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王朔的女儿和朱建新的儿子,做了一个“小出版”工作室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和很多“艺二代”不同,他们并没有延续父辈的道路,不做下一个王朔朱新建,他们要做中国最美图书出版人。




王咪是小说家王朔的女儿,朱砂是大画家朱新建的儿子。他们都出生于文艺气息浓厚的家庭,也是人们眼中的幸运儿。


有趣的是,和很多“艺二代”不同,他们并没有延续父辈的道路。



王咪与朱砂


2013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王咪和在法国学习的朱砂在北京成立了他们的工作室——一千遍(One Thousand Times)


名字的来源看似很随意:朱砂觉得首先工作室需要一个名字,也确实听过「一千遍就变成真理」这么一句臭名昭著的格言,到底是哪个流氓国家传来的,现在已经不太可考。“工作室从事的是设计与出版,就说广义上的传播吧,好像「一千遍」确实能比较开玩笑似的概括一下我们的行业特征”。



一千遍工作室是由荒木经惟题写


工作室场景


工作室用了家里一处老房子,在东四十条的幸福公寓。上下两层被他们改造成了半工作、半生活的空间,王咪不觉得工作和生活应该是分开的。


现在工作室越来越忙,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不同的人和项目,所以每天都挺新鲜的,大家的状态也都很好。“我还挺好奇明年这个时候我们会在干嘛的,因为现在工作生活节奏都很快”。





在成立工作室之前,王咪和朱砂其实可以选择的道路很多。


“父母其实不希望我们回国。”王咪笑着说,“但他们50多岁,我们20多岁,想法肯定不一样。所有家庭的小孩都在抗争。”父母希望二人能够长居国外,即便回国,也从事医生等稳定的工作,甚至不希望他们早早地结婚,但这些,二人都没做到。王咪和朱砂能向家庭保证,恰恰是最重要的一点,起码成为了人格独立的人。




“美国人20世纪初就喊过‘纸媒死了’,之后他们仍然在印刷牛皮纸精装书。书店会倒,但纸质书不会死。微信推送的资讯,有多少又是值得印刷的呢?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纸书死了,而是没有把不同档次,不同内容的精品推向大众。”朱砂曾在不同场合表达过自己对纸媒的看法。



《论毕加索》,格特鲁德·斯泰因 一千遍 - 东南大学出版社,2016


手传心授:德格麦宿(宗萨)地区手工艺传承展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会 展览 / 海报 / 装帧设计 北京,2014.1


东方文华画廊 品牌形象 北京,2014.3


除了要吃饭其他就跟神仙一样:朱新建个展 今日美术馆 / 朱新建艺术中心 艺术指导 / 品牌形象 / 出版编辑 / 海报 / 邀请函 / 册页 / WEB / 导视 / 媒体推广 / 视频 北京,2014.4


2016年的8月,一千遍工作室推出了《论毕加索》的首版汉译本,这本书也表达了工作室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论毕加索》(Picasso)英文首版由伦敦B.T.Batsford出版于1938年,这个文本此前在国内尚未得到译介。


之所以选择由美国著名作家、被誉为“现代主义之母”的格特鲁德·斯泰因的《论毕加索》作为一千遍出品的第一本读物。王咪觉得现在已有的艺术类相关读物多是出现在大学的课堂上、美术馆的前言墙,又或是画廊非售卖的画册中,由艺术家本人写就的文本却是少之又少。而由于斯泰因本身的作家身份,《论毕加索》一书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独特的认知毕加索的视角。



1967年毕加索的雕塑在芝加哥揭幕时可谓万人空巷


史航、王咪、陈丹青在单向街活动现场


“我知道有一个斯泰因,但我完全不了解她,我就想要有一天有人能翻译一下她的书,让我知道她该多好。结果一晃十多年过去了,我又想起00年,00年我第一次见到王咪是在王朔的家里面,他把姑娘叫出来,让叫叔叔。00年,王咪十二岁,不情愿地叫了下就走掉了,所有女孩都这样。后来就消失了,等我再见到你,你就已经跟新建的公子结婚了,一晃十几年。很惊喜她跟我说我翻出了斯泰因的《论毕加索》。”陈丹青回忆第一次和王咪见面的场景时说。



朱砂、王咪、杨葵在“出版怎么样?——作为出版品牌的一千遍”的活动现场


的确,文艺世家的出身对于王咪和朱砂来是种先天的优势,但他们却把这归结于幸运:“我们确实很幸运,从一开始就得到很多的帮助,宣传只是最终被大家见到的一部分,还有很多中间长期的工作,所以要感谢很多很多人。好像除了我们人缘还不错之外,我们也能从身边的回馈里感觉的,我们做的这事确实有些意义。”



王咪在为读者进行《论毕加索》新书签售


说起王朔写给她的《致女儿书》:“他们都问我,你说做王朔的女儿很倒霉,是真的吗?我都不太记得当时自己说过那样的话了。做他的女儿当然不倒霉。多少因为他,大家认识到工作室的这些年轻人,也有很好的审美能力和业务能力。”王咪说,“魔岩三杰”之一的张楚,之所以会找他们来制作新专辑,不光是熟人介绍,还有对“一千遍”设计师工作态度的认可。


《清楚》 张楚 美术指导 / 封面 / 包装 北京,2014.6



Q&A

Q=YT云图  A=一千遍工作室


Q:《论毕加索》之后,你们想做什么?


A:出版一直是我和朱砂的兴趣,但在最开始的时候,一千遍工作室只是一个设计工作室。我们在最开始的时候接触到了很多艺术方面的客户,很多人来找我们做展览的海报,做艺术家的宣传册。但总有大家想法不一致的时候,比如我们觉得好的可能客户并不喜欢。这是我们最后决定涉足出版领域的一个动力吧。能在自己的项目中做到更多的把控,和对书籍的兴趣是一千遍出版很重视的两点,也可以说是我们的初衷。


其实《论毕加索》并不是我们第一本,我们之前无论是作为设计、特约编辑或者策划与很多人合作过,但全部自己来这是第一本。我在大学的时候学艺术史,所以就艺术文本来说,我最早接触的都是一些理论文章,相对晦涩,很不好读。所以当我第一次接触到艺术家笔记这样的东西以后,就觉得很适合作为大众读物。我觉得艺术阅读的门槛不应该那么高,它应该是更有趣一些。既然有书号,是正规发行的读物,受众群体就应该是所有人。而且艺术出版在中国相对空白,《论毕加索》就是我们一个很好的开始。



UCCA读书系列,王咪与刘索拉在活动现场


Q:你觉得今天的独立出版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A:相较这个巨大的市场而言,我们更愿意做到一些我们认为理想的状态。杨葵在我们一场宣传活动中说过,他觉得书籍市场有这个精英化的趋势。他说中国现在的书定价都太便宜了,所以必须走量出版社才能活下去。加上网店和渠道一层层的分摊,利润非常薄,出版方为了生存只好做大量的书,最后的结果自然就不可能太理想。这可能是生活方式的选择吧,其实一本书比一张电影票或者一顿饭要便宜的多,但大家看到大几十的书还会嫌贵。中国的书价跟国外完全不能比,在国外书籍应该算是奢侈品,但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了,也许未来中国也能这样。


我其实不太喜欢独立出版这个词,好像有一种自我孤立和边缘化的感觉,我觉得我们是“小出版”吧,就是出我们喜欢的选题给愿意看的人,然后把书弄得漂亮点,其实很多读者是很聪明的,他们非常知道什么好什么不好。



2016年8月,陈丹青、王咪、朱砂参加单向街“斯坦因和她的沙龙”活动合影


Q:在出版方面,你们可能算是新人,是否感觉现在的年轻人对于艺术文化有些不一样的想法?


A:我觉得我们就是“现在的年轻人”吧。我们一直觉得,自己喜欢的东西,总会也有人跟你一样喜欢,所以自己才比较敢做手上现在的这些事。在宣传的期间当然也会同更多的人做这样的交流,也得到了很多好的回馈,但大多是意料之中的。


出版的局限可能就是单方面的输出,好像没有人会给我们提出长篇的修改意见,所以每一本书都像是摸黑再来。互联网确实会更厉害一些,互动里更能产生“不一样的想法”,这也是我们维持一个微信公众号的原因,我们很喜欢看读者以及关注一千遍的朋友发来的信息,我们还有个微信群,有一群人在里面未必聊的都是我们这点事情,也会有些别的。




Q:在《论毕加索》之后,工作室的下一个小目标是什么?


A:工作室每天都会有些新的想法,有些无疾而终,有些就比较顺利的执行下去,像是这本《论毕加索》。近期出版方面,我们首先会继续艺术读本系列,此外则是在策划一个新的选题。我们观察到艺术阅读在这个市场里非常微弱,所以除了文字之外,当然还会有更多图像的介入,但我们不会做成画册那样。


除了译本里出现的20世纪的大师,这部分算是我们的经典系列,我们的新选题会更关注青年文化一些更年轻、对大部分读者更陌生的作者,所以工作室最近很兴奋的在讨论和计划,希望是明年可以出版这个系列。






以上内容来自:


YT云图-全球视觉文化媒体

www.yuntoo.com


各大应用商店下载“YT云图”APP

中国最大视觉艺术图库限时免费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