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裔香港警察 出大招救下了想轻生的同乡|旁观日记3.15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年仅20岁的裔香港警察范业成(Ifzal Zaffar),最近成了香港网民热议的焦点,还引来了外媒的围观。BBC报道称,这名新晋“警队男神”之所以走红,源于一次不太寻常的救人经历。到底怎么回事呢?今天另一则日记里,一份最新研究显示,在英中资企业最近两年的营收状况相当喜人。《金融时报》据此总结说,尽管英国“脱欧”效应犹存,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却远未结束。


裔香港警察 出大招救下了想轻生的同乡

-BBC-

▲ ▲ ▲


最近,年仅20岁的裔香港警察范业成(Ifzal Zaffar),成了香港网民热议的焦点,还引来了英国媒体BBC的围观。不过,这名新晋的“警队男神”之所以走红,可不是因为帅气的外表,而是源于一次利用语言优势成功救人的经历。


几天前,一名裔男性在香港油麻地,爬上一辆停靠在路边的吊臂车,站在离地约20米的吊臂顶部,状况危险。香港警方接到消息后,派出同为裔的范业成前去充当“谈判专家”。在范业成用两人共通的乌尔都语细心劝说下,这名有轻生之意的巴裔男性最终同意从高处爬下,并被送往医院。

(小编:不禁唤起了对著名港剧《谈判专家》的记忆……)


香港《成报》报道称,“90后”的范业成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他在家中四姐弟里排行老二。范业成自小就读香港本地的主流学校,“整个小学就我和姐姐是非华裔”,因而也习得一口流利的粤语。上中学后,他才转学至香港柴湾的伊斯兰学校。

(小编:不少范业成父母一辈的人来香港谋生后,申请成为香港居民,他们大部分以英语为惯用语言,约六成能用粤语沟通;他们主要信奉伊斯兰教,其次是教。不过在香港,裔等少数族裔面临的首要问题仍是语言障碍)


范业成从小就希望,长大后能当警察。他从学校毕业后,参加了香港招募非华裔人士加入警队的“宝石计划”。据香港《文汇报》报道,范业成2016年4月刚从警校毕业,是第5名通过该计划投身香港警队的非华裔青年。


BBC报道称,香港警队自2011年起,招募了20多名来自、菲律宾、泰国、印尼、葡萄牙、韩国、尼泊尔和委内瑞拉的非华裔青年加入警队。这项名为“宝石计划”的项目,希望能增进当地少数族裔社区的社会融入程度,也因而受到了各移民社区的欢迎。

(小编:根据香港特区政府2011年的统计,香港的非华裔人士占总人口的6.4%,主要来自印尼和菲律宾,两者在全体少数族裔中占比分别为29.6%和29.5%;其他还包括占比6.3%的裔,占比4%的裔,占比12.2%的白人和占比6.4%的混血儿)


接受媒体采访时,范业成形容说,在香港的同乡见到他后“报案都很放心”,否则便可能因为语言障碍而选择不报案。在救人事件被报道后,范业成不仅迅速成为香港的“网络红人”,还收到了不少来自裔同乡的称赞。他表示自己“很有成就感”,还希望日后能到警队的不同部门工作。


无惧“黑天鹅”  在英中企收益过去两年实现三位数增长

-金融时报-

▲ ▲ ▲


2016年是中英关系“黄金时代”的开局之年,却恰逢英国“脱欧”这一“黑天鹅”事件,使得身处“后脱欧时代”的中国人,在英国的投资前景充满了不确定性。


不过,根据国际知名会计事务所“均富”(Grant Thornton)的一项研究指出,在过去两年间,英国境内的中资企业的收益(revenue)实现了三位数的增长。引述该研究的英国《金融时报》认为,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明,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还远未结束。


“均富”的数据显示,英国表现最佳的30家中资企业,总营业额为98亿英镑,在当地雇佣约2万人;而他们2015年的收益比上一年平均增长了174%。其中,中国民营企业的表现优于国有企业,二者的收益增长分别为210%和146%。


“均富”的研究指出,目前,共有280家收益超过500万英镑的中资企业在英国注册,但截至2016年10月,仅153家连续两年报告了盈利数据。


这153家中资企业,涵盖了从房地产到零售业的不同经营领域,平均而言,其报告的收益同比增长了20%。均富中英服务部负责人Simon Bevan表示,放在英国的整体经济形势下看,“20%”的增幅表现显得格外“积极”。2015年,英国GDP增长率仅为2.2%。


近年来,英国已成为中国投资者的热门收购地点。根据英国投行Grisons Peak的数据,中资在英国最热衷的收购目标是房地产业,其在2012年至2016年上半年间宣布的交易总额中占比44%;排在后面的,还有消费部门(28%)、金融服务(8%)、石油与天然气(7%)以及医保领域(5%)。


不过,《金融时报》报道称,尽管不乏上亿英镑的收购“大单”,,还是让中国对英国的投资步伐有所放缓。


中国私募基金公司祺翔资本(PGC Capital)计划在5年内向英国的房地产及商业园投资6亿英镑,该公司CEO厉馥华向《金融时报》表示,从中国投资者的角度来看,英国“脱欧”未必影响巨大,因为中国人的投资需求不会因此而改变。她还说,在英国置地颇为经济划算,“在北京买个卧室的钱,够你在伯明翰买间公寓。”

(小编:也有专家指出,英国商业环境开放透明、综合税赋低、法律体制健全完善、对中国投资持开放态度等,都是中国投资者仍青睐英国市场的重要因素)


也有人显得更加谨慎。普华永道中国企业小组负责人Cynthia Chan透露说,就她掌握的信息来看,尽管仍有许多中英之间的房地产交易正在筹备当中,但由于受英国“脱欧”的影响,“(中国)企业一端的活动已经出现中止的趋势。”



旁观中国由财新传媒出品,其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