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书评 |《我不是潘金莲》凸显社会信任缺失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这些日子,冯小刚及其导演的《我不是潘金莲》火了。然而火起来的原因却源于一场文字官司。导演冯小刚在网络上模仿“潘金莲”的口吻,控诉万达集团因人员纠纷问题对其排片进行报复性“封杀”。言论一出,一时间你来我往,好不热闹,也引得围观者众说纷纭。这部片子我还没有看过,但2014年看过同名的小说,当时还写了点文字,现跟大伙分享下吧。然后找时间去看看范姐演的“潘金莲”……

《我不是潘金莲》刘震云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有好几年没有认认真去读过一本小说了,能让我在一两天就读完的小说还真不多,但刘震云的《我不是潘金莲》是个例外,我不否认和潘金莲有关。事实上,这部长篇小说跟潘金莲没有半点关系。书中女主人公李雪莲为生二胎经历了一场荒诞的离婚案,还莫名背上潘金莲的恶名。为了证明之前的离婚是假的,更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潘金莲而走上了告状路———从镇里告到县里、市里,甚至误打误撞到了北京。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向我们展现了现实生活中的信任缺失。


小说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女子李雪莲为了要二胎,和丈夫假离婚,结果丈夫有了新欢。当她想复婚时,丈夫却骂她是潘金莲,。却不但没能把假的说成假的,、院长、县长乃至市长一举拖下马,以致每年春天她所在的省市县都要上演围追堵截的一幕,竟持续了二十年。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可思议。故事有点儿像《秋菊打官司》,,,一到就被围追堵截。


作者用一个看似荒诞的故事讲述真切的生活常理。小说的结构独具特色,前两章是序言,讲述了李雪莲告状的故事;最后十七页才是正文,讲述的是被李雪莲拉下马的县长史为民的故事。全书围绕,通过李雪莲执拗的性格,牵动了整个社会的神经。一个民间女子,为了离婚案件,把从县城到省市的多位官员搅得人仰马翻,这并非夸张,而是具有现实的真实性。事件的扩大和激化有现实基础,这有点儿像蝴蝶效应,想熄灭,想纠正,不可能,不容易,于是火上浇油。正是因为生活如一潭死水,缺少关心和追问,李雪莲才会把一件小事掀起巨大风浪。


其实,想想自己的身边,也确实有不少这样的真实故事。这是我们社会的一个伤疤。不少人认为“潘金莲的书名颇有些标题党的意味。刘震云坦言,他对起书名十分发憷:我是一个特别好的作家,但特别不会起名字。”其实,我觉得这个书名深入浅出,非常打眼。这个书名同样契合主题,李雪莲一辈子就是为了纠正一句话,说她不是潘金莲,但一辈子也没纠正过来。其实,在乡村中国的大背景下,每个人的心头也都有一大堆心事,每个人的心头都沉甸甸的,大家互相折磨,缺乏最起码的诚意。


来源:南村子文集(ID:wdg0769)

编辑:粤粤,图片来自于网络


觉得不错,请转发到朋友圈!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