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武汉 | 陈履生:石鲁《山区修梯田》研究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武汉美术馆“二十世纪美术大师系列梳理展”之“苍山为岳——石鲁作品展”于昨日下午在武汉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是由武汉美术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在开幕式中谈到,“本次展览涵盖了石鲁先生各个时期的不同内容、风格的作品,能够让我们了解中国画在20世纪的发展脉络,让更多的人欣赏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石鲁(1919年~1982年),原名冯亚衍,四川仁寿县人。因崇拜清初大画家石涛和现代革命家、文学家鲁迅而改名石鲁。石鲁一生走了一条革命的艺术、艺术的革命的艺术之路。石鲁先生是我国20世纪最杰出的艺术大师之一,长安画派的主要创始人。他一生对现代中国画的发展有创新性的重要贡献,为国家和民族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


开幕式结束后,武汉美术馆举行了以“石鲁艺术精神与当代水墨创作”为主题的研讨会。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作为本展览策展人,从美术史纵横角度作“石鲁《山区修梯田》研究”主题演讲。剖析了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生活理想。他谈到:“这幅画反应了土地改革对人民的影响,反映了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展现了人定胜天的思想,也体现了中国人‘愚公移山’的无畏精神。以下选取部分内容。



1958年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的年份,,各地的美协以及文教机构纷纷组织画家下乡体验生活,出现了一批反映这一时期现实和理想的绘画作品,其中以建设主题为最多。为了“向荒山要粮”,山区修梯田成为解决吃饭问题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早在1955年,石鲁就有《梯田人家》表现了不同于南方的北方梯田的特色。在《商洛龙王庙》(1957年)中,大山深处只占少许面积的梯田与远处的劳动人群,巧妙地表现了生产的景象,轻松自然,有着典型的长安画派的特色。此后又有《山中梯田人家》(1958年)《梯田山川》(1959年)。这些都与记载中的1957年冬石鲁和赵望云、罗铭、方济众等人到商洛山区体验生活的所见有关。虽然中国的农耕早在秦汉时期就有梯田出现,但是,石鲁笔下的西北梯田所反映的地质上的特点,其修筑的时代精神,都成为景观之外的一种时代特色。他们曾经上山和社员们一起参加改田造地的劳动,石鲁就是在这次生活体验之后有了《山区修梯田》这样一幅能够代表时代的重要作品。陕南的镇巴山区在1955年遭受了比较严重的干旱、冰雹和暴风雨等自然灾害,这一时期新修了水田4221亩、梯地5760亩,使得粮食总产还是达到了5万吨以上,这些源于耕地面积的增加所带来的粮食产量的丰收,在一定程度上又进一步激发了在山区修梯田的热情。


石鲁,修梯人家,1955年


石鲁,商洛龙王庙,1957年。

石鲁创作于1958年的《山区修梯田》(245 cm×108.5 cm,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作为他平生的重要作品之一,所表现的时代与地域的特色,和新中国美术史上的其它同类题材的创作一样,是这一时期内长安画派画家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的努力。他们的共同特征与个性风格所建构的时代特色,不仅为一代人留存了时代记忆,更重要的是丰富了美术史的内容。尤其是像《山区修梯田》那样在石鲁所有创作中所表现出的特殊性,以及在个人风格塑造过程中承前启后的关系,都像一个历史坐标那样表明了它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石鲁,山区修梯田,纸本水墨设色,245×108.5cm,1958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石鲁《山区修梯田》呈现了一个具有陕南地域特点的高山仰止的山区。巍峨的大山,深邃的沟壑与飞泉叠瀑所传达的原始生态,说明了修梯田的艰难。这样的图式经常出现在北宋以来的山水画中,人们对于它的接受是因为《溪山行旅》(宋范宽)的壮阔,《庐山高》(明沈周)的秀美,而这种诗意的表达聚合了文人的审美传统。因此,在新中国的山水画中运用传统的范式以及审美的基因,以传统山水的表现结合现实的主题开启了新国画的新方式,从而形成了50年代以来的山水画的新传统。石鲁所画的镇巴山并不是传统山水画中经常表现的名山,也不是为了文人理想而建构的传统山水的样式;既没有传统山水画构图的章法,也没有表现各种山石肌理的皴法,而是来自现实的写照。他所运用的高远的图式,完全不同于范宽笔下的巍峨所映衬的行旅的诗意,也不是沈周笔下文人山水的情境,而是为了梯田、为了修筑而精心设计的未来丰产的理想,是人民公社的一曲颂歌。这种为了主题的山水设计在新中国的主题绘画创作中,从钱瘦铁的《抗美援朝进军图》(1951年)到关山月的《新开发的公路》,再到《山区修梯田》,它们所串联的脉络表现了一个历史过程,就在这短短的几年间,新山水的新面貌通过主题的表现而得到了社会的认同,确认了改造国画所取得的具体成果。



石鲁,山区修梯田 局部




石鲁《山区修梯田》所表现的镇巴山并不具有很好的生态,基本上是荒山秃岭。这里没有大树,也少有植被;没有古庙,也没有隐庐。如果按照文人的标准,这里没有可游之处,更难以生发画的趣味。画面的右侧从上到下虽然有飞流直下的瀑布,可是,所要说明的并不是李白诗意中的“疑是银河落九天”,而是说明绝壁沟壑的人迹罕至,这正是向荒山要粮的精神要领,也是主题表现的构思立意。在这样一个满满的几乎没有落款空间的画面上,画面由右上到左下延伸的梯田是其主体,层叠之中有着内在的变化,其中有几组正在修筑梯田的农民像点景人物一样,以不同的劳动姿态点明了作品中“修”的主题。虽然该画以农民的修筑为主体,却只占很小的位置,若画龙点睛一样,以中国画写意的手法非常简洁地画出了劳动的场景,生动具体而简明扼要。

石鲁,山区修梯田 局部


石鲁,转战陕北,纸本水墨设色,233×216cm,195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石鲁有成都东方美专中国画系学习的经历,尽管学习期间只有十五六岁,所学也非常有限,但是,这一基础却非常重要。这就是石鲁在历史性的转型之后能够很快从新年画的方式、色彩的表现进入到水墨的表现之中的原因。在《高山放牧》《雪天归樵》淋漓的表达水墨的感觉之后,再回到《山区修梯田》的主题表现,进而为次年庆祝建国十周年而创作《转战陕北》作了重要的铺垫。在这样一个看似迂回的过程中,石鲁在新中国连接延安的艺术发展路线,完全不同于同时期的其他国画家。因此,他彰显的个性风格还是基于山区的体验,包括《转战陕北》如果没有这种山区的感悟,他的笔墨就不可能呈现出新的方式,也就难以得到新社会的认同,也就不可能有在新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石鲁,高山放牧,1957年。


石鲁,雪天归樵,1958年



石鲁自画像,依次为1951年,1953年,1955年


应该说,到《山区修梯田》为止,石鲁在此前艺术创作叠加的基础上,已经表现了在艺术创作上进入到成熟的境界,它与《转战陕北》一起构成了他艺术创作高峰期的一个标志。

《山区修梯田》的曲折经历】


名画流转4年


2010年,石鲁先生创作的《山区修梯田》在北京某拍卖公司卖出了4000多万元的高价,但该作品存在违反送拍协议的操作行为,石鲁先生的家属要求拍卖公司返还作品,但多次与拍卖公司沟通未果。

在2012年3月30日,画作仍未领回的情况下,石丹作为家族代表与国家博物馆签订《捐赠协议》,将这幅名作在内的151幅石鲁作品捐赠博物馆。该画所有权从合同签署之日起即归国博所有。

,历时一年,于2014年终将作品追回,并与国家博物馆作交接仪式。



石鲁先生之女石丹女士(右一)在作品交接现场对画作进行鉴定 (图片转自网络)



名画多出3方印


石丹女士在鉴定作品时,发现画上多了3方印章,认为印章加盖的位置和形式都是对该画的破坏。

国博副馆长陈履生说:“那个年代,石鲁的画作都比较满,画面留白很少,画家甚至没有地方落款。《山区修梯田》这幅画,石鲁只是在左下角盖了一方小印,并未签名。这也算是那个年代的特点之一。”中国国家博物馆方面也通过邀请专家对多出的印章进行评估,并做出相关处理方案。目前,在该作品的左下角、中部靠右的位置可以清晰的看到多出的3枚印章目前提供的作品图片中,已通过技术手段将多出的印章去除,但在武汉美术馆展出的原作中依然存有,届时观众在观看的作品时也可以留意一下

武汉 | 苍山为岳 ——石鲁作品展


用文化的步履  陈说平生的坚守


点开图片 长按 识别图中二维码

敬请下载江洲履生”APP应用和关注“陈履生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陈履生美术馆商店购买图书↓↓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