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视角|如何看待学术争论从“圈里”走向“圈外”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围绕建造大型对撞机,在过去两个月里,一批科学家展开了激烈的论辩,“战火”还蔓延到国外。此时,重新审视“大禹治水证据之争”、“大型对撞机之争”等学术争论,可以发现这些过往更多存在于学术圈内部、学者之间的讨论,在当下已走出学术圈,引起公众的广泛参与。

  如何看待学术争论?尤其在经历媒体放大后,当学术争论进入公众视野,学者与公众、学术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和平衡又该如何把握?围绕相关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学术争论与学术发展息息相关

  学术争论是学术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必然现象,是学术繁荣的表征。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被誉为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南宋时期朱陆的“鹅湖之会”,更是成为“开创性辩论会”的代名词。不只是我国,西方科学史上光的粒子说与波动说之间的长期争论等均为科学论争的著名案例。

  学术研究需要学术交流,有交流就必然有意见分歧,就会产生争论。,“学术研究本身,就是一个通过各种不同意见之间的交流沟通、互相砥砺切磋而产生共识的过程,争论是交流的一种方式,当然也是一种比较激烈的方式。”

  学术争论是催生人类智慧和促进学术发展的重要动因之一。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张明国认为,学术争论是新理论、新思想的发源地或生长点,推动着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寻和对真理的追求。甚至可以说,一部科学技术史也就是一部科学技术争论史。

  但若离开学术争论本身,其他因素的参与会使学术争论走向背反。如牛顿与莱布尼兹关于微积分的发现权之争,使得英国的数学研究停滞了一个多世纪。

  

学术争论增进公众理解

  传统的学术之争更多发生于学术圈内部和学者之间。在公众看来,所讨论的都是“高大上”话题,自己是无法参与的。一方面,知识本身是被少数人掌握的,公众的理解力和关注点更多集中在生活本身而非思想讨论;另一方面,由于媒介传播技术的局限,公众对知识的获得和学术讨论的参与度并不高。学术争论似乎成为了传统知识分子的“特权”。

  反观“大型对撞机之争”等,争论双方常是各自学术领域内的翘楚,辩论由新媒体传播迅速放大并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参与,同时学者的数回合交锋也使论战走向持续和深入。

  媒介环境的变化促使“小众学术”走向“大众视野”。宁波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编审夏登武表示,传统学术期刊由于受到媒介形态的限制,其受众群大多圈定在科学共同体内,很少触及普通大众。而学术传播需要担负向大众传播科学、普及科学的社会责任。

  学术争论通过媒介传播进入公众视野之后,其影响和意义远远大于论题本身。“对撞机”、“高能物理”等专业词汇引起公众广泛关注,可以说得上是一次全民科普。

  基础科学研究是一种知识创新活动,是人类社会进步所不能缺少的重要公共产品。从经济角度看,基础科学研究是一种长期高风险、短期低收益的公共产品生产活动。正如此次“大型对撞机之争”的焦点一样,反对意见集中于庞大科研经费和未来的不确定性,支持意见则集中于对人才培养和人类发展的积极作用。

  学术争论进入公众视野增进了公众的科学素质和公民素养。,通过“大型对撞机之争”,公众有机会从多个侧面了解到与科学有关的内容,包括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相关科学知识等。同时,增强了社会公众的参与感,公众通过网上的留言、争论等,体验了一回参与重大国家公共政策的决策过程。虽然只是网络上的虚拟过程,但这对于培育理性公民、促进公民参与等具有重要作用。

  

保持学术争论的理性和深入

,面对更具有短暂性、浅显性、,学术争论该如何保持理性和深入?反观最近的学术争论,许多评论关注的焦点并不是观点本身,其中不乏带有倾向性的声音。如何使公众在学术争论中受益,,更值得思考。

  使学术争论具有建设性,媒介要做好引导,使争论不偏离原先的主旨。公众的意见是多样性的,,相比于公众理性的长期建设,没有人关注更是一种悲哀。所以,在学术争论进入公众视野之后,其所带来的最大负面效应不是偏离主题而成为一场公众狂欢,也不是公众水平不够、没资格进行学术讨论甚至使学术讨论庸俗化,而是部分科学工作者和一些媒体对于公众及其意见的偏见、封杀甚至蔑视。

  科学界的公开争论是个很好的开端,公众能够广泛关注甚至参与其中,更是中国科学事业发展前所未有的新契机。受访学者均表示,希望以后类似的争论越多越好。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记者:张春海 

报网导读

《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6年10月20学术资讯,重点文章推荐


• “红色经典”蕴含的文化基因深植我们的血液之中

人民日报社论: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下大力气解决好学风问题

诗志论及其回响

4.23亿年前古鱼勾画人脸进化图 扫除颌演化认识上盲区

[外国学者眼中的长征]牛津大学教授:启示不局限于中国


更多内容请点击公众号首页菜单“全媒体”→“中国社科网”阅读

                      △ 学术汇



随时随地浏览新鲜学术资讯,请点击下载“学术要闻”客户端查看>>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