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新课程报专访】传统国学文化引领学生走向儒雅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公告通知


1、打赏总金额百分之八十作为作者酬劳,百分之二十作为平台运营和纸质刊物经费。

2、诗文发出两天后一次性结算稿酬,结算后产生的稿酬视为同意用于平台运营。

3、领取稿费的文友请添加微信:ts19840502投稿邮箱:365008357@qq.com

4、投稿时请附个人简历、照片、通联地址,优秀诗歌将在《桃源诗刊》刊发,以刊代酬。

5、此公告从2016年7月1日起实行,投稿的朋友视为同意此公告。


01
传统国学文化引领学生走向儒雅


传统国学文化引领学生走向儒雅

——访四川省宜宾市语文教学名师唐松


唐松,四川省宜宾市语文教育教学专家库成员、宜宾市作家协会会员、宜宾市南溪区兼职教研员。多次获得市级、区级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在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一中外国语实验学校任教多年,先后从事初中语文多版本教辅编写工作,中考及期末质量检测命审题工作。多年来,一直注重国学文化探讨和研究,曾先后撰写各种论文、诗歌、散文等百余篇、主持立项课题2个、参与各级各类培训,做专题讲座多次。出版诗歌集《淡远时光》《当代南溪诗文二十家》《看图说话》等。


假如有一个好的课程,我们的教学就能成功;假如我们有一个好的教学方法,我们的教学就能成功……但是,事实证明,这种想法是不正确。因为,没有文化,才是真正可怕的。我们的教学质量大幅提高,各种常规管理卓有成效,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却正在远离我们的孩子,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传统伦理道德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传统是根,文化是本。怎样才能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润泽孩子们的心灵,并内化为一种人人修养。这是教育的责任和使命。近年来,在中小学教学中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已形成共识。但怎么才能在学校教育中使传统文化的渗透工作成为常态?怎么才能使语文教学充满文化味……本报记者就传统文化教学的相关问题对四川省宜宾市语文兼职教研员唐松老师进行了采访:

 

记者:唐老师您好!最近,各地先后公布了最新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篇目有明显增加。“传承国学经典、打造书香校园”,您个人认为国学传统文化在滋养学生综合素养有哪些重要意义?

 

唐松: 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有滴水穿石的坚韧。打造书香校园,则更需集众人之智、集众人之思。国学教育与语文教学不同,语文教学的最终归宿于“三维目标,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国学教育更多还是人的塑造,教会学生为人处事的基本道理,教会学生应当遵循的规律。世风日下,国学的传道者们没有任何地位可言,学生们污言秽语比比皆是,中华传统文化几乎丧尽。国学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文化的根。没有根的大树又怎会绿树成荫呢?虽然国学文化的推广困难重重,但是意义非凡。所以国学文化的精髓理应在语文教材中不断增加,国学文化也一定能“取其精华,古为今用”,引领学生由浮华走向儒雅。

 

记者:提到传统国学如何助推学生走向儒雅,就不得不提实行的具体措施,唐老师积极推广校园国学研究多年,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有哪些具体的做法吗?

 

唐松:最新版本的义务教育语文学科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前主要由北师大文学院老师编写的北京市义务教育语文教材走在了前面,大幅度地提高了古诗文所占比例,就已经编好的教材来看,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中有古诗22篇,古文片段9个,今后这个比例也将不少于15%,内容也增加了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代表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古文中选取了九个小片段,每个片段长度相当于一首古诗长度。

 作为“川南十大名校”的四川省宜宾市南溪一中外国语实验学校,学习传统国学文化蔚然成风。此前,先后多次参加宜宾市经典诵读比赛、宜宾市汉字听写大赛均获一等奖。这学期应学校之邀,担任国学培训班的主讲教师,将晦涩难懂的《论语》与历史人物故事相结合,大大激发了学生们学习传统国学文化的兴趣。下学期学校还将新开设经典诵读课、读经课、书法课,让学生因儒而雅,因雅而德,塑造学生高尚德行。

 

记者:传统国学文化教学,重点在于诵读,那么国学教材问题如何解决呢?校园国学的推广遇到了哪些困难呢?

唐松:对,现在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教材问题。目前最具权威的国学版本是由黄金裕、陈勋章编审的《中华文化基础教材》,这本教材选取了台湾国学教材的精髓,并适当加入了我国的名人故事。四川省目前尚无统一的国学版本教材,目前很多研究国学的专家、教师们正编著适合初中生特点的国学教材。传统国学在校园推广还有很多困难,教育主管部门支持力度不够,应试教育束缚了学校及教师们参与传统国学的推广;很多家长过分看重学生的成绩,造成了学生品行的缺位。没有财力、时间投入的传统国学教学肯定不会结出丰硕的果实。我个人也希望教材出版单位把传统文化经典独立出来单独编辑,给广大国学研究者提供良好的出版途径。

记者:感谢唐老师接受我的采访,最后我还想问:您觉得就国学文化方面而言,教师应如何提升自己?

唐松:传统文化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性传播,对于教师而言,应该经过系统学习和专业熏陶。作为文化的传授者,如果没有被传统文化真正武装,即使有再好的教材,到了课堂,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多年文史阅读的积淀,尤其是现在国学教育越来越被重视,我深刻认识到,教师迫切需要通过多参与专业的国学培训或查阅大量的国学资料,对国学文化做更深层次的探究,真正领会国学的精髓。只有将国学知识融入了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才能将深邃的国学文化、拗口的古诗文精典,用最简单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去感悟传统国学文化的魅力。我始终认为,传统国学文化教学更需要高尚的德行与渊博的知识做支撑。我个人也是在不断的汲取传统国学经典的营养,不断提高着对传统国学文化的认知。在真正的国学面前,我们不能止步,只有将传统国学文化植根于学生心中,才能真正引领学生走向儒雅。

本报记者  司黎






‍‍唐松,男,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桃源诗刊》主编。发表诗歌、散文、散文诗等作品400多件。曾获得叶圣陶全国教师文学奖单篇奖。‍‍

 主编:唐松

 征稿:诗歌、散文、随笔、小说等

 商务合作电话:13550701420

投稿邮箱:365008357@qq.com

微信公众平台

品美文|读天下

微信号:品读国学

长按二维码关注更多美文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