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蘇士澍: 學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蘇士澍

中國漢字文化博大精深,從形到書,皆體現著橫平豎直、方方正正的做人之本。然而,伴隨數字化時代的衝擊,越來越多的人患上了「漢字失寫症」,、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蘇士澍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在接受本刊記者獨家專訪時呼籲:「學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



讓書法「接地氣」、與民同樂


記者:2015年12月,您當選為中國書協第七屆主席。在您履職後的這一年多時間裡,我們發現中國書法似乎起來越「接地氣」了,這是為什麼?


蘇士澍:從中國書協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來,我們積極響應「四有精神」——「書中有文、書中有道、書中有人、書中有德」的政策號召,大家開始以人民為導向進行創作。特別是近兩年,每到春節時候,無論是全國書協會員還是省書協會員,包括一些書法愛好者,都下基層寫萬福、寫春聯、送萬家。中國民間有「臘月二十三糖瓜粘、臘月二十四寫大字」的風俗傳統,去年臘月二十四這一天,全國總工會、中國文聯和中國書協共印了50萬張福字和春聯,全都送出去了。


春節期間,由中國鐵道書協提出倡議、中國書協積極響應,在北京站組織了上百名書法家為廣大農民工免費發福字、送春聯。各省書協還下到邊疆和學校開展類似活動。書法家如此大規模的到農村、到工廠去寫字,以前還未有過。我們打算繼續「寫下去」,今年是送了50萬張,到明年可能500萬張都打不住。靠寫還是少量、小眾的,今年我們計劃把對聯再編得精一點、橫批再選得好一點,請書法家寫的書法要讓老百姓都能認識,在明年春節之前整體印刷發放。


記者:今年中國書協的主要工作安排有哪些?如何進一步傳承和發揚中國書法文化?


蘇士澍:今後書協的主要工作,一是在群眾中間普及書法。繼續到農村、工廠、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送溫暖,送情懷,寫萬福送萬家。


蘇士澍書法作品


二是提高書協會員的思想和業務水平。今年,、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精神,開展會員大培訓,在三年之內把全國書協所有會員培訓一遍。目的是讓大家認清,作為一名藝術家,自己的職責是什麼、努力方向是什麼,不能躲進小樓得自樂,而是要把自己的所學與人民分享。我們現在培養書法老師也是一樣,計劃用三到五年時間,培養七千名在校書法老師。


思想明確、任務目標知道、努力方向清楚,就好幹活了。作為一名有責任的書法家,踏踏實實地用手中的筆想方設法地為人民服務才是最重要的。習主席說過,要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文藝工作者的天職。下一步就是具體落實下去,讓老百姓真正得到實惠,這是一項文化傳承工程,。


在香港傳播「活字生香」之美


記者:近年來中國書協和香港書壇有過哪些交流合作?您如何評價香港書法界的水平和發展?


蘇士澍:三十多年前,香港有一本由梁披雲先生主編的《書譜》雜誌。那個時候,我們去不了香港,就通過各種途徑來買這個雜誌,或借來看。我對香港老一代的書法家比較了解。我們和香港出版界人士也很熟,比如著名出版家陳萬雄先生。那時我還是編輯,與陳先生多次打交道。文物出版社多年來海內外合作密切,和港澳台也有聯繫網。


自施子清先生擔任中國書協香港分會主席以來,他把香港書界的人緊密團結在了一起。分會成立一周年的時候,我也到港慶賀,與大家交流。香港的書法界其實功底還是很扎實的,施子清先生利用他個人的能量和威望把香港書界組織起來了,這絕對是件好事,而且也組織得很好,確實在香港書界發揮著重要作用。


我認為,中國文化「走出去」可以先走到香港,因為香港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陣地。今年四五月份,我們會在香港辦一個中華古籍書展,為兩地的編輯創造交流機會。下一步,我們準備沿著「一帶一路」的路線圖,讓漢字扎扎實實地「走出去」。


記者:今年7月將迎來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中國書協是否會舉辦紀念活動?


蘇士澍:為了慶祝香港回歸二十周年,中國書協和香港書協將聯合舉辦一個大型展覽,屆時兩地書法家將齊聚一堂、現場共同書寫百米長卷,這一活動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


此外,我們還在香港饒宗頤文化館專門開闢了「活字生香」漢字體驗館。之所以想起做這件事,源於前年聖誕節期間我在香港看見滿街燈火輝煌,漢字的蹤跡卻不夠多。我當時就想,怎麼能讓香港小朋友多了解一些漢字知識,增強他們對漢字的興趣呢?為什麼全世界的小朋友都喜歡米老鼠和唐老鴨?就是因為走到哪裡都能看見這些卡通形象,它們是按照孩子們的心情和感受設計出來的。所以,我一直在思索如何在香港把漢字文化和小朋友們認漢字結合起來。經過兩年的努力,最終在饒宗頤文化館名譽館長陳萬雄先生的共同推動下,今年2月18日香港的漢字體驗館成功揭幕,這個體驗館前年在北京的中華世紀壇也有展出。


記者:這座漢字體驗館有什麼特別之處?具體是如何展現漢字文化的?


蘇士澍:要想讓孩子們理解漢字,首先要讓他們熱愛漢字。所以,我們把漢字體驗館設計為「感、知、玩、寫」四個部分。一是「樂在感字」,也就是樂在感知上,讓孩子們知道漢字是什麼。二是「樂在知字」,包括介紹漢字到底有多少個字。三是「樂在玩字」,讓孩子們去真實觸摸漢字的各個部位,比如我們人的大臂一伸就是「立」。有了這三部曲後,「樂在寫字」小朋友就會投入進去。


記者:把漢字體驗館取名為「活字生香」有什麼寓意嗎?


蘇士澍:我在廣東調研的時候,在一個農村,有一名老師用一個故事向學生講述「活」字的來歷,大意是曾經有一個老太太癌症晚期,醫生說沒救了,一名老中醫診療後叫她多喝水,把痰吐出來、唾液咽下去。三個月後老太太的癌症沒了。「活」字就由此而來,即千口水救活一條命,這樣一個故事就把漢字的「形、音、意」全講出來了。如果我們的漢字教育都能像這位老師的教學方式一樣,就比單純用拼音教學生動多了。而且「活」在香港多有欣欣向榮之意,所以我們讓漢字體驗館在香港落地,並取名為「活字生香」。


蘇士澍書法作品


「活字生香」漢字體驗館自開幕以來,在港反響很好。本來這個活動計劃舉行半年,但現在按香港各界的反應來看,會長期辦下去。活動開幕當天,我在現場看到香港小朋友玩得很高興,他們在這裡可以感受到漢字的美、體會漢字和生活的關係。如此一來,他們能夠逐漸增強對本民族傳統文化的了解。要讓小朋友了解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就要「潤物細無聲」地使他們接受。


書法教育從小抓起


記者:您在內地也在倡議「書法進課堂」活動,目前開展情況如何?


蘇士澍:2009年3月8日,,提出「加強青少年漢字書寫刻不容緩」。。我們在調研時發現孩子們的漢字書寫存在好多問題,比如學國外名人左手簽字、或是歪著寫、拿筆也不端正等等。看到這些情況後,我們深感孩子們應當「從小學好中國字、長大做好中國人」。後來我們又發現,很多大人也不會好好寫字,、做好中國人」。,就把「書法進課堂」項目帶動起來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數字化的衝擊,人們的書寫能力愈發下降,所以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共有近一百六七十名來自書畫界、教育界和經濟學界的委員們對這一提案聯名簽字響應。


另外,在這幾年的調研中,我們發現要想「書法進課堂」首先要解決課本問題。。2011年,,明確提出「書法進課堂」。2013年,在歐陽中石老師的倡導下,,裡面列出了18本字帖,當時共有81家出版社競爭出版這套教材。教材編好了之後,我們發現還缺少書法老師。所以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我們走遍了全國20多個省市,解決了一部分師資問題,。


記者:您師從啟功先生。啟功先生除了是一名偉大的書法家,也是一位教育家。您提出「書法進課堂」的設想,是否受到了啟功先生的影響?


蘇士澍:我小時候在北京市少年宮學書法,當時的老師是劉博琴先生,他為啟功先生刻過好多印章。其中有兩對啟功先生經常攜帶的有機玻璃印章,就是當時劉先生刻好後讓我送到啟先生家裡去的。至此,我就和啟功先生結下了翰墨之緣。加上啟功先生和我都是滿族人,他對我家族的歷史非常熟悉,這一下子又把我們拉近了。我一有什麼事,就去向啟功先生請教。


蘇士澍書法作品


我曾協助啟功先生在北京師範大學辦了一期書法講堂,啟功先生看到孩子們書寫漢字和毛筆字的問題很多,就利用暑期舉辦了三屆全國書法教師培訓。但後來由於種種原因,沒有繼續辦下去。


所以,「書法進課堂」其實從啟功先生那個年代就開始抓、開始辦了,只不過沒有像現在這麼熱烈。那個時候,我已經到文物出版社工作了,在啟功先生的倡導下,我們編輯了上百種物美價廉的《歷代碑帖法書選》。我對書法教育的熱忱,正是自我到文物出版社之後,在啟功先生、社領導和老編輯、老專家的帶領下,一步步傳承下來直到今天。


本文刊載於《紫荊》雜誌4月號。


本文允許轉載

轉載請註明出處

關注《紫荊》微信訂閱號請掃二維碼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