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十大充电设施运营商哪家强?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 售电实务(第五期)之打造核心盈利能力研讨 3月7日-9日

北极星售电网讯: 2014年7月21日,,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充电设施建设领域。而在这之前,从5月份开始,南方电网和国家电网陆续传出“投资计划不再包括对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投资”和“国网决定全面退出城市充电设施建设领域,未来将专注于交通干道上的充电设施建设”的消息。这使得央企垄断充电设施建设市场的局面被打破,社会资本纷纷进入充电设施建设领域,整个市场从“三国鼎立”迅速演化成“群雄逐鹿”的局面。作为行业内人士,现点评一下各充电设施运营商,一家之言,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读者不吝赐教。

一、 国家电网

国家电网公司成立于2002年底,,经营范围覆盖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2006年开始进入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投资领域。2010年8月,,担任充电与服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确定了智能充换电运营模式的基本思路。提出了“换电为主、插电为辅、集中充电、统一配送”的建设模式。国家电网公司紧密跟踪电动汽车产业及市场发展趋势,积极参与甚至主导制定和完善充换电设施标准体系,形成相关标准50多项,成功研制了20余类关键设备。旗下的许继集团和南瑞集团作为主要的充换电设备制造商,成为其快速推进充换电站和充电桩布点建设的排头兵。

根据公开数据,自2006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已累计建成投运618座充换电站,2.4万个分散充电桩。2014年5月27日,国家电网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向社会开放分布式电源并网工程与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两个市场。这意味着社会资本可以独立投资建设充电站,也标志着国家电网公司逐渐退出城市充电站投资领域,国家电网公司转而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投资建设干线快速充电站。为大力推进高速公路快充网络建设,国家电网公司2014年在京沪高速(全线)、京港澳高速(北京到咸宁)、青银高速(青岛到石家庄)共建设了快充站133座、快充桩532个,基本形成了“两纵一横”的高速公路快充网络,续行里程达2900公里。据了解,国家电网公司将在建成“两纵一横”高速公路快充网络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快充网络和跨省充电服务结算系统建设。到2020年,规划建设以“四纵四横”(四纵:沈海、京沪、京台、京港澳,四横:青银、连霍、沪蓉、沪昆)为支撑、覆盖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内所有示范城市的高速公路快充网络,续行里程达1.9万公里,大力促进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

据了解,国家电网公司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年内建成数量众多的充换电站和分散充电桩,一是依靠其辖区内均有各省市县子公司,二是各省市县子公司在当地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协调力,三是其将充电设施建设作为重点考核任务下派。虽然充电设施建设的执行力很强,但任务性的推进方式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如:站点选址布局不够合理、充电站功能复杂、单站投资规模较大、建设经济性不高、设备利用率较低甚至建成后从未对外开放等。

虽然国家电网公司在充电设施建设领域,无论从投资规模还是网络布点方面来讲都堪称“世界第一”。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内部人士称,已经建成的600余座充换电站几乎没有盈利的项目,处于全线亏损状态。由此可见,其提出的“只收基础电费”的收费模式,更多出于行业垄断的考虑,依靠其庞大的资本体量和政府补贴才得以持续,但对整个充电设施运营行业的商业化可持续发展而言,百害而无一利。

二、 普天新能源

普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普天新能源”)是以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建设、,是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控股子公司,。依托于中国普天在信息通信和电池电源等领域积累的产业优势,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运营、配套产品制造与服务产业平台,致力于发展成为全国性的新能源汽车运营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2011年,普天新能源在深圳成功建设、运营了由57座充换电站组成的全球最大规模的城市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智能网络,为“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2011辆大运会新能源公交车和出租车提供充换电和智能运维服务。截止2013年5月底,在深圳共计建成74座充电站、883个直流快充桩,总装机功率达到64.6兆瓦。目前,已在深圳、北京、上海、合肥、广州、江苏等地相继发展新能源汽车运营服务产业,在全国建成充电站近80座,服务于公交车、出租车、公务车等多种类型车辆4000余辆。

普天新能源作为最早转型涉足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服务的企业之一,经历过“换电”与“充电”之争,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充电站建设、网络布局与充电站运营方面的经验。普天新能源在探索商业模式的过程中,经历了从“裸车销售、电池租赁、充换兼容、智能管理、刷卡消费”到“整车租赁、智能管理、刷卡消费”的演化,意在解决电动汽车产品成本高、充换电标准不统一、消费不方便等阻碍新能源汽车商业化应用的难题。在深圳的充电设施建设与运营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融资租赁、燃油对价”的操作模式,在地方政府未出台收费模式之前,找到了一条利于新能源汽车推广、成本各方均能接受的途径,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实现规模化、商业化、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创新路径。

同时,作为国家电动汽车“十城千辆”示范城市智能监测网络的支撑单位,普天新能源积极建设并运营新能源汽车智能管理网络,设立城市级监控中心,构建全国性的城市新能源汽车信息服务平台,使新能源汽车运营更安全、高效。

三、 特斯拉

特斯拉汽车公司(简称“特斯拉”)成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硅谷,是一家专门生产纯电动汽车的公司。特斯拉致力于打造拥有独特造型、高效加速性、良好操控性并最节省燃料的汽车。

特斯拉为车主提供了四种充电方式:家用充电、目的地充电、超级充电、随车充电。家用充电是最主要的充电方式,通过安装在车主家的壁挂桩充电,夜间充电8小时,即可保证车主第二天的市内交通使用。其他三种充电方式,是家用充电的有效补充,可满足车主长途出行的需求。目的地充电是分布最广泛的一种充电方式,特斯拉承诺近期将开始组织升级,升级后充电时间将从目前的8小时缩短到4小时。超级充电是充电速度最快的一种,20分钟可充满50%的电量,75分钟可充满100%的电量,特斯拉相应车型在超级充电站可享受免费充电,但其布点较少。特斯拉还随车附送了随车充电器,可随时随地利用工业插座或家用插座给车辆充电,满足应急使用。

根据特斯拉官网数据,截止2015年5月初,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已建成412座超级充电站,2263台超级充电桩。在中国已建成超过55座超级充电站,212台超级充电桩。到2015年底,特斯拉计划在中国建立100个超级充电站,覆盖21个主要城市,打通从北京到上海的长途联络线。

2015年5月11日,特斯拉宣布推出免费家用充电预勘测服务,从而实现涵盖免费预勘测、安装和售后维保等家庭充电一站式服务,这一服务将覆盖全国80%以上主要城市。在此基础上,特斯拉将确保90%家用充电桩安装率,帮助车主足不出户解决充电需求。同时,特斯拉已经具备在中国200多个城市进行道路救援的能力。

从严格意义上讲,特斯拉并不能称为充电设施运营商,而是彻底的汽车制造商,其建设的超级充电站和目的地充电点更多是为了达到其推广和销售电动汽车的目的。但其充电设施建设理念值得肯定,推广速度相当迅速,布点范围相当广泛而有针对性。虽然现阶段特斯拉为车主提供免费的超级充电服务,在商业模式上并未做开拓,但凭借其广泛的布点和超强的实施能力,未来只要调整成国标模式,其商业模式完全可以很快建立起来,迅速拓展出充电设施运营业务。

四、 青岛特锐德

青岛特锐德汽车充电有限公司(简称“青岛特锐德”)成立于2014年9月4日,是创业板第一股——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人民币。2015年5月10日青岛特锐德汽车充电有限公司更名为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从事汽车群充电系统及智能充电终端建设、汽车充电服务、电动汽车租赁服务、电动汽车销售及服务等业务,战略目标为打造成中国汽车充电产业的第一平台。

据称,青岛特锐德首创了电动汽车群智能充电系统,获得33项专利技术,可实现10台以上汽车同期充电。建立了设备层、控制层、调度层、平台层的四层结构,用群控群管实现居民用电优先、剩余负荷汽车有序充电,实现低谷充电、安全用电,并建成无桩、防水、抗碾压、非充电状态下插头不带电的充电终端,把人机互动和移动互联网及云平台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从高压到低压、从交流到直流、从集控到调度、从人机到手机,从充电管理到互联网云平台管理的大系统、大平台。

截至2015年5月,青岛特锐德已在全国33个城市策划了电动汽车充电具体项目的落地方案,目前全国范围内在建和建成的充电终端5110个,策划待建充电终端15500个。青岛特锐德已与北汽、众泰、江淮、安凯等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达成合作,共同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与芜湖、潍坊、长沙、湘潭、株洲、惠州等地相继成立合资公司推广特锐德电动汽车充电业务。5月8日,青岛特锐德与天津市东丽区政府签订电动汽车充电项目框架协议,总投资达6亿元,致力于充电系统及终端网络投资建设、充电系统运营维护管理、新能源汽车销售及维修服务、新能源汽车租赁、物流运输、代收代缴电费电子支付、互联网金融、开发互联网增值及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链等方面的业务。

青岛特锐德旨在通过免费提供充电系统,通过大系统卖电、大平台卖车、大数据修车、分时租赁、大支付互联两金融打造互联网生态,同时实现互联网的增值服务,实现物联网、互联网、充电网的新“三网融合”。,其提出了一种新的电动汽车充电商业模式,虽然目前项目实施上雷声大雨点小,甚至商业化思路前卫,但很难说不会给艰难前行中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真正的、可持续的商业化之风。

五、 南方电网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南方电网”)成立于2002年底,,经营范围覆盖南方五省,。

2011年7月8日,南方电网提出推动电动汽车发展的工作思路:围绕电动汽车能源供应这一核心,按照“换电为主、充换结合、统一服务、统一配送”的方针,推动制定国家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运营规范,建设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在推动电动汽车发展方面,南方电网提出立足于四个方面:一是按照“换电为主,充换结合”的技术路线,鼓励发展电池更换,对电池集中慢充和管理;适当发展整车充电设施,建设适应多种充电方式、开放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二是按照“电池租赁、里程计费”的商业模式,由专业公司购买或租赁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交由客户使用;电池租赁按照使用里程(或使用时间)计费。三是按照“主业投资、委托运营”的投资模式,电网公司作为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和网络管理系统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的责任主体,承担业主管理职责,委托专业公司建设、运营,并支付运营费用。四是按照“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合作方式,探索建立电网、汽车、电池企业等多方参与的机制,共同推动电动汽车发展。

2010年11月11日,南方电网与深圳市政府签署了《加快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始在深圳建设充换电设施。截止2013年3月,南方电网在南方五省共计建成充电站18座,其中深圳市建成充电站7座,但据称每年亏损额超过1000万元。

南方电网在参与充电设施建设中的角色更像是国家电网的模仿者,不仅提出的推动方针异曲同工,就连起初重点推进换电模式的思路也是一致的。南方电网与国家电网的最大不同在于充电设施的投资规模上,南方电网在充电设施的建设速度上也远远不及国家电网,现在看来难以排到前三位,既没有达到规模效应,也没有打造出品牌效应,可以说从一开始就对充电设施投资就没有统一思想,更谈不上商业运营。

六、 中石化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石化”)成立于1998年7月,其前身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主要业务包含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储运、销售和综合利用等。早在2010年初,中石化即与北京首科集团共同出资成立了北京中石化首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进入电动汽车充电市场。但在国家电网热衷建设大型的换电站时,中石化则力推整车充电模式的充电站。中石化高层曾表示,将力推油电结合、以油带电、快充与慢充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在主要城市开展充电站示范工程。

2011年10月14日,中石化曾提出“十二五”期间(2011年——2015年)将在北、上、广、深投资8.7亿建设大约175座充电站,同时北京的580座加油站中将有100座加入充电设施。根据公开数据,截至2013年10月,中石化立足上海、武汉、河南等地展开的基于加油站网络建设的充电桩不超过500个。与当年的豪言壮语相比,中石化在实际操作中显然更加保守和理性。

中石化在充电设施投资的实践中趋于理性,笔者分析至少有四方面原因:首先,在充电站建设布局的初始阶段,投资者都会遇到诸如配电、用地、客户源等问题,很难一蹴而就的解决,中石化的传统业务仍然欣欣向荣,不妨静观其变;其次,涉及充电站集成的配电、设备、监控、土建等都不具有专利或垄断壁垒,时机成熟时,中石化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其网点布设;其三,中石化依托全国的三万座加油站网络,土地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在国家标准和商业模式逐步趋于稳定后再行动,不但明智稳妥,而且工作效率也会更高;最后,中石化具有不输于国家电网公司的省市县子公司网络,并且各省市县子公司在当地的影响力和协调力也相当强,快速实施能力不成问题。

七、 华商三优

北京华商三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华商三优”)成立于2010年2月,是北京电力公司的二级单位,是一家集研发、制造、营销及售后服务为一体的高新科技企业,不仅能够提供优质、可靠的充电设备、监控系统和动力电池管理设备,而且可以为用户量身定制全面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解决方案。

据了解,2014年以前,华商三优主要是以承建充电站的总包工程为主,先后参与建设了国家电网公司投资的高安屯、四惠、小营、小圣庙、西黄庄等60余座充换电站。2014年以后,华商三优逐步利用自身的设备研发与生产优势,主动寻找投资机遇,2014年底完成了首个大型出租车充电站——通州潞城出租车充电站的建设工作,迈出了向充电设施运营商转型的一步。

与其他充电设施运营商相比,华商三优投资相当谨慎,尚未形成充电设施的网络布局,处于转型涉足充电设施运营行业的初期阶段。

八、 富电科技

富电科技(Tellus Power)专业从事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领域,可以生产包括交流、直流充电桩、超级充电站等充电设备,以及太阳能和储能设施及运营充电网络,拥有5年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运营经验。

富电科技2014年11月在上海的松江新城投资建设了其在国内的首座智能充电站,2015年1月在北京的华贸中心投资建设了其在国内的第二座智能充电站。

富电科技的充电站具有色彩鲜明的特点,充电区域划分和充电导引做的非常出色,设计理念上引入了较多的环保概念,充电站位置优越,具有很好的参考借鉴意义。虽然富电科技在充电设施领域投资规模不大、网络布点不多,但其较前卫的提出了充电APP导引、线上支付等理念,给商业化运营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属于行业的后起之秀。

九、 江苏万帮

江苏万帮金之星车业集团(简称“江苏万帮”)是江苏省最大的汽车经销商集团,也是江苏省工商联汽车行业商会会长单位,产值超过150亿,年销售汽车突破5万辆。

江苏万帮表示,日前其下属的江苏万帮充电设备有限公司正在与北汽新能源共同组建和运营“星星充电”智能充电网络平台。“星星充电”网络平台为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充电网络平台,属于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安全监控平台,可以实时掌握车辆、充电设施运行情况。

“星星充电”正在大力推动其提出的“众筹”模式,拟通过该模式整合全国所有中小充电桩运营群体,为其提供高性价比的充电设备,纳入“星星充电”运营平台,提供统一支付、交易管理、运营维护、增值服务等,并向最终用户提供快捷搜索、线上预订、状态查询、车联网等服务。

虽然江苏万帮之前并未涉猎充电设施投资运营领域,但其充分发挥了民营企业的灵活性及创新性,通过资源整合并引入互联网思维,在未来的几年内十分有可能给充电设施投资领域带来新的气象,可归为行业的后起之秀。

十、 爱充网

浙江爱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爱充网”)是浙江万马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4年底,主要致力于为电动交通工具提供便捷、经济、环保的充电服务。业务范围包括电动车充电服务网络运营、智能充电桩安装及运营、电动交通工具和充电设施的销售。

爱充网将基于万马股份现有电动汽车充电桩业务的基础上,通过自建或合作的模式在国内新能源推广城市、地区内建设方便快捷的充电服务运营网络,结合互联网应用的服务软件,致力于打造国内最便利的综合性充电服务网络。

爱充网目前正在积极开拓充电设施投资领域,寻找合作伙伴,虽然目前尚无充电设施建成投运,但其通过未来几年的发展,仍可跻身为行业的后起之秀。

结束语:

,充电设施投资领域已经从“一家独大”演化到“诸侯纷争”,政府希望看到的“鲶鱼效应”正在逐步显现,民营资本在充电设施商业模式创新的探索上越来越积极,极大的推进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充电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不但需要立足于实业的公司不断耕耘,更需要社会资本的助力推进。目前,充电设施运营行业处于风险与机遇并存的上升期,难免有一些夹带着不纯目的的炒作者进入,但这个朝阳产业终究会大浪淘沙,留下那些真正有利于行业发展的实业家。

原标题:解决电动汽

中汽协数据,我国新能源汽车2016年突破109万辆,世界占比超过53%,2017年产销量突破70万辆应该是大概率事件,新能源汽车世界领先地位已经建立,国家电网、特来电、星星充电等企业搭建起了密集的充电网络,使产业的发展更增加了底气。充电网对能源管理的巨大价值也随着电动汽车的增加开始显现出来。

从2014年5月国家电网开放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市场,一时间数百家企业涌入“跑道”,经历了3年多的激烈竞争,截至到2017年底已震荡出局了大部分“分羹者”。

中国充电联盟统计的最新数据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简称:充电联盟)最新的统计数据来看,目前相对规模化(≥1000个充电桩)的运营商有13家,且各家企业的充电桩数量差别较大,其中位居第一的特来电比国家电网多一倍,几乎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0%以上,也是目前充电市场最受关注的企业。业内专家表示,在经历了前期疯狂的抢地建桩后,整个产业链的重心也从建桩向充电运营转移。

2017年是新能源领域高速发展的一年,政策利好,市场趋于成熟,技术日益完善,挤到行业前列的几家运营商也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成规模才能有运营,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前3名运营商的充电运营情况。

充电桩规模和充电桩设备:特来电规模最大,国网设备基本靠采购

据中国充电联盟统计数据,特来电是目前国内第一大充电运营商,规模最大,上线运营近10万个充电桩;其次国网位处第二,上线运营4万多个充电桩;星星充电则位列第三,充电设备终端2.7万余个。

充电桩设备方面,国网基本外购,目前至少由6-7家供应商提供充电桩。这种设备全靠采购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运营成本,而且质量无法保证。与之相反的是,特来电充电桩由母公司特锐德制造,特锐德是国内最大的电力设备生产商,设备的核心技术也掌握在自己手中,星星充电充电桩则由德和生产,二者均属于万帮集团,充电设备除了自用也对外销售。特来电和星星充电这种自产自用的模式不但可以降低设备投建成本,而且有利于后续的设备运维,运营效率更高。

充电方式和充电体验:扫码充电是主流,特来电体验最好

在充电方式上,除去国网某些设备还采用插卡充电外,大部分充电桩和特来电、星星充电一样,均采用扫码充电,并且有独立的APP。国网的“e充电”,实现了与特来电、星星等主流运营商的互联互通,同时也在改造前期投入的插卡收费充电桩;特来电的“特来电”APP,算是互联互通的典范,既有特来电自家的10几万个充电桩,也实现了与几十家充电企业的互联互通,也有一些人性化设计,比如摇一摇手机找充电桩,再摇一摇导航目的地;星星充电的APP是“星星充电”,可以根据充电桩类型等进行筛选,保证找桩更精准。另外,星星充电和特来电二者均能实现“远程充电”,这个功能让人惊喜。目前三家运营商均实现支付宝、微信、银联等方式充电付费,并且都有在线导航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特来电的充电桩还能实现私家桩共享,搭建起私人充电桩与充电车辆的桥梁,这是共享经济的新尝试。

充电体验方面,有媒体做过较为客观的评测,国网充电桩存在充电速度较慢、插枪过重,容易卡线等不足,而且运维响应太慢,这也是充电桩供应商太多的弊端之一,相关技术问题和设备维修没有统一标准,故障无法得到及时解决。虽然也能够满足充电需求,但在设备设计上存在不少弊端,整体体验一般。

星星充电利用APP找桩较为方便,但是快充桩的枪头和充电屏幕设计不太合理。相比之下,星星充电慢充桩枪头轻巧不少,而且95%以上配备了慢充线,充电过程方便,同时充电兼容性很不错。

特来电因为充电桩数量够多,找桩方便,是一个加分项。但是快充桩上没有功率铭牌和显示屏,充电时必须通过“特来电”APP才能知道功率。充电桩的车挡式虽有很多优点,比如不占空间,安全系数高,但很容易脏。不过,整体充电过程较为顺畅,不断不卡,充电速度快,也算是弥补了一些不足。

充电桩布局领域:国网高速、特来电公共、星星充电私人

目前,国网作为充电桩建设的主力军,重点打造“九纵九横两环”的高速快充网络,累计建成充电桩超过5万个,串联起150个城市,保证电动车主的长途续电需求,是电动车主长途行驶的保障。

特来电则侧重于公共场站的建设,资料显示,目前特来电通过与各地政府和产业链企业合资等形式,成立了83家子公司,建站场所集中在政府机关、交通枢纽、大型企业、科技园区、商业综合体等停车场,是公共出行的充电保障。

星星充电则选择私人桩作为主打领域,通过免费安桩、众筹充电桩、共享充电桩、网络销售电桩等形式,满足了车主随车配桩的需求。相比于公共充电桩,私人桩能够方便车主充电。

在布局方面,三家各有侧重,互为补充,没有太大优劣之分,顶多是充电桩数量的多少。

升级换代:充电技术发展迅速,升级换代要考虑

无论是充电桩的规模和技术,我国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然而技术的发展、标准的制定,都预示着充电桩的技术迭代升级的到来。尤其是笔者在调研过程中,见到的国家电网数年前建设的充电桩,运维充电桩的接口不统一、内部组件老化都造成了用户的不方便,远看是充电桩,近看都荒废。而由于采购多家企业的产品导致标准不统一,升级变得困难。而且从充电桩的标签上看到的信息,很多生产厂家都已经不复存在,谈改造又何其容易。

特来电的模块化产品虽然投资成本有点大,但是升级换代比较简单,充电桩不用拆卸、不用断电、不用改造,一个箱变模块拔下来,就实现了回厂再造,而标准化的模块在工厂实现批量改造也应该不是难题。

笔者调研过程中,还看到了很多地方品牌充电桩,各式各样,户外的风吹日晒很多已经面目全非,想到全国这么庞大的充电体系未来面临的升级改造,不免有些担忧。充电桩企业不能只想今天的建设,也要考虑未来的升级,不然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用户体验的落后。

收益运营:均未实现全面盈利

目前来看,还没有哪家运营商敢说自己已经全面盈利,大部分的充电桩运营商是亏损的。虽然业内专家曾表示,汽车充电行业在未来一两年内将出现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但在此之前,充电费和服务费依然是运营商的主要盈利点,车主充一度电运营企业就会收获一度电的差价和服务费,比如特来电日充电量达190万度,星星充电日充电量70万度,假如每度电收取0.5元服务费,特来电一天收入95万,星星充电收入35万,再加上后期落地的补贴,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运营成本。

乍看特来电日收入较多,但运营9万多个充电桩,再加上已投建并未上线运营的一共19万个桩,作为行业龙头也仅仅走到了盈利拐点,并未实现大规模盈利,这也是今年特来电显著放缓建桩速度的原因之一。虽然公共充电桩市场需要规模支撑,才能达到平衡点,但长期的投入而缺乏盈利,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也不是一件乐观的事。

增值服务开发:桩体广告、售车、租赁已逐步实现

尽管目前充电桩运营并未实现盈利,但依然吸引了众多企业入局竞争,归根到底还是看重未来增值服务的可能性。在前不久召开的“第二届中国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创新高峰论坛”上,特来电董事长于德翔提出了建立“充电网”,把多年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一起建立一条正确的汽车充电发展路线,避免走弯路。而充电网涉及到的未来能源管理,光伏直流电在电动汽车的直接应用,充电的削峰填谷等等也被认为是特来电未来充电运营增值服务的战略布局,毕竟成规模的“网络”比独立的桩更容易开发出更多商业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运营商都在探索充电业务以外的盈利方式,比如以充电桩为入口的广告、保险、金融、售车、交通工具租赁等。

其中,桩体广告是大部分运营商最容易实现的盈利模式,通过在充电桩上安装液晶屏或广告灯箱,实现广告收入。但这需要充电桩达到一定数量,而且有足够的用户资源,目前来看,国家电网、特来电、星星都应该是最有希望先通过桩体广告实现盈利的运营商。

充电桩保险服务则是国网最先尝试的模式,通过与保险业的合作,国网通过赠送充电桩保险的方式,为客户保障充电安全。对于售车模式的尝试,国家电网推出“国网商城”,就包含销售电动汽车业务。特来电则开发了“特来车”APP,实现售车、租车、分时租赁等产业延展。

大数据开发与运营:大数据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

除了这些简单嫁接的增值服务外,汽车工业大数据算是行业内最值得期待的领域。在互联网的加持下,充电网、车联网融为一体,充电桩将成为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接口。运营商通过充电桩,连接车、人、能源,各种数据通过分析将延伸出更多商业模式。例如实现大数据修车、保养,为用户提供精准路程推荐、购物推荐,以及周边商场资讯等。当然,这一切同样需要充电桩有足够规模的充电网作支撑,目前来看,似乎只有特来电、国网、星星充电、普天等运营商有希望。

国网作为央企,担负着宏观的行业发展重任,目前,国网已初步建成统一开放的智慧车联网平台。已与国内10几家运营商实现了数据互联互通,累计接入充电桩16.8万个、电动汽车1.7万辆,注册用户超60万户,成为全球接入充电桩数量最多、覆盖范围最广、充电容量最大的服务平台。

特来电则在2016年发布了“充电网、车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目前已于近1000家企事业单位实现了数据互联,信息互通,其中整合了北汽新能源、宇通客车、众泰汽车等大型车企及国轩、中航锂电、亿纬锂能等动力电池企业,并初步实现了“大数据修车”功能,云端数据增值服务初现成效。

星星充电也建立了自己的大数据库,包括充电桩数据、车辆数据、能源数据、消费行为数据等的采集分析整理,未来随着充电桩数量的不断增加,星星充电的大数据将被应用于更多领域。

总结:

2017年总体来说,国内整个新能源汽车充电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各大运营商们的积极努力下,中国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充电网,也为未来行业的腾飞奠定了基础。充电桩运营总体分析来看,占据首位的特来电算是不辱使命,各方面运营表现良好,当然也存在各种问题有待解决。

相信在2018年,随着各地充电基础设施补贴政策的落地,以国网、特来电、星星充电、普天等组成的第一梯队运营商将迸发出更加蓬勃的活力。但近千亿的市场仅靠一家运营商是很难满足整个市场的需求,专家预测,市场发展空间越大,竞争也将越激烈,行业洗牌在所难免,最终会留下资金实力强,规模大,服务优质的商家,其中将不乏独角兽类的生态公司。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