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教育,就是要拉住时代的后腿的?!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很多人都责怪教育的顽固,跟不上时代,拖累了发展。我倒以为,这恰恰是教育的本质和应有的个性:教育,就是要拉住时代的后腿的。教育就是要告诉这个时代:别走太快,灵魂会跟不上。


教育,就是要拉住时代的后腿的

我们人类从石器时代到铜器时代,又从铁器时代到钢器时代(这是我自己创造的一个名词)再到电器时代(这也是我创造的名词),每次变革和进步无非是由一种新物质代替一种旧物质。而今天不同,无论是叫“信息时代”还是“互联时代”,我们对物质的依赖已经开始让位于对数字的迷恋了。

讲个事实:以前你在一张白纸上写个数字签个名递给人家,那叫“打白条”;如今人家往你手机钱包里发来个数字,天!那可真是钱呢,真金白银的。

这是社会和时代的进度,任何人“快放”不得,更“暂停”不了。

我以为,信息时代的两大特征就是:其一,世界一下子变大了,“原来我的手机里装着整个世界”!其二,世界一下子变小了,!这两个特点都很可怕,因为它们会使得人很容易变得空前自卑和空前自负,“无知”和“无所不知”这两种自我认知都极容易使人“无畏”。

所以,我经常提醒自己并提醒我的学生:数字只是数字,信息只是信息;人,依旧还得是人。人无法也无权去奴役世界,同样,人也不能让世界给绑架了。

社会上有这样一个说法(也叫怨言):教育,是最后一块还没被信息化推倒的“钉子户”。于是,近些年来,全社会都在向教育这个钉子户抛扔炸弹,不消两三回合,教育就投降了。


教育向信息化的第一次投降,交出了所有的看得见的东西:投影仪替代了黑板,PPT替代了粉笔板书;

第二次投降,又拆掉了教室围墙:远程教育几乎要冲垮了班级面授;

第三次投降,又将自己的教师拉下了讲台:慕课里“别人家的老师”抢走了“我的老师”的风头;

第四次投降,教育交出了最后的家底:微课将课堂彻底地翻转了过来,教育的时序和秩序,任由别人随意重组。

当整个地球村都被拆光了的时候,个别的钉子户,是很容易搞定的。教育,就在这迅雷不及掩耳的攻击之下,很快就被全面拿下,就连回忆一下当初为什么要固执地成为“钉子”,都没来得及。

很多人都责怪教育的顽固,跟不上时代,拖累了发展。我倒以为,这恰恰是教育的本质和应有的个性:教育,就是要拉住时代的后腿的。


读龙应台的《什么是文化》,她所理解的文化,自然不是议员们所汲汲之文化。教育,就好比是母亲,时代就是那个越长越大的儿子。儿子渐行渐远,愈走愈快;母亲只要目送,并不必追。身后目送的母亲的意义,就在于告诉儿子:别走太快,有空回头看看。不是吗?教育就是要告诉这个时代:别走太快,灵魂会跟不上。

因此,钉子户,对这个时代是有不可低估的意义的,它逼着人们等了等灵魂。


知识掉价的时代,教师和学校面临尴尬

其实,就像拆迁后的村子一样,小平房变成了大高楼,胡同小巷变成了大道通衢,你确乎能享受到诸多的便利。教育也是如此。

信息时代里,其实很多“知识”是不用再“教”了的,它未必非得经由教师传授不可了。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地将鼠标(更多的时候是直接“下手”)点向“大数据”和“大网络”,随心所欲地各取所需。这种获得,可能比起“听老师讲”还来得更高效,毕竟这是主动的,是对症的。

在目前,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禁止学生上课时间使用手机,其原因依我腹诽,教师除了担心学生游戏分心之外,大概也有担心“术业有专攻”的师道尊严遭到现场的摧毁:

教师即将讲授的知识,学生已经早一步查到了;教师已经讲出口的知识,学生一经查阅发现有误;教师设问一个问题,学生立刻能打开百度作业帮得到场外帮助……这时,教师怎么办?然而,学校还能永远将手机列为校园禁品和课堂毒品吗?

信息时代里,其实很多“知识”是可以换个人来教的。慕课,就是应此大运而诞生的东西。学生觉得自己的老师讲得不好,没关系,他们不再需要联名请愿更换教师,他们只要打开电脑联上网络,就可以到全世界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来给他讲课。

可以设想,当教室里的学生们都在听着各自不同且各自心仪的老师的课时,站在讲台上的“现场教师”,会做何感想呢?

信息时代里,其实很多“知识”是没用的,至少大多数“知识”都不必提前装在脑子里。比如导航和自动驾驶,就使得驾驶知识成了废品;天气预报已经可以精确到15天了,那么你还需要“础润而雨”“看云识天气”吗?搜索引擎方便快捷,人们似乎也无需再费劲去记忆历史年代、名词解释了……

当越来越多的“知识”开始掉价,甚至沦为废品,那么教师怎么办?学校会不会因为没有知识可传而彻底消失呢?

以上我列举了几条尴尬,当教育遇上信息时代的教师和学校的尴尬,你可能会觉得困窘,你还可能会感到悲凉。


教师,不用惧怕“术业无专攻”


其实,也并没有我所说的和你所想像的那么凄惨。当人类有了语言,会说话了,时代的教育该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来,当人类又发明了笔和纸,人们又多了一种语言(书面语),时代的教育又该发生多大的变化?再后来,当人类又发明了印刷术,又发明了留声机,时代的教育,难道还不能翻个天?


可结果呢?教育还是教育,教师还是教师,孔老夫子依然是为师之圣。无论是杏坛还是私塾还是学堂,无论是夫子还是先生还是老师,教育的本质属性和本来样子,其实都没怎么改变。

只是,每一次时代的变革,都会催生人们对于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的新的理解。

比如在信息时代,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今天的教育究竟要教什么”?肯定不是“知识”,至少不是那些死的知识(那些无论怎么传递都不会发生变化的知识)。我们要教的,可能应该是获取知识的方式,或者更重要更根本的是,教育要激发人们对于知识的渴望以及对知识的正误是非的鉴别意识和鉴别能力,对知识碎片的加工意识和加工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那么,教师自身有这些能力吗?教师自身如何才能拥有这样的能力呢?换句话而言,教师一旦拥有了这样的能力,又何惧“术业无专攻”呢?如果教师只是想着凭“掉书袋”来保住铁饭碗,那么这样的教师早在孔夫子的年代就已经得下岗了。(他只能在中国封建科举时期当个科考补习班教员,但那并不是真正的“教育”,另当别论。)

比如在信息时代,我们还特别需要考虑“今天的教育怎么教”的问题。北京四中语文教研组老师们从十几年前就开始了一项教改实验:利用网络平台,建设虚拟教室。核心思想就是要重组教与学的时空,改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的关系,改变师生与教材的关系,改变课上与课下的关系。

当然,改革是很容易的,拍拍脑袋就可以诞生几个创想,未必全都可行,也未必全都不可行,关键是我们的教师,是不是都愿意将自己丢到学生堆里去,和孩子一样去聊,去交流,去探讨;是不是都愿意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和意见,去鼓励他们,去为他们每一个人鼓掌喝彩。

我想,好的教师都是愿意的,那么,这些也就都不是问题了。只要你有这样的意愿,录不录微课,课堂翻不翻转,让不让带手机,有没有Wifi……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你已经驾驭了工具,哪怕这个工具有很多个吓人的名字:“信息”“数字”“技术”“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

北京四中刘长铭校长说,纵使信息技术的功能再强大,纵使人工智能时代也会很快到来,但是,人,永远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这就决定了,教育的施动者,永远不可能完全由机器来承担。

为什么?很简单,人有情绪,有情感,有态度,有价值观;而机器没有,“数字”没有。比如,任何数字技术,不能替代人的动手实践;任何数字技术,不能替代人的主动思考;任何数字技术,不能替代人的价值信仰。

因此,教育,还得由人来做,还得面对面地进行;“我讲,你听”,还将是一种最主要的教学方式;学校,依然会是一个伟大的存在。因为,教育必须是一件直击人心的事情。尽管技术可以识别人脸,但它却无法沟通人心。


我们真正要改变的,不仅仅是找一个东西来替代人的劳动,或是创造一种方式来拓展人的劳动,而更是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以更好地理解信息工具,更好地掌握信息工具,从而更好地使用信息工具。刘长铭校长说:信息化带给人的实质变化,应该发生在脑子里。

 让教育慢慢走,不必追


朋友圈里流传着一句话:“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世界那么大,我们是什么时候才知道的?当然是网络,是网络上天南海北的资讯,勾起了对世界之大的记忆,也勾起了对大千世界的向往。不过,在我一介教书匠而言,我虽也想去看看,可我没钱也没闲,只好作罢。


而我只说:“世界那么大,我当教材看”。


在信息时代,教育所需的教材,必须是整个世界,也没法不是整个世界。信息技术,为我们创造了连接整个世界的可能性,更是决定了我们必须连接整个世界的必要性。

当然,我所说的“连接世界”,不是亦步亦趋地跟人之风,世界慕课了,我也慕课;世界可汗了,我也可汗。而是要在彼此的连接中,交流文化,沟通思想,融汇情感。

工业革命的狂潮,造就了泰坦尼克的巨轮,也造就了泰坦尼克的悲剧。信息技术革命的狂潮,也造就了空前强大的资讯存储和空前便捷的人际沟通,然而会不会也挟带着悲剧的隐患呢?

我以为,此问题的回答,有赖于信息时代的人们是否能够冷静而理智地认识自身的时代并做出冷静而理智的行为选择。比如,鼓励人们引领潮流,同时也能允许有人成为“钉子户”,因为他们,有可能成为不知何时不知何人一不小心遗洒在大西洋上的几块救生板。


让教育,慢慢走,不必追。
 
 
作者:黄春,北京四中房山校区执行校长
来源:《现代教育报》




微信ID:jiaoyushibao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