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演出 | 立陶宛戏剧:没看《三姊妹》的还有《马达加斯加》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近几年来,立陶宛戏剧已经愈来愈为中国观众所熟知,无论是OKT剧团的《哈姆雷特》,还是立陶宛国家剧院的《迷乱》《英雄广场》,相对于大剧场的厚重感,这次南锣鼓巷戏剧节邀请的三部小剧场作品,也赢得了我们更多的好奇和期待。

立陶宛导演:里马斯·图米纳斯


里马斯·图米纳斯


里马斯·图米纳斯出生于1952年的立陶宛,青年时的他为了振兴自己国家的戏剧艺术,在莫斯科苦学戏剧导演学。


1978年学成回国,年仅26的他,凭借自身才华直接进入了立陶宛国家话剧院,正式成为了一名职业导演。可这仿佛并不能满足他对于戏剧的追求。终于,在12年后,他创建了一座属于自己的小剧院:Little Theatre of Vilnius维尔纽斯小剧院)。


而这座剧院也为他的艺术造诣提升了极大的创作空间,4年之后,他被评选为立陶宛国家话剧院的首席导演。在立陶宛打下一片戏剧江山后,里马斯·图米纳斯于本世纪初杀回莫斯科并接任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第五任艺术总监,迎战敏感挑剔的俄罗斯戏剧界。最终,他凭借《万尼亚舅舅》等多部戏剧作品,终于站在了俄罗斯戏剧之巅,被誉为“莫斯科之王”。


功成名就的他似乎仍旧不甘心止步于立陶宛与俄罗斯,带着他的维尔纽斯小剧院的名片之作《三姐妹》《马达加斯加》《思维丽亚的故事》来到了中国这片戏剧的新土,亮相于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下周的国际受邀单元。



《三姐妹》突破了以往纯粹的写实主义手法,完美地展现了剧中三位不同演员的女性魅力,其中伊琳娜的扮演者艾尔兹比耶塔·拉特耐特还凭借该角色获得了在波兰托伦市举办的第16届国际戏剧节最佳青年女演员提名;而阿鲁纳斯·萨卡莱斯卡斯凭借他对剧中韦尔希宁一角的演绎获得了立陶宛最高戏剧奖——金舞台十字奖。

 

《马达加斯加》是维尔纽斯小剧院和导演里马斯的名片,这是一部能够给予观众极大想象空间的历史题材作品,展现了立陶宛人民的真善美。在观看该剧演出时,我们不仅能够想象出那些青史留名的人物都是怎样的形象,还会去琢磨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曾经相遇。


《思维丽亚的故事》由里马斯的女儿加布里埃·图米娜特执导,讲述了一个轻快的、如水晶版的爱情故事,被誉为立陶宛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安妮·桑塔利特还凭借思维丽亚这个角色获得了立陶宛最高戏剧奖——金舞台十字奖。 


维尔纽斯小剧院《马达加斯加》



海报



《马达加斯加》是维尔纽斯小剧院和导演里马斯·图米纳斯的名片。

11年来,它的上演始终座无虚席。它曾在奥地利、比利时、芬兰、塞尔维亚、俄罗斯、波兰等国巡演。




2016,它历史性地首次来到中国,今年的7月,你将会在“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见到它的身影。


在这个《马达加斯加》的舞台上,虽然没有萌萌的小动物们,但却有一种永恒存在的声音,那就是海,环绕在立陶宛周围的海的声音。




你会听到——海的波涛,听到村民们唱歌,听到低沉的钟声,还会听到一首忧伤的立陶宛民歌《小白鸽》。那声音断断续续,若隐若现。


我说的诗人们便驾着歌声来了。




为何值得期待?




当然 !당연하다 ! とうぜん! 

Of course!  Bien sûr ! Certo !

Natürlich!Žinoma!Selvfølgelig!


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关于这部戏的评价——



这部戏剧所表现的是永恒的主题和永恒的疑问。几乎所有里马斯·图米纳斯的作品探讨的都是人类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物。


他的所有作品都富有诗意,明快却含有一丝伤感。这部作品从最开始,从演员刚一走上台就深深吸引了我。


有时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差点干扰演员的表演。虽然我不懂立陶宛语,却完全能够理解演员们说的话。故事情节非常棒。演员们的表演很精彩。

               

  J. 瓦施坦格夫剧场著名演员阿列克谢·古斯科夫

该剧中,立陶宛不断向大海迁移,与之相反的是一些假正经派、或是拳头大小的菠萝,抑或最后成为两只燃烧的纸船,然而小小的火焰激起了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怀。 


7 meno dienos 



《马达加斯加》表达对那个时代人们坚信要生活在乌托邦的敬佩和热爱,那样的乌托邦美丽,创意十足又充满幻想。


某种程度而言,该剧就像是一场玩笑,尝试在这样的灯光下描绘立陶宛,让人无法抵制其魅力。


立陶宛早报


维尔纽斯小剧院是一个最具魅力的实验空间。


里马斯·图米纳斯的这一想法深藏已久,通过马利乌斯·伊瓦斯科维奇乌斯瞬息万变的创造,讲述真人乌托邦(这个其实更有趣)-卡兹·帕克斯塔斯,空头宣传部长,理论家,旅行家。


伊瓦斯科维奇乌斯和途米纳斯对卡兹·帕克斯塔斯的乌托邦有着类似的解读:二位都以反讽和夸大的英雄主义或是怀旧之情审慎看待乌托邦。

Kultūros braai


该剧以一种原始和有争议的手段讨论立陶宛现象。《马达加斯加》主人公卡兹米耶拉斯·帕克斯塔斯,其真实原型是地理学家兼旅行家卡兹·帕克斯塔斯,以其乌托邦理想闻名。


通过讲述帕克斯塔斯的一生和他这一生中所遇到的人,伊瓦斯科维奇乌斯攻破了立陶宛人眼中一个又一个最为普遍的陈规旧见,如小国的宏伟工程,公共场合恐惧症,神话般的过去,等等。

7 menodienos

根据立陶宛内战时期的名人传记改编,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个纪实戏剧。《马达加斯加》也是一种社会调研。


它探讨这些现象:“立陶宛”究竟是什么;分析立陶宛人的心理;描绘立陶宛人民的雄心和对乌托邦的向往……挪开同情的眼光,立陶宛人其实是很有魅力的。


该剧中,他们如同白痴,但纯真烂漫的童年却很幸福。

Šiaurės Atėnai


观剧指南


这是关于未了心愿的故事合集。

 

一个试图离开立陶宛、逃离父辈禁锢生活,前往非洲、征服世界并改变世界的诗人;

一个用尽一生去找寻年少时梦寐以求的挚爱的女人;

一次无视婚姻的幸福追求;

一次飞越大西洋的实验壮举;

……


上述一切都失败了,但故事看起来却没有走向结局,更像是个未解之谜。


阴冷的医院,

天寒地冻——你在院子里四下张望。

让我用童话里的咒语

在这儿为你取暖吧!


回去吧!

所有疯狂生长、飞翔、横躺或者流动着的!


回去吧!

所有被流放到歌里的和无处不在的!


回去吧!

被爱包裹的女人!


回去吧!

古老的祖国,去新的尚未耕耘的地方!


【剧情简介】 
在剧中,我们会看到当年最富才华的一位诗人萨罗梅亚·奈里斯,著名立陶宛外交官、享誉世界的诗人奥斯卡·米洛兹,以及最重要的一位——剧中的主人公卡兹米耶拉斯·帕克斯塔斯(1893-1960)。 

他因努力开拓这一小国的边界、通过购买土地拓展其疆土而在立陶宛历史中永垂不朽(现实中他寻找的是安哥拉的闲置土地,但在剧中变成了马达加斯加)。 

他努力让政府相信立陶宛这样一个岌岌可危的小国需要更多的土地来保存其基因库、金库、艺术与书籍,以防战乱。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一个异想天开的计划,因为在那时世界上有大片空旷无人的土地极易获得,而帕克斯塔斯几乎成功说服了当时的政客采纳他的意见。关于此事,一项特殊计划已经通过,批准相关人员搜索并勘察适合作为立陶宛国土的小面积土地。然而,此计划并没有得到充分实施。 

剧中的帕克斯塔斯代表了一个志在学习进取、逃离属于父辈的禁锢人的生活环境、征服世界并改变祖国命运的人。他人生的核心是国家、城邦及其安全。而帕克斯塔斯的对立面是萨雷。她集女性特质、柔弱、脆弱与对爱情不渝的渴求于一身,她坚信爱情是她人生的意义与追求。她身上还充满着一种未了的心愿。 

里马斯·图米纳斯导演的这部作品充分展现了未了心愿的主题:帕克斯塔斯最终没能离开立陶宛前往马达加斯加,而萨雷也没有找到她年少时梦寐以求的一生挚爱。 

 

在台上,一切都在不断出现、消失,只有声音是永恒存在的。你会听到海的声音,听到村民们的歌唱,听到低沉的钟声,还会听到一首忧伤的立陶宛民歌《小白鸽》。舞台上,声音在过去与现在的冲撞中断断续续,若隐若现。


那些诗人们


你很难再找到这样的一部剧——《马达加斯加》汇集了立陶宛如此众多名人的影子。这部剧根据立陶宛内战时期的名人传记改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个纪实戏剧。你会在剧中找到他们——



立陶宛当年最富才华的一位诗人

萨罗梅亚·奈里斯



著名立陶宛外交官、享誉世界的诗人

奥斯卡·米洛兹



剧中的主人公

兹米耶拉斯·帕克斯塔斯(1893-1960)

他因努力开拓这一小国的边界、

通过购买土地拓展其疆土而在立陶宛历史中永垂不朽


而学者们认为,帕克斯塔斯是应用地理学的先驱,大量书籍与文章的作者,一个知名旅行家,一个公众人物,一个富有创意的人。


这一点在剧本和演出中都表现得十分彻底。他一生提出过十个主要理论,而这部作品反映了其中之一——立陶宛人从欧洲到非洲大陆新世界的大迁徙。


这部作品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帕克斯塔斯的学识和他复杂的人格,更可以让我们和他以及那个时代的人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斯杰潘纳斯·达留斯、斯塔塞斯·吉列纳斯

1933年7月15日5时24分,他们决定驾驶实验型飞机“立陶宛号”飞越大西洋,以此振作立陶宛人民的情绪。他们的壮志最终没能实现。


他们虽然成功地飞越了大西洋,却没有回来,在距立陶宛考纳斯市仅1小时路程的德国绍尔迪诺森林上空不幸坠毁,两人遇难,飞行时间长达37小时11分。


为纪念这两位英雄,人们在维尔纽斯市以他们的名字命名街道,阿尼克什切地区的陨石上也刻有两人的头像和事迹。



文:石敏空间戏剧

转载自:蓬蒿剧场


票务信息

2016第七届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聚焦/立陶宛单元 
象征立陶宛不懈独立精神追求的历史寓言剧《马达加斯加》 

时长:150分钟 
时间:7月12-14日 19:30 
地点:隆福剧场(东宫影剧院) 
地址:北京东城区隆福寺街47号东四工人文化宫(东四地铁站) 

票价:200元/A级;150元/B级;70元/学生票(二楼)

购票链接可点击 “阅读原文”

每个周末喊大家看戏的


戏剧的艺术

联系邮箱:vienne-i@hotmail.com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