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文化印记』泉州那么多庙宇,为什么只有这个庙香火最旺?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闽南人有一句话

有角落就有神,

有神就有庙。

泉州是个多元文化的聚集地,

各宗教的寺庙

都在此地有相当完好的保留。


关帝庙

就是泉州众多庙宇中的一个


1895年的关帝庙

如今的关帝庙


若要说香火最为旺盛的,

那必然就是涂门街的“关帝庙”了!


据说,

每年前去进香的都有数十万人,

其中不少是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

泉州关帝文化也作为闽南文化

乃至闽台文化重要的一支,

为促进海峡两岸民间交流

发挥了重要作用。



去过关帝庙的人都应该有看到过这块牌匾

那么关帝庙为什么叫关岳庙呢?

这其中有什么来历?


涂门街在古代叫通淮街,

“当时泉州城一共有七座城门,

每座城门均有一座关帝庙。

前面加上街道的名称

是用以和其他的关帝庙区别开来。

现在市区还剩两座,

另一座在水门巷,

也叫“三义庙”。




通淮庙一开始是服侍水神。

闽南在水域边,

很多闽南人到四大洲五大洋。

明郑和下西洋,几次在泉州起船,

所以最早泉州神为海神。

明太祖朱元璋信服关羽,

下令泉州七个城门要建七座关帝庙。

当时泉州刚经历改朝换代,经济不发达,

要建一座庙不是很有能力,

就将这间水神庙换作关帝庙。

这样,从明初到现在已有600年的历史。


一直到1914年,

北洋政府下令在北京鼓楼西兴建关岳庙,

将关公与岳飞合祀,

祈望北洋军将领能与关公和岳王爷一样勇武善战。

当时,全国的关帝庙都陆续改名,

于是泉州关帝庙就改成了关岳庙,

同时供奉关公与岳飞,并且延续至今。

泉州的关岳庙关公有神像,而岳飞没有,

只有一块圣旨牌。

目前,泉州各县(市)区关帝庙还有不少,

其他的都叫关帝庙,

叫关岳庙的只有这一座。


泉州通淮关岳庙,

最早创建于什么时候,

至今已无从考证。


重点来了!

(敲黑板)

据《通淮关岳庙志》记载,

在明万历年间曾重修过,

基本上可以断定关岳庙建于明朝之前。

有考古工作者认为,

应该始于南宋,

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很多人说这座关岳庙

“庙虽小,但名气却不小。”

在台湾,不少关帝庙、关岳庙、武庙

基本上是由泉州关岳庙分炉去的。

关帝庙、关岳庙在台湾的香火也很兴旺,

因为这层关系,

许多台湾同胞对泉州关岳庙

都怀着一份特殊的感情。

台湾同胞对关帝信仰的认同

也是一种对祖国文化的依恋,

这也是关帝信仰在台湾

得到广泛传播、盛传不衰的原因。


在很多人心目中,

关公是神通广大、

有求必应的神明。

因此,

不论是婚姻、生意、疾病、求职,

他们都要到关帝庙抽签,

希望得到指点,

以求心理上获得安慰,

而签诗就成了人们与神明沟通的方法。

与其它寺庙相比,

关帝庙的这部签诗文字更文雅,

内容更丰富,

这无疑也吸引了更多的信徒。




宋元以来,

泉州当地商业贸易盛行,

传统商业文化强调经营者要有

“守信用、重承诺”的美德,

而关公形象则成了这种美德的代表,

被奉为商业的保护神,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武财神”。

凡作生意的人,

都要到庙里来求财祈福,

并捐一些香火钱。

特别是近年来,

泉州经济飞速发展,

晋江、石狮等县市经商致富的人

常到通淮关帝庙来烧香捐钱。

而关帝庙也将这些香火钱的一大部分

拿出来作善事,救灾办学。

关帝信仰当年通过移民传入台湾,

在台湾先民的心目中,

关帝作为来自故乡的神明,

既能一如既往地保护他们,

还是他们心目中故乡文化的一种象征。


因此,

台湾先民对关帝信仰的认同

也是一种对故乡文化的依恋

和对故乡文化的认同,

这也是关帝信仰在台湾得到

广泛传播、盛传不衰的原因。



菲菲
,神像被毁,而信徒们仍成群结队在庙前空地,叩头祈愿;或晚上悄悄前去礼拜。每逢节日,庙前都人山人海。


闽南人对关帝爷那叫一个崇拜啊!人们结拜兄弟时,要去关帝庙换金兰谱,发誓仿效刘、关、张“桃园结义”,永不变心。做买卖的视关帝为财神,希望互相间以义气为重,和气生财。航行于海上的人除奉祀妈祖外,在船中也往往奉祀关帝。生病时,要去关帝庙占卜抽签,甚至祈雨也找关帝帮忙。
jason






如果你和关岳庙有一段难忘的回忆

或你在这里留下的足迹令你印象深刻

都可以在下方留言与大家分享噢~



责编:小闽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