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愧疚感,是你生命中你最不需要的东西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在这里我们探索关系,享受生活,扩充生命。

让自己以光速成长,

用一辈子活出三辈子的人生。




你最终极的需求是什么?爱?


有一次我去北京城市广播做节目嘉宾,那一期的主题是关于父母陪伴孩子过程中如何避免一些无意识的伤害,当讨论起父母对孩子说得哪句话最伤人的时候,主持人冷不丁问了我一个问题,周梵老师你父母说过什么话你觉得对你的伤害最大?这个问题一下子难倒我了,这么多年的自我成长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把成长过程中认为的那些伤害释放掉了,同样的经历现在再回想起来时不再有受伤的感觉了。所以当主持人问到这个问题时真找不到还感觉很受伤害的回忆,一通搜肠刮肚之后突然发现还有一丝残留的心酸留下的痕迹,我对主持人说,嗯,还有一个,我想到了,就是我成年之后,甚至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妈对我说的一句话,当时还是挺让我难受的。主持人非常好奇的问,是吗?什么话?


我说当时因为有些她认为很重要的事情我不愿意听她的话,坚持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决定,然后我妈气急之下说:“算了,我就当没养你这个女儿,以后老了我也不指望你养,我自己过。”我说当时听到之后心里很伤感的,伤感之后还有很生气,愧疚,被辜负,委屈,被冤枉等复杂的情绪。


结果主持人说:“哎呀,这话应该很多人都听自己的父母说过吧。我自己就听过。”


另一位主持人说不妨我们来跟我们现场的听众做个调查吧,看看多少人听过自己的父母说过这样的话。主持人现场噼里啪啦的敲击键盘,通过直播间的电脑把内容发到节目的互动平台上,没过一会很多听众就纷纷留言,几乎有98%的听众都表示,他们都在不同的年纪听自己的父母说过类似的话。


主持人问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周梵老师,为什么那么多父母会喜欢对孩子说这句话?”


我回答“事实上,这句话里面的信息量是很大的。每个人除了接受直接语言信息之外还会接受后台语言,后台语言就是那些没有直接表达,而是隐藏在字面意义背后的信息。”


在这句话中事实上表达了几层意思


  • “因为你的问题,所以我老了以后决定自己过;”

  • “之所以我老了要自己过是因为你是靠不住的(这里的靠不住=不孝,没有担当,不负责任,自私……);”

  • “你是一个连生你养你的父母都觉得靠不住的人;”


  • “所以归根结底,你是个烂人


看似是一句自怜自哀的语句所传递的后台信息每一层都是对对方一种更强烈的指责和否定,所以会引发听者很强烈的负面感受。然而说这话本人的终极动机并不是为了让对方难受,这话最核心的目的被自怜自哀,责备层层的掩盖起来,让听者没有办法去感受到这个最深的诉求,这个诉求是:“那样说只是想激将下你,我希望我们能相处的好一点,其实我很害怕孤单。”


归根结底最终极的渴望就是——我想要爱


但在中国,几乎不会有人这么表达,中国人有个习惯,当一方期望生命中亲密另一方给予自己更多爱的时候,通常会习惯用带着道德谴责的角度来责备对方。试图通过让对方心生愧疚然后获得想要的爱。可他们不明白的是当你试图让对方感到愧疚的时候只会把对方推远而已。


  是补偿还是爱?




我想起在我的课程里一个学员C的故事,她本来有一个很幸福的婚姻,直到发现她的丈夫出轨,那段时间她感觉痛不欲生,两个人都对彼此还有很深的感情,经历了很痛苦焦灼的一个阶段,丈夫彻底离开外遇重新把身心都放回家庭,她反复思量最后决定原谅丈夫,不离婚,俩人继续好好过。但事情并没有这么轻易的解决。俩个人的关系也起伏反复。


经过出轨事件之后,只要俩人吵架的比较厉害时,C就会把当时自己知道丈夫出轨时自己是多么的心碎多么痛苦说一次,告诉他是多么残忍的伤害了自己,每到这时C的丈夫就闭嘴沉默。


甚至后来C的丈夫为C做了很多事,经常起早床下楼去买早餐回来,又或者会时不时买礼物回来给她,而且平时跟她说话时都赔着小心。但C说,不知道为什么,他做的这些我一点感觉都没有。如果以前他做这些我会很感动很幸福,这到底是为什么?周梵老师。


我告诉C,因为你的先生虽然做的这些行为看起来很像爱,但其实你是有感觉的,他是出于内心的罪恶感在补偿你,而不是来自于从心里自然流动出来的爱。而事实上,这种罪恶感是你不断强化出来的。你就像个法官一般,不断的审判他的罪,他在家里就像个罪人,试问有那个罪犯敢和审判他的法官靠近呢?


最终你的目的达到了,对方觉得对不起你,他可能会加倍对你好,但是那种好让人感觉总有种莫名其妙的悲凉感,因为终究得到的只是补偿而不是爱。补偿的时候亲密的感觉就离开了。甚至有时候当罪恶感太沉重时,我们会无法面对,最终逃离那个带给我们愧疚感的人。


愧疚感和亲密感在关系中你只能选一个,这两种感觉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这种审判别人的习惯很多人都有,这来自于我们成长过程中养育者对待我们的方式,整个社会文化不断对我们的催眠,我们审判家人,审判自己,审判陌生人,所以你常常会听到大街上有人会对素不相识的人指指点点“那孩子真没家教”,“哪有这样当父母的”好像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掌握了一套世界真理的标准可以去评判别人。


 而最要命的是这种审判不仅会碾压别人还会常常碾压自己,事实上,越热衷于让别人愧疚的人也越习惯让自己愧疚。


几年前我父亲罹患胃癌最后的那段时间,已经不能吃任何固体食物了,那时候我只能每天早上去买杯豆浆给他喝,有时我看着消瘦的父亲喝豆浆的样子时心里非常的酸楚难过,我想为什么爸爸身体好的时候我没有经常带他去吃好吃的,而现在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只是给他杯豆浆,我觉得我不是个好女儿,我做的太糟了。我越想越难过越想越愧疚,甚至工作的时候想到这些会一个人哭起来。而那段时间我还住在父母家,我的工作越来越忙,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后来我发现我是在逃避见到我父亲,因为见到他就会勾起我的愧疚感和无力感,而回家的时间越少我就变得更愧疚,就这样恶性循环,那段时间我的状态糟糕透了。


直到在一个课程中我得到了启发,我意识到愧疚对我和我父亲的关系一点帮助都没有,只会像一堵厚厚的墙一般把我们隔离的很远。而我的父亲也不希望我对他有任何的愧疚,我并不需要带着这样的感觉生活,那只是小我刷存在感的把戏而已。愧疚除了会降低自己的能量之外没有任何意义。我开始放下那些愧疚的感觉,看到在每个时刻都做了我能做的最好的选择。而我只需要看到我还可以做哪些更好的选择并持续的让自己变得更好就足矣。当我放下内在的愧疚重新面对父亲时,我面对他时不再有压力,我原谅了自己,也原谅了没把自己照顾好让自己生病的父亲,最后的那段时光我们变得亲密而真实。我也很庆幸我能以这样的状态陪伴他。


让对方感觉到羞耻感就会让对方反省自己?



同样的,在我的课程中,我会花很重要的一个版块来转化曾经遗留在学员心灵深处的罪疚感,有些是成年之后不断被自我和他人反复强化出来的,而很多是在很早就打下烙印了,也许是几岁,也许是十几岁。很多父母都会对孩子说过类似的话:


  • “我们每次吵架都是因为你不听话”

  • “我为你操心操的头发都白了”

  • “要不是因为你我也不会留在这个地方”

  •    ……


这些话都会在曾经小小的心灵留下深深的印记,当任何不好的事情发生时,我们内心就会有个声音响起“是不是都是因为我不好,这样的事情才会发生。”


由著名演员马特.达蒙编剧主演的经典的电影《心灵捕手》就是谈一个关于罪恶感如何影响一个人生命轨迹的故事。马特.达蒙饰演的威尔是一个问题少年,同时也是一名数学天才,他成天四处闲逛打架滋事。后来一位数学教授为了帮助他找到人生方向,不要浪费自己的天赋,专程请来心理专家尚恩给他做心理咨询,在整个咨询的过程中威尔充满了抗拒,进展缓慢。剧中最大的一个转折,威尔真正开始发生改变的那一幕发生在心理专家尚恩的办公室,威尔在半催眠中说出了自己小时候被的经历:


尚恩看着威尔说“这不是你的错”

威尔带着玩世不恭的笑容说“我知道”,

尚恩靠近他,盯着他的眼睛说“看着我,这不是你的错”,

威尔继续说“是啊,我知道”

尚恩靠的更近“不,你不知道,这不是你的错”

尚恩不断靠近威尔看着威尔的眼睛重复这句话“这不是你的错”,


终于威尔再也隐藏不了内心的感受,哭出声来,尚恩抱住他,混世魔王威尔在他怀里哭的像个孩子。那一刻尚恩才真正帮助威尔释放掉隐藏在他心里多年的罪恶感。也是这样威尔终于不再用自甘堕落和逃避来惩罚自己,开始决定重新勇敢认真的对待自己的人生。这是一部很好的关于心灵疗愈的电影,我非常推荐大家去看看。


在中国,无论是父母对孩子,还是对伴侣或者其他人,人们总以为如果让对方感觉到羞耻感会让对方反省自己,进而让对方变得更好,大家称其为“激将法”,事实上这完全不符合心理学的运作原理,自我改变是需要力量的,每一次改变都需要拿出力量破除掉原来旧有的习性,而罪恶感是最快扼杀力量感的东西。越去评判或谴责他人事实上就越剥夺了对方改变的力量。


这也是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和没有达成公司目标的员工沟通时最常说的话,“Im not to judge you,im to help you.”(我不是来评判你的,我是来支持你的)因为德鲁克非常清楚,当对方感受到被评判到时候,改变的力量就丧失了。


我希望每个人都能真正明白,当你想要让一个人变的更好时最不要做的就是让他有罪疚感,只要支持TA陪伴TA就是最强大的力量。最重要的是,这个人也包括你自己。



今日彩蛋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