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北京大爷镜头下的胡同,热闹却未见喧嚣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点击关注 西城胡同故事汇


郭长生,公交退休职工,爱好旅游和摄影。提笼架鸟的老大爷,磨刀师傅,保洁员,卖鱼母子,胡同口嬉戏的孩子……郭长生希望通过镜头,记录老北京的生活。



松四爷


在什刹海银锭桥一带,人们常常能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大号松广贵,但大家都习惯地称他为“松四爷”,他是旗人的后裔,现从事胡同游,蹬三轮并经营着一家餐饮——松记炸灌肠。他上穿坎肩儿,腰系板儿带,下穿灯笼裤,脚蹬一双洒鞋,浑身上下透着一股京味。


08年,松四爷的故事被拍成了纪录片,名为《松四爷的奥运年》,很有意思。



抖空竹


一声低来一声高,嘹亮声音透碧宵,空有许多雄气力,无人提挈漫徒劳。空竹虽小,但抖空竹却见功夫。在北京的胡同里,公园里,常见老人抖空竹,以此健身娱乐。



提笼架鸟


提笼架鸟曾经是京城八旗纨绔子弟最具代表的写照,一度被人们视为游手好闲、玩物丧志的形象。其实,中国人自古就有养鸟的习俗,养鸟给生活带来许多惬意和快乐,同时也成为老北京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提起老北京的胡同,在郭老师常常在脑海中构思这样一个画面:四合院漂亮的门楼前,一个老人正提着鸟笼子溜达。




遛鸟


养鸟,或者说是玩鸟,自唐朝以来便蔚然成风,但是真正达到鼎盛的时候,还是清朝乾隆年间。那时,满人入关已久,天下太平日子富,从皇室到八旗子弟,便都有了更多闲情逸致找乐子,养鸟便是其中之一。



胡同玩闹


或许,从这张照片,你会想起小时候在胡同里打闹的场景,纸飞机,滚铁圈,㱀(chuai)拐,跳皮筋儿,拔老根……还记得夏日的午后,太阳把头皮晒得发烫,汗珠子在脸上慢慢往下爬,空气中还弥漫着热腾腾的汗味儿,莫名地从心里生出一股子豪迈来。



坚守


磨刀师傅,郭老师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坚守。因为坚守这个职业的人越来越少了,即使是在胡同里,我们也很少能见到他们。如今,我们只能听这些老北京的故事了。



盛宴


黑夜,白塔寺,群舞中的人,这好像是一场盛宴。人们忘却了生活的磨难与喧嚣,身体与灵魂只顾欢乐地起舞。好像,在白塔寺下,人们也变得圣洁而安宁了。



保洁工人


我们该羡慕保洁工人,不仅因为他见到过这个城市的黑暗,也见过黎明,见过胡同里的熙熙攘攘,也见过冷冷清清。更是因为在他的眼里,肮脏与洁净,黑与白,高低立判,是非分明。



胡同老人


这笼中的鸟和空中的葫芦。鸟有翅却不能高飞,葫芦无翼却逃离了牵绊。一个为诉衷肠啼鸣不止,一个世世相伴闷不做声。


卖鱼母子


孩子还太小,他还不认得什么是人,什么是鱼,他只知道人很多,鱼也很多,一个人带走一条鱼,一条鱼跟着一个人。



票友


唱一曲《大登殿》,“忽听万岁将父斩,吓得宝钏心胆寒。”京腔京韵一曲流芳,京胡京趣万世流长,只道这是家常便饭,且不知这是高山流水觅知音啊!



天价馒头


最平实的莫过于馒头,饿的时候,馒头掉在地上,在衣服上蹭蹭,接着吃。饱的时候,泡在水里,喂狼狗。后来,仔细想想,山珍海味,还是馒头最香。



陪伴


一只狗,一份报纸,一个石凳,一片阳光,这世界与我何干。



雪中保洁


谁说我不畏惧风雨?谁说我不害怕严寒?



早市


早市太冷,母亲怀中的孩子还在沉睡,快快挑,孩子要醒来。

扫一扫二维码

立即关注“西城胡同故事汇”,分享精彩内容

我们常年约稿哦:投稿邮箱

2401937339@qq.com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