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有教养的孩子不任性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本公众号由幼教专家,北京多彩光谱学前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雪松老师亲创,清华80后父母团队运营。我们专注于家庭教育,旨在帮助每一位妈妈成长,欢迎关注。

文 / Lily猫(小志一家特约作者,知名杂志媒体编辑,夹杂在理性与感性的娇媚疯子,喜欢俯下身来待在孩子世界里面的潮妈。)



有教养的孩子不任性


哪份教育不是来源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在每份点滴生活的背影里,反射着的是父母的智慧和修为


1


下班回家的路上有点饿了,顺道走进了seven eleven店,想买几个好炖吃。因为店面比较小,一进去便能看见一个五六岁的小孩正吃着好炖,旁边站着一位看起来很优雅的女子,我想应该是孩子妈妈吧。他俩都站在店面通道的最里面,可能怕影响别人购物。正当我点好东西准备付款时,听见很温柔的声音说:“快点吃,好吗?我们已经在这里逗留好久了。”我转过身,看见那位女子抚摸着孩子的头。孩子很听话的抓紧吃了起来。我心想,在这儿吃点东西没什么吧,毕竟东西是从这买的,于是我也吃起来。过了五分钟,孩子吃完了,年轻的女子走到柜台前,对收银员说,“不好意思啊,我们在这儿待太长时间了,真是麻烦你了!”“不客气。”收银员微笑回答着。


此时的小男孩早已跑到了店外,“快过来,你还没给阿姨道谢呢!”那位女子说道。小男孩依旧向前跑着。“快点过来啊,小羽!”女子站在便利店门口郑重其事地说。于是,小男孩转过身乖乖地走回去,跟收银员说了谢谢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那位女子过于认真了?太礼貌了?或者这样做没有必要吧?我刚开始也这么想,当看到他俩走出去的背影时,却让人打心眼里欣赏他们,想多看几眼。这,就是她们用谦逊的态度、认真的道谢,换回来别人的尊重吧。


想到这里,又有点惭愧,自己从来没觉得在便利店吃东西会影响别人,也从未认真地跟收银员道过谢谢。那位女子的话提醒了我,让我意识到,在好多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上,正体现着你的礼貌和修养。而有教养的人走到哪里都给人一种舒服、高级的感觉,而这种气质和素养必须从小开始培养。


2


去年夏天,我去水果超市买西瓜。正当我在挑选时,看到一个三四岁的小孩正用手抠着半拉西瓜瓤,可能他觉得好玩。这时,服务生看到了,便走了过去,低下头对他说,“不要这样抠了哈,否则西瓜就坏了。”小孩立马停了下来。这时候,我看到小孩的母亲对服务生翻了白眼。没过多久,小孩又偷偷地用手去抠了西瓜一下,结果又被那位服务生看到了,急忙走过去,将小孩的手推了下去。


“你干嘛呢?凭什么推我的小孩?”那位母亲大声呵斥道。


“他一直抠西瓜,我在制止他啊!”服务生不服气的说。


“那你也不能推他,他只不过动了一下西瓜而已,刚才你就已经说过他了!”


正当吵起来的时候,另外一个服务生跑过来说,“是我们的不对,但你看不见孩子在抠西瓜吗?他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吗?”


“你没有资格跟我说话,去把你们经理给我叫来!”那位母亲显然被激怒了。


骂骂咧咧的吵声中,引来了许多人的围观。我看到小男孩呆呆地站在原地,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没有发出一点声响。也许他意识到自己犯了错,却不知如何是好。母亲河东狮吼的辩解并没有使得他变得开心。


有时候我很疑惑,当面对孩子在外面的不礼貌行为时,我们本可以简单明了地告诉他,不可以这样做,至少让他知道是非,但选择了视而不见,让他自由玩耍,即便犯了错,我们可以拿“他只是个孩子”“不要和孩子计较”的思维去跟别人辩解,于是更加理直气壮地保护他。但是,这种保护真的好吗?面对孩子故意犯错的不管不顾,在我看来,只不过在纵容你自己内心那个还没有长大的小孩。

 

3


国庆节的时候,我去一远房亲戚家做客。当时家里人准备了一桌子菜。大家都一边乐呵呵地聊着天,一边吃着菜。正当我准备夹那盘豆腐皮吃时,菜突然被亲戚家孩子端走,放在了自己面前,霸气地说:“我喜欢吃这个,你们别吃了。”像是一道命令。说真的,当时我被他的动作惊讶到了,面对家里来的客人,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可以堂而皇之地这么说话,并且觉得理所当然。My god~整个屋子的氛围变得很尴尬,大家面面相觑。孩子妈妈赶紧转移话题说,“大家别见怪啊,随便吃,随便吃。”然后转过头去低声对孩子说,“别人也要吃啊,你喜欢吃的话,明天我再给你做。”


吃到最后,所有人都没再动“他的那盘菜。”


作为父母,你当然可以在孩子18岁之前给予他们自认为最好的爱,那以后呢?上了大学,走向社会,如果还以这样的人格去融入大千世界,我实在想象不到他能走多远。


家教决定孩子的出息,门风决定孩子的教养。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有这么一句话:“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如何计深远呢?就是良好的教养和优秀的品格,而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也会让他获益良多。

 

我们常说,静待孩子自行“蜕变”,似乎看起来缥缈而虚幻。也许在静待花开的过程中,还需要我们身体力行的引导,以身作则,从最基本的小事情做起。陪伴孩子从童年到成年,这并不仅是孩子的成长,更是父母的成长。

 

本文为“小志一家”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 荐 阅 读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