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1分钟内缓解焦虑的8件事,科学实验都验证过啦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家庭教育工作者


焦虑似乎成为这个时代大部分家庭的标签之一。在16年10月新东方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对7435名家长做的线上调查显示:


95%的家长在养育孩子过程中会感到焦虑,其中,

15%长期处于焦虑,

39%在遇到一些重大事件比如升学时会焦虑。

 

不单单是大人焦虑,其实连孩子也逃不过,从媒体隔三差五报道出的一些令人痛心疾首的极端事件,到我们自己在养育和陪伴孩子一路走来的切身感受,都说明现在的少年哪有不识愁滋味啊,小小少年的烦恼并不少呢。

 

最让孩子觉得压力山大的是什么?


美国一项针对875名9-13岁的孩子关于压力的主要来源的调查结果显示:


36%

成绩

学校

作业

32%

家庭

21%

朋友

同学

嘲笑戏弄


当孩子有压力时,通常会怎么办呢?


在我们对10-12岁的孩子家长做的线上调查结果中,60%以上的家长认为当孩子有烦恼感到压力时,会最先告诉妈妈,而选择告诉好朋友的比例不足7%。那事实真的如此吗?


当有压力时你最常做的事情是什么?

(可多选)


从美国的这项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孩子有压力时选择的处理方式中,和朋友聊排在第4位,而告诉父母则排在第8位。只有22%的9-13岁的孩子会选择和父母聊,这个比例应该比我们家长想的要低很多,况且在我们的观念里感觉西方父母对孩子似乎更开明,亲子沟通比我们更顺畅一些呢。

 

至于为什么多数孩子没有选择和父母聊聊自己的压力,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绝不能简单归咎于父母,所以我们无需为此而苛责自己。


而且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美国这项调查还显示,75%的孩子表示在遇到困难时,他们想要并且需要父母的帮助。当他们感到压力时,希望父母能和自己谈一谈,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努力让他们振作起来,或者只是静静地陪在自己身边也好~

 

当有压力焦虑时,能做些什么呢?


科学研究告诉你,下面这些简单的方法就可以帮助孩子快速地缓减紧张情绪。当然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要我们在孩子的情绪得到缓解后,付出更多的努力。但至少,在孩子处于情绪旋涡的当下,这些是你能教给他的最好方式。


1

深呼吸



人在感到压力时,呼吸会变得急促而紊乱。改变当下焦虑的状态,先慢慢地深呼吸。尝试用鼻子深吸一口气,然后从嘴里慢慢地呼出。持续这个动作一分钟。这样呼吸,是在向你的身体和大脑传递出一个信息:现在不存在危险,你可以从那种紧绷的状态中放松下来。


2

喝水


我们身体的55%-75%是由水组成,当你感觉到口渴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处于轻度脱水状态。研究显示,即使轻度脱水也会影响精神健康和增加焦虑。发挥喝水的神奇作用吧!甚至有一项研究显示学生把水带入考场时取得的成绩,比没水时提高了10%。


3

爱的抱抱


拥抱爱的人,或者只是和TA握个手,都可以融化掉压力。研究表明拥抱会缓解一些令人紧绷的应激激素的释放,并释放出“拥抱”、“爱”等愉悦情绪的激素,而且经常拥抱还可以预防一些身体疾病的发生。


4

专注当下


研究显示47%的时间里我们想的事情,都和当前正在做的事没啥关系。而且回想过去或者想象未来都很有可能加重焦虑。专注在当下的事情吧!虽然有时候这并不容易,那你可以试试正念,心中默问自己:此刻我感受到的、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是什么?


5

看传递出爱的画面


一个有趣的实验是让参与者观看一些透着爱,或给人以支持或力量的图片,然后用核磁共振来测量这些参与者的大脑反应。结果是看到别人被关怀的图片,可以抚慰人的焦虑。尤其对于那些焦虑水平高的人,这样的图片效果更佳。多看看可爱的小孩子和萌蠢的小动物在一起的画面吧,简直是治愈心灵的神器。


6

接纳小压力


生活中有点小压力是好事。科学证明有一些积极的压力,可以帮助降低让人紧张的应激激素,甚至产生创造力,也就是那句老话“压力就是动力~”,也就是说,你的心态决定了压力如何影响你的身心。告诉自己,有些压力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呀。

7

拒绝胡思乱想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对压力的反应是一种内在保护机制,感到担心焦虑,会帮助我们集中精力去摆脱危险。但我们经常会夸大对事物的担心,这就可能会让我们判断失真,增加出错的几率,比如把棍子看成是蛇。研究表明最好的方法之一,是及时把自己从噩梦般的想象中拉回现实。当脑海中冒出一个让你觉得焦虑的想法,先问自己:这可能发生吗?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8

笑一笑

爱笑的孩子运气不会太差。笑的好处太多了,有一个科学领域叫Gelotology专门对此研究。主要发现有:笑能放松肌肉,改善呼吸和身体循环。刺激体内被称为“天然止疼药”的物质产生,并减少压力相关的荷尔蒙。总之,笑是对抗压力和焦虑的灵丹妙药。


欢迎随手点赞并分享到朋友圈

长按下图二维码 关注【新东方家庭教育】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