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儒学研修营 | 《大学》解(一)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董卫国老师:

山东东营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哲学系教师、国学经典与人文教育中心主任,中华孔子学会理事、辅仁读书会发起人。主要研究领域为先秦儒学、宋明理学、儒家文化与现代社会等。先后组织发起北京师范大学辅仁读书会、西南政法大学辅仁读书会,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研读《四书》等国学经典。筹划成立辅仁书院等民间国学文化社团,长期参与推动儒学公益文化教育活动。



读经的目的


读经典的目的是为了明道,明白了道理是为了过更好的生活。《大学》也描述了一种非常淡然,非常和谐的状态。此之谓“自谦”,自谦就是自得,自己觉得充实,满足,这是我们的一个目标。家、国、天下,这几个不是外在的,家庭是组成国家的单元,同时家庭也是每个人天然的生活单元。国家是组成天下的单元。《大学》用往圣先贤的这种悲心宏愿为我们指点了一种非常好,非常值得我们向往的生活,不仅仅是描述了一种生活的状态,而且告诉我们一步一步怎么去做。


读四书的顺序


按照朱子的说法,读四书需要一定的顺序。先读《大学》,定其规模,再读《论语》,立其根本;再读《孟子》,观其发跃,再读《中庸》,观其古人微妙。那为什么先读《大学》呢?《大学》描述给我们一个地图,从哪来,到哪去。读《大学》要知道两个字“知止”,知止就是知道我们到哪儿才能停下,目的是哪里。“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止有两个意思,“不止于是而不止,止于是而不迁。”我们首先要知道到哪去,知道怎么走,定其规模,就是这样的意思。我们在大学阶段,每个人的生活模式都不一样,看似都是上课吃饭睡觉,但其实有很大的区别。就是孔子说的那句话:“性相近,习相远。”《大学》就是帮助目标不明确的人们定目标,知道自己的“当止之处”。知道了方向和目标,内心也就安定了。借用佛法的话说,第一步就是“降伏其心”,让你的心有一个指向,有了指向就有了定力,有了定力就不再妄动。这很重要,这是讲《大学》的目的之所在。《大学》来源其实是《礼记》中的一篇。到宋代才开始有单行本,朱子把《中庸》和《大学》从《礼记》中拿出来,与《论语》、《孟子》一起,称之为“四书”。强调读四书要按一定的次序,而《大学》是个开端,是个基础,是个框架。但仅仅有框架是不行的,还要读《论语》,《论语》多部分是记载的圣人之言语,道理讲得透彻,日用伦常,赅括的范围广,所以说,这样才能立其根本;再读《孟子》,《孟子》里有豪杰气概,诸如大丈夫气节、诸如浩然之气,等等,这样人的气度豪情,容易被激发;再读《中庸》,因为《中庸》很多地方降到性命天道等精微深奥的道理,这个不是初学所能理解的,需要人假以时日,深造自得方可理解


大学的版本


读《大学》还要注意一个版本的问题。《大学》涉及到两个版本,古本《大学》和今本《大学》。这两种版本的《大学》不仅仅是文献的差别,而是代表了不同的解释思路。两个版本最好都要读。

     《大学》本来是《礼记》中的一篇,而《礼记》是汉代初年编订的一个儒家文献的汇编。到了宋代,人们觉得《大学》这篇文献非常好。但很多人觉得有点不通顺,理解起来不太,可能有点问题。一个是错简的问题,一个是缺文的问题。“错简”就是《大学》文字的顺序上可能有点颠倒,觉得应该调整。“缺文”主要是朱子等人认为《大学》缺少对格物致知的解释。因为《大学》的一个框架就是所谓的“三纲领,八条目”。所谓三纲领就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而八条目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什么是格物致知?好像是没有解释。但我们读古本《大学》,从第一段结束之后,就有“所谓诚其意者”,主要解释诚意的道理,后面有一段,“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解释如何通过正心来修身。后面又说“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都是对应的解释八条目的内容,但唯独没有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这样好像缺少了对“格物致知”的解释,所以朱子专门写了一个“补传”。朱子的思想南宋以来的影响很大,一直到明代阳明学出现。阳明认为古本《大学》没有问题,是一篇完整的文献,又对古本《大学》进行了新的解释。这就是《大学》的版本之争。但这个版本之争,不是简单的文献问题,而是思想宗旨的争论。了解朱子对《大学》的理解,应该阅读《大学章句》以及《<大学>或问》,了解阳明对《大学》的理解,应该阅读阳明的《<大学>问》以及《传习录》中的部分篇章。这两个版本都要读,两种思想都要了解,取其所长,不要存门户之见。


大学”的含义


     “大学”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呢?大学,就是大人之学。这里的“大”不是体型上的大,也不是年龄上的大,指的是一种人格境界和人生格局,这种格局正如张载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天地立心”,这是一种人生价值追求上的高原、超越;“为生命立命”,这是强调对苍生百姓之责任感的厚重与博大;“为往圣继绝学”,这是对历史文化的担当,“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强调对未来的担当和希望。“下学上达”、“以天下为己任”、“继往开来”,这是真得有博大的人格气象,《大学》的精神就是要培养这样的人。


《大学》继承了孔子的仁道


      《大学》思想上的来源是孔子的提倡的仁道。《论语》里面最核心的观念是“仁”。仁这个观念怎么理解?什么是仁?有的同学说,仁,从人从二,讲得是两个人的关系,《论语》中也说过“仁者爱人”但仅仅从两个人的关系,从爱人这个角度理解恐怕不太够。还有很多关于“仁”的观念,比如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和爱人有什么关系?是不是一致的?有这么一句话,“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也。”实际上这里面反应出一个问题,就是一定要找到爱的源头。对别人的关爱,不是可以从外面要求就能实现的。而是,爱人——感情上关心人、感通他人,这本身就是我们心灵的品质。只是被私我、小我遮蔽了而已,所以“克己复礼”,然后才能“仁者爱人”,只要克服、超越了小我的舒服,人心本来的品质就呈现了,就能“将天下万物归于我的仁心之中”。人在肉体上是有隔阂的,但在心里是可以相同的。人能够在情感沟通的方面展开的越多,人生的格局就越大。

       孔子重视的就是仁。一方面要“克己,一方面要“爱仁”。克己,是自我的一种完善,提高自己心灵的境界。爱人,是说爱人利物,成就他人他物。这两者是一体的。《论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在进步的时候,同时也希望别人在进步。所以说一方面是完善自己,一方面推己及人。这表现在德行上就是一种成己成物的品德。,。有人问孔子把坏人杀掉,同事表彰好人,这样能不能治好国家?孔子听了,说“治好国家何必要去杀人呢?改变社会的风气,必须从改变自己开始。只有先做好自己,从自己做起,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化周边的人。”这叫“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淹。”

    《大学》的三纲领,说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意思是说让它显明、敞开的意思,第二个明是形容词,意思是光明。明德就是人生而具有的光明的的素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所在,这种素质是足以照亮自己的内心、照亮自己的道路,同时也照亮世界的品质,所以称之为明德。明德人人都有,但是并不是现成的,它需要一教育、自觉的过程来敞开、照亮。亲民,朱子也说是“新民”,两字古代本想通,笼统来说,就是关爱他人、成就他人。至善,当然就是最高的善、极致的善。明明德,可以说是完善自我。亲民,可以说是推己及人,利益他人,造福百姓。这两方面,相辅相成,成己成物,都能做到非常好,就是至善了。所以说,《大学》是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仁道精神。


三纲领的含义


朱子从理学解释就是上天赋予人的本性是明德,潜藏在我们生命之中,需要我们自己去反省、自觉,进而让其在我们生命中绽放光明。用我们现在的话,就是我们天生就有的善良、美好的素质,这素质就像一个种子,虽然可以长出参天大树,可以成为栋梁之才,但需要培养。这个培养的过程,就是“明明德”的过程。人总是处在人伦关系之中,处在社会、时代之中,明明德的过程,也就是爱人利物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说,这就是亲民。民就是人的意思,亲民就是孔子说的“仁者爱人”。亲民本身就是明明德的要求,能够明其明德,自己的生命与天地万物的生命本身就感通为一了,本来就没有隔膜了。所以说,明德是体,亲民是用。明德是本,亲民是末。例如,现在我们提倡“为人民服务”,这是很好的,但有些时候常常变成了口号。这就是要找到,亲民的本。我们一定要找到本源,本源就在于明德。只要明德不受遮蔽,那么我们与家国天下、天地万物的一体感通就呈现出来了。如果我们能够更好的明明德就能更好地亲民,这一个方面是利于别人,一个方面是提升自我,自我完善到极好的程度,利益他人也竭尽自己所能,那就臻于至善的境界。这是大学所谓的“三纲领”。

       古人说话特别简洁,没有多余的字,开篇三纲领几个字,就把《大学》最为核心的精神宗旨表达清楚了。所谓“大道至简”,这里的“简”不是简单,而是简要。一句话演绎出来的道理是非常深刻的,这是一种道德生命的延伸和展开。三纲领基本上可以把《大学》概括了,后面八条目是对三纲领的展开,后文又根据八条目把其中各自包含的道理分别解释。为了让后人明白道理,理解要领,古人可谓用心良苦!


《大学》之道的总体功夫历程


     《大学》所言,是一种成人的学问,是完善人格,利益他人的学问。不属于某个特定专业,但可以支持、支撑所有专业和职业,是人生走向通达的大道,包含社会走向安定兴盛的道理。成人的学问是什么意思?这包含着深刻道理。人必须经过学、必须经过自觉的反省、规划才能更好的过好自己的一生。这与其他的存在是不同的。成人的学问,也就是学会如何自觉、主动去安顿人生、创造人生的学问。

安顿人生、创造生活,要从知止开始。什么是“知止”,简单说就是知道人生的目标、理解人生的任务和使命。不光是知道,还要发起愿心,在《论语》中说的就是立志。学问、事业都是从立志开始。古人有言“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孔子说自己“十有五而至于学”,这个“学”就是大学之道。“三十而立”,到三十岁,这个志向才完全立起来,不在为外在的环境而动摇,心心念念都在这。“四十不惑”,因为专心学习,世间道理基本上都懂了,然后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一直到七十岁,从心所欲不逾矩,一辈子都在不断进步。阳明也是自幼有很高的志向。他十二三岁他就问先生:“人生第一等事是什么?”先生答:“考功名做官”,阳明就说:“恐怕不是。人生第一等事是做圣贤。”这是何等的志向?!我们立志做圣贤可能会有压力,但从根本上说,还是应该如此的。当然,即便不敢随意说学圣贤,立志做好人、做一个卓越的人总是应该。而这个道路,就是《大学》指给我们的道路。有了志向,有了信念,也就有了定力。

为什么有的人能够“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就是有了这个定力。没有定力是不行的,读书不会是个好学生,经商不会是个好商人。有了定力,那么感情也就平稳了,感情、心念能够集中到自己的目标上来,不会因为外在的变化而内心起很大波澜,所以说“定而后能静”,静是说的人心。“静而后能安”,安是从身上说,“安”是说无论你身处何种境遇,不管你是飞黄腾达还是一落千丈,都能够坦然处之,拿得起放得下,“所处而安”。心有方向,有定力,能够所处而安,然后就能应对、谋划人生一切的事情,能将一切事情“处置得宜”,这个叫“虑而后能得”。这样就能应对家国天下的万世万端。

这里要强调一下,这句话中最重要的就是“定、静、安”。定从哪里来?从明白道理、坚定信念而来。道理之理解、信念之坚定,又从何而来?一方面,当然是学习经典,明白义理,另一方面,是从生活中的磨难而来。定,的功夫在《孟子》中称为“不动心”,如何才能不动心呢?《孟子》里说“天之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动心忍心,增益其所不能”,这种磨砺,能让人真得内心坚定了。正如阳明,阳明在贬官龙场,九死一生之中,终于彻悟人生大道。当年南行巡抚江西立功之前,已经有人预言他会立功,为什么?说他“触之不动矣”。意思是说,他有了足够的定力,没有什么事不能应对了。

       所以这句话很重要,“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可以说是《大学》指点的人生大道,总体大概的一个功夫过程。


本末始终的重要性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本末两个字的意思本来都跟树木相关,本就是指树的根,末就是指的树梢。任何东西都有本有末,不能本末倒置。任何事情都应该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在《大学》,明明德是本、是始,亲民是末是终;知止是本、是始,能得是末是终。改变环境,要从反省自身,完善自身开始。想要做事成功,从知止开始。如果本末倒置,有始无终。
       做任何事情都做不成。亲民如果不以明德为根基,那么亲民的事业往往内在动力不足不稳。不能安顿自己的生活,那么无法去引领别人,利益别人。儒家虽然重视教化,但强调的是“为己之学”,能修己才能“安人”。儒家这里,学是体,教是用。教师学的自然延伸和效果。

当然还要强调,获得定力是很难的。随着“知止”的浅深,定静安虑得,也是有浅有深。对道理理解的越透彻,信念就越强,定力也就越充足。若是觉得可有可无,就不会学得好。否则,对道理不了解,信念若有若无,那么做事常常有始无终。所以,为学,是要从知止——立志开始的。心之所之谓志,心之方向、指向。心无方向,就没有定力。当然,不光要立志,还要责志、持志,因为立了志可能会忘掉。我们现在常常讲“不忘初心”,这个现在说得太多,似乎有点心灵鸡汤的味道了。其实这个次很严肃。什么是初心,初心就是最初因为觉悟而主动确立的那个志向,这个志向曾经给我们定力,给我们动力。但是时间久了,容易模糊,所以要提醒勿忘初心,重新回到这个前进的道路上来。所以,没有立志的人,也就谈不上初心。否则做事就有始无终。事有终始强调有始有终,强调有恒。“恒”现在的时代有有恒心的人就很不错了。做事情虎头蛇尾,有始无终,最后自己会后悔的。


八条目的含义


       八条目就是三纲领的展开。“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八条目的道理,反复论述了两遍。但第一遍,是从一个结果推前提。普通人比较容易看到显著的东西,比较容易看到结果,不太容易看到细微的东西,往往忽视原因。普通人看到一个恶报,会比较害怕。但恶果不是突然出现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原因,普通人只看到结果,而忽视造成恶果的过程。圣贤能见微知著,能“知几”,在事情的本原上能够用功。平定天下,让普天之下的人都能够过上美好的生活,这几乎是所有心智端正的人的理想,但需要知道,这个前提是每个国家都要有好的秩序。让整个国家安定团结,是所有国民的愿望,但是国家安定的前提是让每个家庭都能够和睦和谐。等等以此类推。

   “平天下”也就是“明明德于天下”。这里把明明德的环境点明了。敞开自己光明的德性,不是跑到深山老林里去独善其身,依然是在人间做与人为善的事情,只是把人间的价值秩序摆正了。“平天下”这是一个极其豪迈的人生理想,正如古人所说“群生遂其性,万物得其所。”但是明明德于天下是有前提的,天下是由国家构成的,凡是有人的地方都可以称之为天下,整个人类社会如果有一个好的秩序,那就要每个国家繁荣昌盛。若你想让整个人类社会都有好的秩序,那首先要治理好你自己的国家,这个国家足够的文化感召力、有足够的实力和影响力,从而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人类社会走向有秩序的状态。

家庭是构成国家的单元,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我们读《大学》“孝者,所以事君矣,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可见,治国的核心的价值观念都是从家庭之中培养起来的,这一方面是教化的根基,一方面将家庭与国家命运紧密连接。要怎么齐家呢?家里面靠什么做到安定团结?不可能是靠条条框框的法条,靠的是恩情!靠的是自觉、是反求诸己的态度。古代分门内之治和门外之治“门内之制恩掩义,门外之制义断恩”。家庭里面是私人领域,家里面就是讲感情,没有感情是不行的,社会道德教化就是失去了根基。感情维系靠自觉,需要自己修身引领家族。“修身要实”这个说提得非常好!修身确实是一件非常实实在的事。修身之身,当然不是指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身体。而是我们作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怎么去说话做事,怎么去表达自己的情感,怎么处理与周遭世界的关系,修身修的就是这个身。这个身,听谁的?听心的,所以又说“正心”。“正心”、“诚意”、“格物致知”都是修身的具体落实。《大学》里面说正心主要是说管理好自己的情感。管理好自己的心,才能立身端正。心的本在于意,也就是说意念、动机,做一件事情这个动机决定了你的感情是错的还是好的。做的事情要是居心不良,表现出来的感情往往是不真实的、偏西不正的。所以要在每一件事情上去反省内心、磨练内心,明白道理。这正是格物致知的功夫。


格物致知的大义


       格物致知是《大学》三纲领八条目的具体落实处,所以,对其理解关系到《大学》的根本。“格物”之物,解作“事”,指的人内心所指向的对象、事情。阳明说“心外无物”,很多事情往往不明白阳明的意思,仅仅贴个“唯心主义”的标签了事。要明白阳明的本意。阳明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就是说我们内心的意识总有一个指向,我们人心总是面对一件一件的事情,每一件事情的存在都是走进我心里的事情。例如,我们现在上课,心里想着上课,上课对我们来说这就是一件事情,上课时,老师应该好好讲,学生应该认真听、认真思考。这就是这件事情上的道理和规矩,我们要是偏离了这个道理和规矩,就要努力回来。人心面对任何事情的时候,能够主动去自觉地反省自己的意念,都能够让其回归于一个道理,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格物致知的过程。当然,格物致知的同时,也正是诚意正心的过程,当然也就是修身的过程。修身不是离开具体的做事,而正是在具体的“格物”的过程中来落实。“格物”的解释,古来分歧颇多,但是其中内涵多是相通的,朱子解释为即(靠近)、阳明解释为“正”,简单来说,格物可以理解为应对事情、处理事情。但是关键是如何处理事情、应对事情,才能达到一个致知、诚意、正心的效果。这个关键就是诚意篇所说的“慎独”,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在面对任何事情的社会,都能够反省自己的心念、端正自己的心念,明白事物的道理,进而将事情处置得宜。这是《大学》之道的精要所在。

       格物之物——也就是说人生要应对、处理的事情,是无穷无尽的。因为生活是由事情组成的。从生到死无非就是一件接一件的事情。这些事情概况而言,无非就是自己跟自己的关系、自己跟家国天下这些外在人事对象的关系,要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其实是很难的。但我们能最大限度的去实现这个目的,也就是在践行《大学》之道了。离得《大学》的理想也就不断在迈进了。


编辑:侯焯潆

文案:侯焯潆 曹煊茗

审核:董卫国老师


南书院

幸福人生交流◆弟子规夏令营◆师资培训班

医启蒙◆诚明课堂社团联合会◆义工研习班

群书治要研修◆少儿国学班

电话:0510-86189607

jnshuyuan@163.com(活动报名邮箱)

jnsyzyz@163.com(志愿者邮箱)

官方QQ:305464072

官方QQ群:281984379

官方微信号:JYJNSY2012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