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奥运闭幕,就像今年最伟大的电影散场了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文 | 小非

 

过去半个月没怎么看电影,因为奥运都看不过来。大多数电影里有的戏剧性和故事性,奥运比赛其实都有了。最伟大的电影通常说的就是两个字:人性。除了高超的竞技水平,奥运也是人性的一场比拼。或者说,人性加上民族主义吧。


奥运和电影一样,都是欧洲现代文明的产物,它们都为全世界人民提供了一种虚幻的乌托邦想象,文化的壁垒在短短的120分钟(16天)内被暂时击穿了。


我个人最喜欢的三场奥运比赛,一场是新加坡的斯库林在男子百米蝶泳决赛击败偶像菲尔普斯。这是一个完美的「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武侠故事,新剑客从老剑客手中夺得天下第一的名号,老剑客光荣归去,比赛没有输家。




一场是李宗伟和林丹的羽毛球男单半决赛加上之后和谌龙的决赛,完美的复仇后仍然功亏一篑,世上最让人惋惜和悲情的故事莫过于此。




以及让举国沸腾的女排决赛。


郎平率领的女排姑娘在小组赛连输三场后,连克死敌巴西、荷兰,最后在决赛逆转战胜曾在小组赛横扫自己的塞尔维亚。从郎平个人来说,这是1996年亚特兰大和2008年北京两块银牌之后的金牌圆梦之战。我不知道中国体育史上还有更激动人心的励志故事吗?



在比赛之外,我还看了几部和奥运会高度相关的电影,作为对历史上几届经典奥运会的回顾。


一部是里芬斯塔尔纪录1936年的《奥林匹亚》。


尽管从奥运精神上来说,,但这部电影绝对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经典。



《奥林匹亚》


本片的开场至今没有被后来的任何奥运电影超越,它对古典精神和人类身体的赞美,让人震惊之余又十分感动。这部上下两集的影片归根结底说的是奥运决不止是一次运动会,它将在很深远的层面持续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


另一部是市川昆纪录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东京奥林匹亚》。本片以冉冉上升的太阳开场,壮美不在里芬斯塔尔前作之下。



《东京奥林匹亚》


。,对日本运动员的刻画太少,电影主角都是些无名之辈,像男子万米跑的最后一名、男子800米比赛孤独的乍得选手。在今天看来这些批评都成了笑话,本片是无愧奥林匹克精神的一部电影杰作。


第三部是西班牙导演卡洛斯·绍拉的《马拉松》。


在电视转播的冲击下,从1984年开始,奥运官方电影不再全面纪录所有比赛项目,而是更强调以运动员为线索的故事。本片以马拉松比赛为结构线索,重点表现运动员在比赛当中的细节和场外感人场面。



《马拉松》


本来想回顾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官方电影和开闭幕式录像的,但觉得太熟悉了,就没有看,反而找到了一个八集的纪录片《张艺谋的2008》(罗莎莎导演)。


这套片子当年可能有不少人看过,我是第一次看,原本想随便拖着看几分钟,但完全没想到,三个半小时没有休息,竟然一口气看完了。


并不夸张地说,这个纪录片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我对张艺谋这个人的看法——强调一下,我是说人,而不是电影作品。


根据以前感受的媒体传达的印象,张艺谋是个沉默、拘谨、城府很深的人,但那至少不是完整的张艺谋。




张艺谋一工作起来,手足并用,张牙舞爪,大笑大闹,完全看不出谨小慎微的感觉。


这个纪录片特别长,你说它是流水账也没错,但确实是相当好看的一篇流水账。如果将北京奥运会看成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的话,它相当详实地揭开了艺术创作的某些关键之处。


第一是妥协。


我们常说电影是妥协的艺术,电影没有完美,因为电影制作经受着严格的物质条件的局限。那搞一场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它的限制可能比拍一部电影还大十倍。




首先是场馆的限制,就这么大地方,100米见方,你创意再大也没用,超不出这个范围。还有时间的限制,8月8号必须亮相,所有创意、制作、排练都必须在这一天之前完成。以及预算的限制,就算是奥运会,也存在成本规模的上限。


但这都还不是最大的限制。


最大的限制来源于万众瞩目的期待,十几亿老百姓的关注,领导的重视,这就让张艺谋这个总导演职位,成为全世界最难做的一个工作。


如果张艺谋只是拍一部电影,观众不满意也不是什么大事,但奥运会不允许老百姓不满意,它太特殊了。中国人对奥运寄托了太多的情感和期待,它早就不只是一届体育赛事了。


因此奥运导演在创作的时候是没有自我的,他只能为各方妥协。张艺谋确实在好多个环节彻底反对了自我。首先他要为开幕式找到一组概念,但这个概念又不能是抽象的,无法言喻的,它必须清晰、可视化。




有人提议,在开场时铺上大面积的绸缎,这够中国吧?


不料,这被张艺谋一口否定了。我猜他是想到了自己的电影《菊豆》?



《菊豆》


还有人强烈提议用最能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