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生态脆弱的可可西里申遗,胜算到底有多大?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近日,住建部召开关于世界自然遗产申报有关情况发布会。据悉,青海可可西里将成为中国2017年的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

据报道,此次申报区总面积共600万公顷,其中提名核心区面积370万公顷,外围缓冲区面积230万公顷,涵盖了可可西里保护区全境以及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

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示意图

根据青海申报青海可可西里自然遗产的五个阶段,经过资源调查、综合整治阶段之后,马上,也就是2016年9月将迎来大考,可可西里将迎来专家组检验,到2017年夏季,青海可可西里自然遗产申遗将在第4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表决。

“保护就是保护,发展就是发展”

2015年春天,青海省可可西里申报世界遗产办公室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科研机构承担遗产申报的保护管理规划编制工作。如果申遗成功,会不会在世界遗产的外缘部分开展旅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贾建中的一切都还是要等到2017年夏天过后才好评价。至于保护和发展之间的关系,他反驳,“保护就是保护,开发就是开发,没有保护性的开发。”

“保护,就是保护嘛。”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尕玛才旦说。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中的区域,大部分属于450万公顷的可可西里保护区,是我国目前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被誉为高原野生动物基因库。2014年年底,青海省正式启动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工作,这也被认为是打造世界级生态品牌的努力。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刘红婴介绍,“申报自然遗产有两大条件,一是审美价值,二是科学价值。可可西里申报,一方面要看它是否有绝美的自然风光,另一方面要评判其是否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或地质地貌的典型性。生态脆弱,并不意味着申遗有优势,重要的是要达到世界遗产要求的专业标准。”

申遗成功,可以弥补青海省的一个空白


曾经学界中也有建议,对藏羚羊的完整迁徙路线进行申遗。但是如果那样的话,申遗区域并不只是青海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附近,而是包括青海、新疆、西藏各一部分在内的大片区域。在世界遗产评估时很注重完整性,如果只以一部分区域申遗,则不能实现对某物种和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有可能在评估中遇到阻力。

目前是以“青海可可西里”来申报世界遗产,根据青海省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青海省成立了青海省申报世界遗产办公室。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信息,青海省目前没有世界遗产。如果可可西里申遗成功,可以弥补青海省的一个空白。

中国的世界遗产热,申报的目的是不是也很复杂?中国政法大学刘红婴说,“中国近些年申遗事务的确掺杂了一些浑浊因素,比如,以政绩为目标;无论资源如何,各省搞平均主义。”成为世界遗产之后,重视程度会提高,尤其是本国的重视程度。世界遗产属于国际法的范畴,世界的投入、国内的投入、地方的投入都会很大。

为了申遗,承诺不设置采矿权

“可可西里申遗,主要是政府行为,青海省上下对此都很重视。”参与可可西里申遗资源调研工作的一位专家称。为确保可可西里申报世界遗产迎接9月份专家检查的顺利进行,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政府成立了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对可可西里申遗工作相关事项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省财政厅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加强协调,下拨2016年度保护管理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经费2600万元,制定了《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玉树藏族自治州政府筹措资金500万元,抢抓时间开展了可可西里卓乃湖板房建设工作,解决了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专家考察住、行难等问题。省和省交通厅分别结合各自职责范围,逐一梳理目标任务,省已完成提名地范围内探矿权、采矿权系统核查工作,并起草了不在可可西里世界遗产提名地内设置探矿权和采矿权的承诺,省交通厅制定了《青海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

虽然中国近些年申遗事务的确掺杂了一些浑浊因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国际公约帮助的角度是通过评估、监督、技术支持,提高本地的保护能力。这方面的价值很大。整个申遗的过程,其实也是当地机构考虑怎么保护、做好规则的开端。世遗委员会每两年都会派专家进行核查,对不够规范的地方进行改善。如果在里面修个大坝,开个金矿,肯定会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发现。

《可可西里》中就有表现,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内不仅受到了盗猎的困扰,还有盗采金矿的猖獗。因为申遗,青海省已完成提名地范围内探矿权、采矿权系统核查工作,并起草了不在可可西里世界遗产提名地内设置探矿权和采矿权的承诺。

自然遗产是法律制度的产物


虽然以藏羚羊栖息地著称,被誉为高原野生动物基因库,但是在更多的空间和时间里,可可西里,这是一个景观如此同质化的无人区,满眼望去基本都是雪山,草地,河流,如此循环往复。即使是GPS有时候也不能确定自己的具体位置,因为在这样一个存在矿点的地方,磁场很不稳定。对于熟悉当地情况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来说,有时候也会搞不清状况。

北京大学博士后闻丞参与过可可西里申遗的资源调研工作。17天平均4800米以上的海拔高度、1900公里以上的行程,从库赛湖、卓乃湖、再到科考湖、太阳湖,经历了高原反应、恶劣气候、陷车的重重考验。更多的是对于可可西里保护区的巡护队员的工作生活有了切身认识。

“申遗工作基本上进展顺利,主要是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基层保护工作很扎实,也是中国自然保护区中的标杆。”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博士后闻丞说。这主要也是从《可可西里》的故事里继承下的基因。很多背包客会在海拔近4500米的索南达杰保护站住宿一夜,向牺牲的索南达杰致敬。

索南达杰在可可西里

这里还有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尕玛才旦所说的已经开展的科普教育等活动,例如环保组织绿色江河,已经多年在青藏公路沿线环保宣传,招募志愿者利用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的展览室,对过往的游客进行高原生态环保知识的宣传。

“如果申遗成功后,就要遵循世界遗产公约,也就是说在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的上头多了国际法的要求,这有利于保护。”闻丞认为,这也会推动和三江源地区相联系的西部各省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标准提高。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刘红婴解释:无论可可西里、三江源,还是它们的合并体,申报的都是世界遗产中的一大类型——自然遗产。自然遗产是国际法上的概念,在1972年《世界遗产公约》中诞生。而对应这个概念的各国的传统概念各有不同,主要有“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生物保护区”、“生物圈”等。要点是,它们与国际法一样,都是法律制度的产物,即由法律制度支撑。比如美国140年前首创的国家公园制度就是一种法律制度,现在在全世界最为普及。

三江源通天河峡谷

刘红婴称,中国的传统概念是“风景名胜区”,与国际法概念的内涵相差很远,与其他国家保护自然资源的理念、方法也不一样,因此接起轨来有难度。这也正是概念乱飞、语焉不详的原因。近年来因为心急,把国外的这些概念拿过来,但概念背后的理念、制度都没有吃透,更没有真正借鉴过来。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