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金立M6植入冯小刚《手机》策略分析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金立在微信里曝光了M6与plus植入冯小刚《手机2》,主打芯片级安全,你可能一眼看不出用心。我来总结一下。


先罗列一下电影里的手机植入案例。


1、金立:冯小刚《手机》新片。突出安全、科技感;


2、三星:《复仇者联盟2》。突出科技感、时尚娱乐;


3、索尼:《007》 系列、《择日而亡》、《皇家赌场》、《大破量子危机》。突出科技感、功能性、娱乐性;


4、诺基亚:《变形金刚》。突出科技感与功能性;


5、苹果:《碟中谍4》。突出科技、功能及未来感;


6、摩托:《非诚勿扰》。突出功能与时尚;


7、HTC:《窃听风云2》。突出时尚、娱乐性;


8、联想:《北京遇上西雅图》。突出时尚、娱乐性。


【策略总结】:


手机植入必须吻合当下的社会思潮与产业演进趋势。否则电影再好,或者有名人执导,也不会有什么好的成效。


上面索尼多款机器与联想的植入案例,都称不上成功。《007》导演后来都反感索尼了,嫌它没有什么吻合的功能。


过往一段,许多手机就是突出时尚与娱乐。一个喧嚣的年代,仅仅停留在消费主义层面不会有持久的渗透力。消费主义虽然是一种恒久的动力,但消费趋势时尚风潮却变动不居,手机已经是快速消费品,等电影拍出来甚至理念都已经过时了。


基本的脉络你能体会到:


手机刚起来时,还是很新奇,电影植入主要突出了它的科技感与功能性,尤其是通话功能;


功能手机流行后,SP服务火爆,短信高频使用。于是开始有信息安全的意识。冯小刚《手机》拍得一般,但与社会思潮吻合得很好,反映了一个崛起的信息化社会里,大众对于信息与隐私泄露的不安,其实有整个信任体系的缺失背景;


智能手机流行后,同质化竞争严重,尤其安卓阵营。再好的手机都不会领先半个摩尔定律周期。于是电影植入策略开始强化娱乐与时尚,突出了一种消费主义年代的气质。消费主义几乎等同于女性消费主义,甚至消费女性主义,你能看到镜头里,基本上女性为主。


到了目前这个阶段,一个社交泛滥的社会,一个云时代,手机触达各种服务的能力大大增强,它开始全面涉及个人、群体甚至国家的信息。手机的私密性、安全性再度回归。


可见,金立的这次植入还是很有想法的,有一定高度。


金立这家公司在手机产业链上具有一定的系统整合能力,设计、制造、渠道都不错,但品牌渗透力欠缺不少。所以这两年大笔投入营销不是偶然。


我猜这次植入是余雷的营销手法,应该说金立品牌策略成效还是不错的。


当然金立的做法未必有多大转化成效。因为品牌传播是个慢功夫。我个人觉得,这个阶段,它的品牌传播用心应该略大于直接的出货用心才好。与市面上其他手机相比,金立这个品牌缺乏一种人格化特征。苹果、华为、小米、魅族、乐视、锤子都有。。。虽然实际市场效应不一。人格化特征能提供一种无形的营销便利。


我觉得,下一步,谁家的手机如果没有真正的原始创新,还强行植入电影的话,我故意会被嘲笑的。




夸克点评。TMT、财经、文学三栖明星王忽忽运营。在无数人鄙视情怀的时代,坚持做一个无与伦比的情怀贩售者。QQ:2223843522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