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乳酸不但无害反而有益?最新研究颠覆传统理论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乳酸”的概念在运动界别已争论数十年,有读过基本运动理论的朋友都一定听过,在剧烈运动时,身体需要动用无氧糖酵解系统 (Glycolytic System)以获得额外能量,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名为“乳酸”的代谢物,继而血液会变得酸性,影响肌肉收缩,身体逐渐变得酸软乏力,甚至导致运动后多日酸痛云云。多年来教练、体育老师、以至生物学教科书都是这样解释,再加上平日实战感受,上述逻辑都看似非常合理。然而,近年有越来越多强力科研证据指出事实并非如此。



最早年的研究


“乳酸导致疲劳”的概念在一百年前由Dr. Otto Meyerhof(1922年诺贝尔奖得主)提出。当时他作了一个动物实验令青蛙运动至力竭,然后解剖它们的腿部,发现肌肉内全是乳酸,便认定它就是疲劳的根源。然而,这其实是美丽的误会,后世科学家指他犯下了一个研究大忌: “相关并不等于因果”(Correlation does NOT mean Causation)。


1. 首先,乳酸真的是酸性吗?


我们先要厘清中文学名翻译的问题。不少中文文章都会把英文的Lactic Acid与Lactate同时译作“酸”,但两者在化学角度是有分别的。Lactic Acid 确是酸性,但在正常血液环境中 (pH ~7.4) ,乳酸只会以Lactate 形式产生,而且它是带碱性 (base)的,并不可能导致血液变酸。真正增加血液酸性的,其实是肌肉收缩 (ATP Hydrolysis)时所产生的氢离子(H+),它跟乳酸牵涉的化学路径是独立不同的,我们不应混为一谈。(Lactate 较正确的译法应为“乳酸根离子”,但一般已约定俗成只称它为“乳酸”)。



2. 乳酸会直接造成运动中途出现的疲累和酸软感?


不是 。如上述所说,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氢离子(H+)才是令血液变酸,身体变得乏力的原因。此外,近年研究指肌肉细胞内累积的无机磷质(Inorganic phosphate)也牵涉在疲劳机制,但这都跟乳酸无直接因果关系 。



3. 乳酸会积聚不散,引致运动后12-72小时出现的迟发性肌肉酸痛 (DOMS) ?


不是。大量研究指出,体内的乳酸水平在剧烈运动后90分钟内,即使不作任何特别活动 (例如恢复跑和拉伸),也会自然回落到运动前的水平(<2mmol/L),故此并不存在“乳酸会积聚到第二天”的现象。真正引致DOMS 的实为肌肉纤维收缩时引致的良性撕裂,形成微创伤(Micro Trauma),细胞轻微发炎挤压神经感应器,产生痛楚感觉,但这与乳酸并无关系。


当中最易引起DOMS的为“离心收缩 (eccentric contraction)”活动,肌肉发力时被拉长。常见的例子是“落斜跑”,研究发现长时间以慢速跑下斜,并不会引致乳酸急升,但这活动造成的 DOMS 却相当明显,足以推翻“乳酸导致DOMS”之说。



4. 乳酸是身体的废物和敌人?


不是。正如上述所说,乳酸并非导致运动即时疲劳/翌日酸痛的直接原因,对人体根本无害。相反,它更是我们的“好朋友”,身体有自然机制 (I.e. Cori Cycle)去把运动中途产生的乳酸“循环再用”作能量燃料,或把它运到肝脏转化为其他营养。甚至可以说,要不是身体有乳酸产生,我们在剧烈运动的更早阶段就已经疲劳力竭了。



给大家的一点反思?


总括而言,乳酸只是疲劳的指标,却绝非直接导致疲劳的原因。(”Lactate is only a MARKER of fatigue,but never a MAKER”)


研究资讯日新月异,我们逐渐发现到人体的结构运作远比想象中复杂,很多旧有错误概念都会被时代巨轮推翻。然而,“乳酸导致疲劳”之说早已根深柢固,现阶段要令广泛大众重新建立一套正确的观念绝不容易。在实践角度考虑,大家最关心的是最终成绩,乳酸的个中分子机制到底是怎样或许也不太重要,我们过往理解的“抗乳酸”/“乳酸门槛”/“乳酸恢复”训练同样能令运动员进步,只是真正原理很可能并非想象中那样。到底“用不用分那么细”? 知道了新理论又有何作用? 这都是大家值得思考的问题。


但无论如何,事实始终是事实,认清真相,打破旧有错误思想,建立正确观念,我想这还是对运动专业最基本的追求吧。



------近期热门阅读------

1.姿势跑法创始人手把手带你冲进300!2018北马上马PB训练营开始报名!

2.身体出现这些症状,说明你已经训练过度了!

3.为什么在普通人眼中,铁人都是“疯子”?

4.他,让我们知道全马跑进3小时有多难!

5.2018“黑练”训练营再度起航,广东站报名正式开启!

*轻戳标题即可查看*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