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Glitch Art: 前方高能十二分预警,慎入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看看wiki百科上对故障(glitch)的定义——“Unexpected results of a malfunction”。人类历史上对它的第一次记录,是1962年,John Glenn 给美国宇航工程的汇报中提道:“字面上来说,故障就是电流中的一次电压突增或变化。因此,在信号图像的传输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错误。” 然后,这些故障频繁出现在软件、数字影像、音频、电视游戏这些数码产品中。

不过,在Jay Fenton 和 Raul Zaritsky(划重点)之前,也没谁有意识地将这个词跟艺术扯上什么关系。他们的作品 <Digital TV Dinner>(1978) 是最早将故障应用于媒体艺术的案例之一。他俩跟Dick Ainsworth,操作Bally Astrocade游戏主机,并将结果记录在录像带上完成这个作品。



这次尝试为媒体艺术开启了一个新门类——故障艺术(Glitch Art ),艺术家们拒绝等待,开始利用各种技术等跨界手段主动创造“故障”。Rosa Menkman在她关于故障艺术的论文<Glitch Studies Manifesto>中还提到几个比较重要的作品。


MagnetTV

by Nam June Paik,1965

没错,电视上的确是一个磁铁,媒体艺术之父白南准老先生用物理手段制造的“故障”。哈哈哈。


Panasonic TH-42PWD8UK Plasma Screen Burn

by Cory Arcangel,2007


艺术家利用平板等离子电视的缺陷,长时间显示会使得屏幕灼烧、烧印,影像就会“烧”到显示屏里再也无法消褪。用这种方式,把包含作品标签的图像慢慢熔到显示屏上,电视机从传递信息的媒介工具变成了雕塑作品。



上个世纪90年代,这种艺术形式甚至在德国率先成为电子实验噪音的一个分支“Glitch Music”。后来又演化出很多流派,比如Glitch hop、Glitch house;很多随着这个浪潮出名,但无法准确添加标签的音乐人,比如:

Richard Chartier

Taylor Deupree
Alva Noto
Farmers Manual
Kim Cascone
Oval
Peter Rehberg
Pan Sonic

Ryoji Ikeda

……


通过多种媒介,故障艺术改变了大众关于艺术的常识。尽管,Glitch Art现在已经不是那么热门,但与软件、硬件技术深度结合,为当下网络艺术家创作提供更多手段和想象空间,在很多新媒体艺术作品中不难发现Glitch的影子。

正在中央美院美术馆举行的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中,Gary Hill的《大腿别哭》、《墙》以及通过VR展示的《创造》(田晓磊)等作品都能看到Glitch元素对艺术家创作的影响。



Big Legs Don’t Cry


随着软件工具的普及,普通人想要做一个“故障艺术”作品其实并不难。


接下来大家保护好眼睛

O~NO,再来一次



点开音乐

快速滑动屏幕到文章最底端

终结今天的推送

小编已经疯了



▲ 心脏病、高血压患者慎重点击










对了,不用wifi刷完文章的,别忘充话费


BE DIFFERENT

投稿及合作请联系:contact@yawpart.com
公众号ID:yawpout 长按二维码可关注

YAWP OUT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