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在拐点,读懂中国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人类为什么需要历史
 
“公元前我们太小/公元后我们太老/没有人见到那一次真正美丽的微笑/但我还是举手敲门/带来的象形文字/撒落一地”。这是已故著名诗人海子的诗句,这首诗的题目既简单又丰富,它叫《历史》。


如果说无尽的岁月是一条波澜壮阔的大河,那么从我们所处的位置逆流而上,我们未曾亲历过的上游的风景就是历史。时光是一张不可逆的单程车票,我们永远不可能真正制造一台时间机器回到古代,我们只能依凭先人的象形文字,通过有鉴别的阅读和合理的逻辑推理,在想象中接近历史。


作为人类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的独特之处在于,当今天的希腊人、埃及人、印度人和两千年前的古希腊人、古埃及人、古印度人除了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其实已经没有更为直接的关联时,今天的中国人却依然是古中国人的后裔。


这种古今血源的根脉相同,让中国人普遍有一种深沉的历史意识,因为那些发生在古代的风云往事,它不是和我们毫不相关的他者的传奇,而是和我们有着直接关系的我们的祖先的命运。


考遍世界各国,也难以找到另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对历史有着刻骨铭心的重视与厚待。可靠的资料表明,早在夏朝时期,国家机构中就已设置了史官。到了周朝,更是成为代复一代的定制。于是乎,几千年间,中国人的历史典籍汗牛充栋,浩如烟海。


那么,人类为什么需要历史?从功利的角度说,历史饥不可食寒不可衣,既不能增加GDP,也不能改善国计民生,它为什么还会如此长久地、不可或缺地存在于人类社会?
 

我想举个例子。例子的主角是一种我们熟悉的动物,那就是水里快活游来游去的鱼。实验表明,鱼的记忆只有七秒。也就是说,对一条鱼来说,它的历史只有七秒,对七秒以前的事情,它已经茫然无知。


于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一种有趣而又令人深思的现象是,把一条刚刚钓起来的鱼重新放进水里,它会又一次咬住刚刚才让它吃了大亏的鱼饵。


历史其实就是人类的共同记忆。作为个体的人,他的记忆大概是以年或数十年来计算的,但自从有了文字,自从有了史官和史学家,那些记载到书页里的往事,便成为代代相传的历史,人类的共同记忆得以趋于永恒。透过历史,我们知道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有过怎样的苦难与欢乐,光荣和屈辱。


至于历史的功用,西方学者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东方学者梁启超说:“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也”。


所以,我们知道的一个史实是,大史家司马光花费数十年精力,编撰成巨著《资治通鉴》,其目的,就是想把历史的兴亡作为一面镜子,让他的亲爱的陛下及其继承者们通过这面镜子,知道如何避免先人的教训而达到天下大同的目的。


所以,我曾经在《1644:帝国的疼痛》中写道:“历史的迷人之处恰好就在这里,我们不仅能从古人那里读出今天的影子,甚至还能揣摸出明天的消息。”


所以,克罗齐意味深长地总结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那么,问题来了,当时间进入当代,对历史的表述不再仅限于文字,而是当影像也要横空出世地关注历史时,我们所需要的历史又会呈现出怎样一种面目呢?


显然,大型纪录片《历史的拐点》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范本和思路。那就是在忠于史实的基础上,运用富于思辩的史观,采取与现实紧密联系的当下视角,利用情景再现和CG制作还原更为直观更为生动的历史往事。


一句话,在《历史的拐点》里,史料中原本冰冷的文字变成了鲜活生动的人物,当我们在打量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时,历史的风云又一次扑面而来。
 
 
历史虽然漫长,紧要处却只有几步

 
从大的时间向度看,人类有记载的五千年文明史不过弹指一挥,在两百多代人的历程里,王朝鼎革,天下分合,是非成败转头空。我们今天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常常会产生的一个疑问是:到底是谁在推动历史前进?


一种说法是,“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这种说法高屋见翎,自有它的道理。但是,如果具体到更细更微的历史局部,我们就会发现,真正对历史产生过影响的,不是那些面目模糊、名姓俱无的人民,而是人民中脱颖而出的大人物。并且,历史虽然漫长,紧要处却往往只有几步。


在历史上,有过这样一些关键年头,它们是转折,是分水岭,是量变引发的质变,是正常行驶的列车突然转向。这样的年头被称为拐点,历史的拐点。这是《历史的拐点》的基本出发点。在这部纪录片中,对于拐点的描述充满戏剧性。但这种戏剧性不是制作者的向壁虚构,而是基于坚实的典籍史乘。


在《历史的拐点·商鞅变法》中,如果我们厘清了秦国的前世今生,就会对商鞅施行的这次影响深远的变法有着更深刻的感受:


遥远的公元前9世纪,一个叫非子的人为周王当马夫。由于马喂得骠肥体壮,周王便把天水附近的一小块地分封给他,让他做了周王的附庸。100多年后,非子的后人因配合周平王东迁有功,周平王把它从附庸提升到了诸侯。这就是后来统一天下的秦国的前身。由于地处苦寒边远之地,文化落后,交通闭塞,民风蛮勇,虽然出现过秦穆公这样的霸主,但大多数秦国国君都碌碌无为,秦国一向被东方诸国看不起,“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国际上根本不把秦国视为平等成员,而是把他看作未开化的野蛮人部落。


如果不是一次历史的拐点,秦国大概永远只是西北边陲一个不受待见的默默无闻的蕞尔小国。然而,机遇降临,赋予了弱小的秦国一次拐点,经过这个拐点后,秦国这匹烈马逆风狂奔,并成为诸侯终结者。


这次拐点的开端,近乎于开玩笑:秦国政府在首都南门立了一根木棍并宣布,有谁把它从南门扛到北门,赏十金。这么近的路,这么轻的工作,政府竟然花费十金?围观的人七嘴八舌地议论,却没人接招。一会儿,政府又加价了:还是这根木棍,还是从南门到北门,赏五十金。好半天,终于有个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这根木棍扛到了北门。他果然得到了高达五十金的奖赏。这个故事名叫徙木立信。它意味着在秦孝公的全力支持下,商鞅变法正式拉开大幕。


历史的拐点》告诉我们,正是商鞅变法这个拐点,使得秦国神奇地从西方崛起,短时间内,它不仅击败了老对手魏国,还把疆土向东方扩展了一大步。100多年后,秦国能在七国中胜出,建立起中国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商鞅变法打下的坚实基础厥功至伟。


如果把时间从商鞅时代向近代推移两千年,19世纪末,历史出现了又一次拐点。这次拐点改变的是两个东方国家的命运,一个是日本,一个是中国。这是《历史的拐点·甲午战争》所关注的主题。这一主题在100多年之后仍然令中国人铭心噬骨。


在被船坚炮利的西方列强打开国门,并签订了多种不平等条约之后;;痛定思痛的清政府终于意识到,必须向西方学习,必须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才有可能改善豆剖瓜分的生存境地。于是,19世纪中后叶,一大批有眼光的封疆大吏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以及在中枢执掌大权的恭亲王等人,提倡兴西学,办洋务,从而达到自强目的。


19世纪是一个海洋决定国运的时代。以至关重要的海军来说,经过洋务运动,到1894年前后,清朝已建立起一支全球排名第七、亚洲排名第一的精锐舰队。当这支舰队的主力舰定远号和致远号访问日本时,日本人的羡慕嫉妒恨表露无疑。


当是时,曾经把中国当作老师的日本正在经历影响至深的明治维新。日本人不仅从技术上学习西方,更是力求从国民精神和体制建设上脱亚入欧,因为在此时的日本人眼里,古老而腐朽的中国已经不足为法,已经从曾经艳羡的老师坠落成必欲染指的猎物。


1894年,历史在这里遭遇了一个巨大拐点,这个拐点就是甲午战争。当李鸿章苦心孤诣打造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时,历史的拐点已经决定了有过所谓中兴气象的清朝将要走上不归之路。反之,日本这个资源匮乏的弹丸小国,却利用通过《马关条约》获得的相当于该国四年财政收入的二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整军经武,发展工业,一跃成为亚洲最强大的国家。


从此,东亚战略格局被改写,列强的交椅中,多了一把属于日本。至于几十年后日本发动全面战争,归根到底,甲午战争的轻松取胜和可观利益也是动因之一。


细究《历史的拐点》,如果我们以更为敏锐的目光去打量、去分析那些历史的拐点事件,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前后相隔很多年的一些事件之间竟然有着某种惊人的相似。比如澶渊之盟,它是北宋与辽国的历史拐点,北宋在军事小胜后,用岁币的方式金钱换和平;中日在初次交锋时,清朝也通过《北京专条》付给日本50万两白银,企图息事宁人。


这两起事件的相似度极高,结果却迥然相异:前者,带来的是北宋与辽国之间多年的和平与繁荣;后者,却诱发了日本更加如饥似渴的贪欲。


希腊哲人说过,人不可能第二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套用之,历史也不可能第二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先人的经验不一定每次都能成为后人效仿的楷模。因为时已变,势已变,历史给我们的借鉴作用,不是要我们照搬历史故事,而是通过这些历史记忆,让我们保持一种警醒。
 

 
历史有自己滚烫的呼吸
 
多年以来,在普通人印象中,历史要么是演义性质的野史,要么是教科书里催人昏睡的条条款款。其实,真实的历史是由若干生动且耐人寻味的细节构成的,它有自己滚烫的呼吸。


如果说野史让人误入歧途,乃是对先人程度不一的误读乃至亵渎,而历史教科书的呆板则让人对历史敬而远之的话,那么一部优秀的历史纪录片,事实上就是要通过还原大量的历史细节,并通过这些细节,尽最大可能真实地还原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再现一个业已消失的时代。它不仅需要制作者的历史学问,更需要制作者的历史良知。


从这种意义上讲,《历史的拐点》无疑是成功的。该片选取了五个影响中国历史的关键一年,不仅探究特定的历史拐点的成因,发掘事件背后值得深思的历史规律,而且关注那些站在历史转折点的关键人物,并放大关键一年中最为关键的瞬间,聚焦他们的选择是如何共同作用影响历史。


且让我举例来说吧。在我们的“常识”中,原本强大的北洋舰队之所以在日本的进攻下片甲不存,其原因是多年未购买新式战舰,而没有购买新式战舰,是慈禧把海军军费挪用修建圆明园。


但《历史的拐点》通过大量细节还原了更为真实的历史:热衷修建圆明园的不是慈禧,而是光绪。因为光绪想要亲政,想要让垂帘听政的慈禧交权。在城外修建一座华美的园子,既能让慈禧安度晚年,也能使她不方便过问政事。再比如当满朝文武商讨是战是和时,调子最高的主战派也是光绪。他需要一场大获全胜的战争,来增加自已亲政之初的声威。


同样是在《历史的拐点》中,关于商鞅的细节也真实而引人深思:当商鞅变法失败遭到追捕时,逃亡路上,他要住店,店主人却不让他住,因为他没有身份证明。店主人告诉商鞅:按照商君的法律,没有身份证明的人,我们不能接待。商鞅意想不到的是,他亲手制订的法律竟然会让自己成为受害者。为此,他长叹: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


有了细节,也才有了真相。当这些历史的细节一点一滴地被还原时,庶几,我们才渐渐看清了历史的本来面目,我们倾听到了古人的呼吸,感受到了古人的得意与失落,进取和退缩。


历史处于拐点,说明这不是一些寻常年头。人类的共同经验告诉我们,生活在那些历史记载看起来平淡无奇的年头的人是幸福的。而处于拐点之中,除了成就少数人的功业外,对大多数平凡人来说,常常意味着动荡与苦难。


拐点改变的不仅是国家与王朝的命运,也不仅是帝王将相与达官贵人的命运,凡是处于拐点之际的每一个人,无论他多么平凡,多么远离权力中心,他的命运都将改变,不可抑止地改变。在充满变数的人类社会,惟一不变的就是:变。
 

2016,8,21,大热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