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专访]王任直 (上):垂体腺瘤虽是神经外科常见肿瘤  但应多科协作 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患者受益最大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神外前沿讯,在北京协和医院外科楼五层神外病区的主任办公室里,《神外前沿》专访了国内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王任直教授。


、教授于2011年发起并组建了中国垂体腺瘤治疗协作组,在推动全国脑垂体腺瘤多科协作与规范化治疗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北京协和医院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建立了以史轶蘩院士和王维钧教授为核心的垂体腺瘤多科协作组,之后不断发展并将其经验推广到全国。


目前,在王任直教授带领下,神经外科有8位医生组成垂体腺瘤外科治疗小组,每年手术量高达800台左右,其中疑难、复发、重症患者占50%。


虽然是神经外科专家,但王任直教授更多的是站在多学科角度考虑问题,他认为虽然按照目前肿瘤分类,大家把垂体腺瘤划归在神经外科领域,但从患者治疗角度看来,垂体腺瘤属于内分泌系统疾病,外科治疗仅仅是治疗过程当中的一部分,长期来看还是应以内分泌治疗为主。


王任直教授一直在全国推动和普及经鼻蝶窦入路的手术,这相比于开颅手术给患者带来的伤害要小很多,可以使更多患者受益;同时在大力推动垂体腺瘤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工作,倡导在大型医院应该建立多科协作垂体腺瘤治疗中心。


以下是《神外前沿》与王任直教授对话实录的上半部分:

神外前沿:垂体腺瘤治疗在北京协和医院的发展的历史是什么?

王任直:历史上看,中国对垂体腺瘤的认识,不管是在诊断还是治疗方面,都在模仿欧美的技术和方法,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


限于以前的环境和条件,垂体腺瘤在神经系统肿瘤中一直被认为是排在第三位的。第一位是胶质瘤,占50-60%;第二位是脑膜瘤,占10-12%;第三是垂体腺瘤占8-10%。现在,垂体腺瘤已经成为神经系统第二大肿瘤,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20%--25%,并有逐渐增高的趋势。


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之前,限于当时条件、设备和水平,我们对垂体腺瘤的诊断不能分型,因为没有垂体激素的检查方法和标准,这严重制约了中国垂体腺瘤治疗事业发展。



神外前沿:垂体腺瘤的检查及分型是在何时取得突破的呢?

王任直:上个世纪70年底末80年代初,北京协和医院的一批人,包括史轶蘩院士、陆召麟院长等在出国学习的时候,学习了垂体腺瘤的激素检测方法和手段。


他们回到中国以后,开展了垂体腺瘤激素检测,同时根据中国人具体情况制定了中国人的标准值和诊断标准。这是具有非常巨大意义的,标志着中国可以和世界接轨,同时对垂体腺瘤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过去我们只知道患者有垂体腺瘤,但是具体是什么类型的垂体腺瘤就不知道了。


现在我们知道垂体腺瘤有几种类型,一种是生长激素型,也叫肢端肥大症,主要表现就是肿瘤生长激素明显高于正常,生长激素过高,引起很多症状,包括身材巨大的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另外还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泌乳素腺瘤等类型。


在激素检测不了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把其归类为垂体腺瘤。有了激素的检测方法和技术后,我们也可以像国外那样給垂体腺瘤分类。激素的检测和标准等的建立。但现在说起来可能很容易,但当时付出了巨大努力和心血,是测了几百例、上千例标本之后才建立的。


北京协和医院在垂体腺瘤治疗发展中,这是值得记一笔的。


神外前沿:除了激素检测技术,在垂体腺瘤治疗历史上,还有哪些里程碑式的技术突破?

王任直:第二点突破就在手术技术的进步上。垂体腺瘤手术有两种,一种是开颅做,通俗的说就是把脑袋打开。还有一种就是经蝶窦入路做,不用开颅,从下面做。


大家都知道,开颅做手术对人外形的损害和其他脑组织损伤都很大。从下面做,就相对简单和容易,对病人影响小,病人能够接受。换句话说,病人手术后,几乎看不出来曾经做过手术。


但是如果开颅了,脑袋一定有个疤,因为颅骨一定是打开的。这种经口鼻蝶窦入路做手术的技术,也是北京协和医院最早开展的。



最早是1974年,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王直中教授是国内第一位做这种手术的,国外是1960年代开始做的。在国内神经外科中,最早做这种手术是我们科的尹昭炎教授,是1978年做的。


这种手术入路的优势显而易见,很快就被大家接受了。当时各家医院如果是做垂体腺瘤手术的医生,都会到北京协和医院学习三个月到一年,然后再回各自医院去开展这个手术。


这个是在垂体腺瘤治疗历史上,也要写下一笔。


神外前沿:北京协和医院在垂体腺瘤治疗上还有哪些贡献?

王任直:第三个可能值得提的,垂体腺瘤之前面临第一个问题就是归哪个科室管,比如脑膜瘤、胶质瘤,教科书中肯定要写到神经外科中,那么垂体腺瘤过去大家都认为是神经系统肿瘤,应该归到神经外科。


但是现在很多人认为垂体腺瘤是一个神经内分泌的肿瘤。它有很多肿瘤的表现,但是重要的是内分泌激素分泌水平的一些改变,从而产生对人的各个系统的影响。像生长激素的改变,给人带来的一个是巨人症,一个是肢端肥大症,肢端肥大症有一些特殊的表现,包括心脏功能受影响,睡眠暂停呼吸、糖尿病等。这些都是通过激素来产生影响的。


过去垂体腺瘤都在神经外科,现在很多内分泌的医生认为是内分泌的病。实事求是的讲,这个病应该是内分泌的病,因为一是激素分泌給病人带来很多影响,还有一个,是肿瘤伴随的垂体功能低下,会出现很多症状,比如生理方面的,女孩子月经没有了,生不了孩子了。男孩也生不了孩子,等等。还有一些人就是整天没有精神,无欲状,成天睡觉,吃不下饭。


这些患者尽管做了手术,肿瘤没有了,但仍然需要内分泌的调整和治疗。这样才能让病人的生活质量更好,去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所以说垂体腺瘤是涉及到各个系统,各个科室,是很复杂的一种病,单一一个科室是无法治好的。


北京协和医院在史轶蘩院士倡导下,是国内垂体腺瘤治疗上最早开始多科协作的医院,当时以内分泌科为主, 联合神经外科、眼科、妇产科、放射科、放疗科等各个科室,在70年代末就开展了多科协作对垂体腺瘤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工作,这个经验已经推广到国内很多医院。


协和在垂体腺瘤激素测定、手术方式、诊疗模式上做的这些努力,也得到了国家的认可,,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有史以来破天荒的,当时医疗能够得一等奖,几乎没有。



正是因为这些方面工作的突出,史轶蘩院士在1995年中国工程院成立的时候,当选为第一批工程院院士。


神外前沿:垂体腺瘤真实的发病率是多少?

王任直:垂体腺瘤是一个良性肿瘤,有关垂体腺瘤的发病率,到现在都不十分清楚,教科书上写是7.5-15/10万,但现在看来垂体腺瘤的发病率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在医学文献检索中,非垂体腺瘤死亡人群中做尸检的话,发现垂体有问题的,从4%-70%,平均是19%。2004年、2005年连续发两篇文章,正常人做磁共振检查,发现垂体有问题的占21%。


我们也感受到垂体腺瘤的发现率越来越高,比如说做体检,比如说摔了一跤,或者头疼不舒服,到医院去做检查,发现垂体有问题了。


神外前沿:垂体腺瘤相对于其他肿瘤有什么特点吗?

王任直:虽然发病率高,但垂体腺瘤也有其特点。在一百个垂体有问题的病人中,只有一个需要治疗。其余的绝大部分患者是不需要治疗的。但是在中国,只要发现是垂体腺瘤,经常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用伽玛刀或手术就把它弄掉了,好像要和肿瘤不共戴天一样。其实这个是错误的。


而且世界卫生组织也在讲,癌症本身也是慢性病,可以和肿瘤和平共处,更别说是良性肿瘤了。我们不主张非要弄掉了不可,可以和垂体腺瘤和平共处,互不影响就行了。


神外前沿:现在的垂体腺瘤治疗是以内分泌为主还是神经外科为主?

王任直:我感觉应该以内分泌为主,外科治疗只是其中一个过程。内分泌很多医生不愿意专门做垂体腺瘤,但是协和就有一组内分泌医生专门做垂体腺瘤。


神外前沿:垂体腺瘤的治疗预期怎么样?

王任直:绝大多数垂体腺瘤患者的治疗预期是好的,包括侵袭性腺瘤也是好的。良性肿瘤不是按五年生存期算,患者甚至和正常生命预期是一样的。治愈了就和正常人一样了。


但是如果不治疗或治疗不好的话,像ACTH腺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自然寿命只有46-47岁,但是有效的治疗之后就和正常人的预期寿命是一样的了,达到治愈。



王任直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教授,从事神经外科工作30余年,每年完成200余例各种类型的手术,尤其擅长于垂体腺瘤、颅咽管瘤、颅底肿瘤、脑干肿瘤、脑血管病、脊髓髓内肿瘤等疾病的治疗。在垂体性疾病、颅咽管瘤及脑血管病等基础及临床研究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前任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常委兼秘书,,多种国家和省市基金项目评委。


- The End -

回复“王任直、于书卿、张玉琪、江涛、季楠、马文斌、李文斌”等专家姓名,可查询以往专访,凡是我们专访过的专家,都可以帮助患者预约就医渠道


微信订阅号/ 头条号:神外前沿  

投稿咨询微信号:zhizixiaobian

获得报道或就医帮助请注册会员,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