,有这样大的智用。

  所以佛的神通,什么是佛的神通?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佛神通。所以那些禅宗的祖师都是佛神通,搬山倒海那是末技。“无等无伦最上胜智”就“无所见”,“无所见”就“无所不见”,拿这个就正好来对治第四疑。众生有疑惑,是哪些疑惑?就这些疑惑。

  元晓又说:“若人不决如是四疑。”这四个疑你不能把它排除。

  “虽生彼国。”你就是用其他的功德生到极乐世界,你只能到达“边地”。总之就是你到了极乐世界,所谓“边地”也是一个譬喻,就是说你在宫殿之中,不能见佛闻法,这就叫做“边地”。不是佛不叫你闻法,实际自己是如聋如盲,你听到跟没听到一样。所以“难闻”,更进一步的是指的这个。

  那些阿罗汉一直跟着佛那么多年,一直到了最后佛说《法华》的时候,还有五千弟子要退席,不能听。所以就知道众生多难度!他听不下去,培养那么久。很多弟子就哭:云何一法中而不知此事?一直跟着佛,别人无量无量的都成佛,都大解脱、大成就,而这些弟子不知,跟没看见一样,他无动于衷,不关我事,跟没听见一样。所以不是真瞎真聋,他就是如聋如盲。

  到极乐世界也是这个情况,你听阿弥陀佛讲经跟没听见一样,与你无关,你所关心的不是这个事。一定要等,要等到几百年之后,你要忏悔,增加你的信愿,忏悔你的疑惑,把疑惑的罪忏悔清除了,你才能得出。

  怎么办?就说大家,有人对于上面说的这四种智慧还不能够完全明解,但是你要能够自谦。所以是不要我慢、不要骄傲。

  要印《谷响集》的那个人,最近我有两年不给他回信了,我就看见他露了点骄傲的根。骄慢不行,要自谦如果你能够自谦,你知道自己心眼实在没有开。眼也没开,心也没有开,只有仰信,只有相信佛,佛所说是对的,我信佛的话,接受佛的话。不能自己出一点主意,你出主意你是最大的我慢,你怎么能自出心裁出主意?一切听佛的,我不知道我查书,唯佛所说的为依据,这样叫做“仰信”佛说的我就是不敢还价,就是如此。我不懂我就说我不懂,但是我仰信,这个很好。

  “如是等人,随其行品,往生彼国,不在边地。”你能够自谦、能够仰信,虽然不能明白佛这样的智慧,你到了极乐世界之后,你可以往生彼国,你不在边地上停留

  “生着边者,别是一类,非九品摄。”因为他疑惑,疑惑是怀疑。刚才我说的,不按佛说的办事,自己这种种的,也都属于这一类。总之对于佛的智慧没有深信,也因此我慢,我疑惑。所以“贪嗔痴慢疑”,总之说是五毒,又“在贪嗔痴”外加一个“我慢”,要谦下,要都断疑,“贪嗔痴慢疑”这是最严重的。

  后来有人把“贪嗔痴慢疑”改成“贪嗔痴慢嫉”,妒嫉的“嫉”。你要没有疑了,第五件事就是妒嫉。如果你还有怀疑,怀疑比妒嫉还严重,还应该回到“贪嗔痴慢疑”。所以如果能够仰信,你还可以九品往生。这就是刚才讨论,若生疑惑。

  底下这一段,若对于这个智产生疑惑不信,还相信罪福,他还修习善本,肯念佛,发愿生极乐世界,这就是往生边地的人的情况。这个已经解释,我们就不再说了。所以这一类的人是什么?是“信福不信智”,对于福的事情他相信,对于智慧他信不及;“信事而迷理”,事他信,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有因果,理他是迷的,他不懂,所以堕在疑城。

  “复有众生。”又是一类。对于佛的智他能信,他“积集善根,希求佛智、普遍智、无等智、威德广大不思议智。于自善根,不能生信。”这是“信他”。这三种智慧他都能信(这三种是代表以前的四种),可是对于自己的善根不能生信。

  “故于往生清净佛国,意志犹豫,无所专据;然犹续念不绝,结其善愿为本,续得往生。”这是一类,他对于佛的智慧是信了,他对于自己不够相信,这就是另一类,“信他”不“信自”。弥陀要解》里头说六信:“信事、信理、信自、信他、信因、信果”。这个人虽然知道求佛智等等,但是他不相信自己。所以还是信不深。“六信”之中不能“信自”,这个“信理”也就不大行。

  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就是前面说了四个智,这说了三个智,这是文字的问题。前头四种是《魏译》,这里的文字是《唐译》。《魏译》中提出四种,《唐译》就合并成三种,只是译本的开合不同,实质是一回事。这么说,威德广大不思议智”就是前面“不可称智”、“不思议智”这两种,“普遍智”就相当于“大乘广智”,“无等智”就是“无等无伦最上胜智”的简称。这三种智就是前头的四种智

  总之,不同时代的译本、不同的人,所采的文句,这个字会有不同,开合也会不同,这个不主要。就是说这种人能够知道希求佛智,能信他佛,但是对于自佛不能生信,“是心是佛”的道理他有疑情。告诉你“是心是佛”,这个心是你自心。所以只信“他佛”,而不“信自”,你就是对于“是心是佛”这句话不能生正信。

  又是彭二林,彭二林这个大居士是很不错的,他一段议论很详细。他说必须要了达“佛智”乃至“无等无伦最上胜智”,这才叫做真信。因为一切智都不离自心。信了佛这些智,这些智是从什么地方生出来的?就是从自心所生的。

  “无我,无我所”,这些智慧根本是“无我”,也没有“我所”。“有我”和“我所”就是“识”,就不是“智”,智慧之中没有“我”和“我所”。

  “凡圣一如。”凡也如此,圣人也是如此。

  “共同此智;全信自心具一切智。”你要信你的自心就是一切智,“本来成佛”。所以这个地方就是很难,连圭峰大师对于本来成佛还信不及。他批注《圆觉经》的时候说这一句,他说“本来是佛”好一点,对于“本来成佛”还信不及。他是禅宗开悟的人,华严宗的祖师。所以真正能够承当、能够信是不容易!你这个心本来成佛,在自己的心之外没有另外一个信佛的心;这句话换句说法,也就没有一个所信的佛,因为心它就是佛,它本来成佛。所以自心之外没有另外有心,也就是自心之外没有另外有佛,心就是佛,是心是佛,不另外有心,就是不另外有佛。

  “如是回向,是名唯心净土。”这才有“唯心净土”。真正是唯心,很快能见佛。所以这个快、慢就都是从这个地方生,你往生的品位也从这分。你念得风吹不入、雨打不透,甚至于不能往生。所以我老说不要论功夫就在这,要重见地密宗就是见修行果,必须有正见,才有正修,才有正行,才有正果。你没有正见,你的修行是盲修瞎练。

  “若于自心诸智,犹滞疑情。”对于自心的智慧,你还存在着疑情。你看看,你这就是难免于心外见佛。所以禅宗说“外求有相佛,与汝不相似”。你去修佛,修个有形有相的佛,你求那个有形有相佛和你不相似。“与汝不相似”,这个“汝”是老几?这个“汝”确实提不起来。“汝”的自心是了不起,“汝”的自心那就是佛,一切佛从你自心流出。你对于自心滞了疑情,你不免就会心外去见佛,你不信自心,心外觅佛,所以禅宗老骂,说你们净土宗是心外求佛。不是我们心外求佛,是有些修净土的人心外见佛。不但修净土的人心外见佛,修密的人也都是心外见佛。我这次从美国回来,我说学密的人通病是太执着。

  “虽修诸善,乘愿往生,不得见佛。”你修诸善,凭这个愿力你可以往生,但是你不得见佛。为什么?“以不契佛智故”,因为你不符合佛的智慧。你没有契佛的智慧,因为你做了很多功德,你可以勉勉强强的往生。

  所以《如来不思议境界经》,这是彭二林引经典,说“三世一切诸佛,皆无所有”。这些个经和论我们要重视。

  “唯依自心。”都是“依”。“唯”是依靠你自心。

  “菩萨若能了知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随顺忍。”修行的菩萨们如果能够了知诸佛和诸佛的一切法皆是唯心所显现、皆是唯心知量,就可以得“随顺忍。所以见了菩提树可以得三种忍:柔顺忍、音响忍、无生法忍。

  “或入初地。”或是初地菩萨。

  “舍身速生妙喜世界,或生极乐净佛土中。”所以就是说要相信。




 

 

】给初学者提供帮助


 

  很多初入佛门的善男信女对学佛很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还有很多人认为信佛就是去寺院烧香、拜佛求神仙保佑;。这是错误的想法。

  是教育,。真正的学佛必须学,用的教诲指导我们的人生,这就是“依教奉行”。学佛能改变命运,进入佛门读的一本书是《了凡四训》,这是改善命运的榜样。

  教育网学佛共修系统,给初学佛者提供如里如法修学的修行平台;同时发现、挖掘真正的学佛人,有机会面对面分享和探讨学佛体会。

  我们的学佛共修系统,是按照净空老法师倡导的教学理念学佛的,是当前正确的学佛方法。现在学佛人很多,学歪、学偏、学邪的占百分之八十多,真正掌握正确的学佛方法的,不到百分之二十。只要按照这个修学次第学佛,不会学歪、学偏和学邪。

  当代高僧大德——,年近九旬,为了世界和平、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安乐,每日讲经不辍。听净空老法师讲经,力行净空老法师讲经,一定能改变你人生的命运、能提高你人生的质量。

  在学佛共修系统里一块跟着净空老法师学佛,我们就是同参道友;我们不是老师,但我们有信心做好共修的教练。欢迎有缘人的加入!

  打开教育网(www.foxdwedu.com),在首页左上侧“点击加入”,然后一步步跟着提示注册。首页右下侧有修学体会分享,是发布共修系统里同修的学佛体会文章,欢迎您阅读、参考!

   净土释疑网微信号:amtbedu。

  手机版网站应用:安卓版。邮箱:foxdw_01@163.com。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