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北京人"蕴涵的伦理逻辑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新颁七年级历史教材第一课标题是“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内容很简单——介绍了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由于是初中历史教学的第一课内容,如何让学生对历史学习有兴趣,这是摆在每一位任课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

有德性的教学,重中之重在于价值观的确立。价值观乃教学标杆,也是打消学生迷惑、消除其心中块垒的关键。可是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在简单的教学内容面前束手无策,既没有怎么教的意识,更缺乏教什么的意识。这种课程与教学的双重缺失造成了一线教学实践的双重放逐,既在教学方法上教学方法上放逐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又在教学内容上放逐了学生的课程开发的主体性。

在本课的教学中,如何在简单的教材内容教出新意来?建构起本课知识的伦理逻辑至关重要。历史教学伦理主要表现在情感、德性、价值、责任与创造等等方面,据此构建起来的“北京人”知识伦理如下:

在情感伦理上,可以通过以北京人为代表的原始人类的学习——他们存在的时间(70-20万年)、生存工具(旧石器)、懂得取火、身高、寿命、脸型颧骨面貌等等的学习,重在使青少年学生懂得人类进化之不易,从而激发起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这就是爱的情感,爱自己、爱家人、爱同学、爱朋友,爱所有的人,爱人类。

在认同伦理上,通过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学习,使学生明白远古时期的北京地区适宜人类生存,这是造就现今文明的物质环境。从而激发起学生对北京首都地位的认同,对国家和民族文明的认同。

在创造伦理上,要让学生明白人类的进化史便是创造史。石器工具的进步、懂得取火、部落的制度和管理等等,无不是人类的创新过程。人类战胜自然的过程也是创造文明的过程。

     

    

        求真、向善、明道、致公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