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关于“冥想”,你需要知道这几件事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冥想不仅仅是一门简单的技巧,还是一种全新的生活哲学。


-01-


近些年,冥想和所谓的“心灵修行”变得越来越流行,然而很多人对冥想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形式上,并不了解它背后的逻辑和当中隐藏的价值观。

 

冥想看上去只是一项简单的技能,但其实它背后蕴含着一套完整的价值观体系。如果不理解这些哲学思想,冥想更深层次的作用便无法得到发挥。

 

我从第一次接触冥想到现在大概已有7年时间,但以前只是偶尔跟随朋友一起静坐,对冥想本身并没有深刻的理解和认知,因此也就没有明显的收获。2015年夏天,我跟随一位自己非常欣赏的导师去北京香山参加了两天的正念冥想静修活动。

 

对我来说,那是一次非常重要的经历,因为它让我突然领悟到了冥想真正的意图以及当中的人生智慧。从那以后,我的人生便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冥想也就成了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02-


冥想这个概念源自印度的宗教哲学,它是瑜伽的一种练习方式。瑜伽(Yoga)在梵文中的意思是“结合”和“合一”。不过,要真正理解“合一”的含义,得先理解印度宗教哲学的核心概念“梵天”。

 

“梵天”类似于道教中的“道”,印度人认为“梵天”是无所不在的宇宙最高本质,世间万物,无一例外都来源于梵,依靠梵存在,最终还原于梵。“梵”以灵魂的方式存在于人体之中,因此人的本质就是“梵”在人世间的显现,两者同源同体。

 

然而,肉体的包围以及由此而生的私欲束缚了“梵”,使得其无限欢乐和智慧的本性暂时无法显现出来,于是人便有了痛苦。


瑜伽则是印度人为了达到“梵我同一”而创造出来的修炼方法,他们相信通过瑜伽修炼,克服私欲,人就能从肉体中解脱,还原梵本来的面目。

 

对于那些信仰印度教、以及有类似哲学理念宗教的人来说,修行和冥想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摆脱轮回之苦,与某种更大的宇宙精神相结合。他们将这些视为人生最重要、最有意义的事情。为此,那些虔诚的信徒每年会把大量时间用于佛法学习和修行上,并且定期闭关。

 

我十分敬佩这些虔诚的信徒,但问题是,我并不是徒,那么,对于像我这样并无相关宗教信仰的人来说,冥想有意义吗?答案是肯定的。



-03-


冥想虽起源于东方,但是西方已经通过科学的方式证明了冥想练习可以帮助人减轻压力和痛苦。科学实验已经成功地证明冥想可以重塑我们的大脑:仅仅进行8周有规律的45分钟冥想练习,大脑的机能就会有所改变,这样的改变会使人更容易感染积极情绪,对痛苦的抵抗力更强。

 

事实上,冥想不仅能加强心理免疫系统、增强心理抵抗力,同时还能改善身体免疫系统,因为当我们平静时,对疾病的抵抗力就会增强,焦虑时就更容易患上疾病。

 

在确认了冥想与健康之间的连接后,西方的学者除去了冥想中的宗教部分,把它科学化并进行推广。其中,最著名的推广者便是麻省理工学院医学院的卡巴金博士。

 

1979年,他开设了减压诊所,并设计了一套“正念减压疗法”(英文为 Mindfulness Based StressReduction,简称 MBSR)。目前,这套疗法在美国医疗、学校、企业等机构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于是,这个世界上开始出现另一类冥想练习者,他们不是因为宗教信仰,而是为了身心健康而开始冥想。对他们而言,冥想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因此他们无须遵从宗教教义或严格的学习和训练体系(那样的训练很辛苦,也很耗时),只需要学习基本的冥想技巧,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地安排日常冥想。

 

对于刚刚接触冥想的新手来说,身边各种各样的与发展“身心灵”相关的派系可能会让你感到迷惑,不知道如何开始。我的建议是,在选择之前,一定要先去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价值主张,其信念体系和价值观是否与自己的一致,是否符合自己想要接触冥想的目的。

 

就我而言,我很少接触那些主张“灵性成长”的群体,因为我们的价值观并不相同。这并不意味着我认为它们是错误的,只不过那不是我的追求,我练习冥想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更健康地生活。



-04-


正如文章开头所言,冥想不仅仅是一门简单的技巧,还是一种全新的生活哲学。即幸福是主观的,它只关乎我们的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并没有太大关系。因此,冥想的开始和练习必须得以这种哲学为根基,否则将无法获得突破性的成长。

 

我在冥想上的突破,正是源于那次静修之后的一次顿悟,这给我的人生哲学观带来了改变。静修结束之后的第二天,我被堵在赶往某个活动的途中,等了好久,车子都无法移动,这让我陷入一种急躁不安的状态。

 

突然间,我想起了静修冥想课上老师教我们的呼吸法。于是,我尝试着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呼吸上,静静地感受呼吸时胸腔的一起一伏,不一会儿,我便惊奇地发现,那种焦虑、烦躁的情绪竟然消失了。尽管还是被堵着无法移动,我却完全没有了焦虑的情绪。

 

这个过程中,外在世界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唯一改变的只是我的心态。这件事情给我启发很大,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我们完全可以掌控自己的内在感受。

 

我曾以为幸福就是“拥有”,当我们“拥有”了想要的,就会幸福,因此我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那些以为会给自己带来幸福的东西。

 

后来,我渐渐明白,所谓的“幸福”其实只是一种主观感受。我们之所以觉得幸福与外在相关,是因为我们的情绪都是因外在世界而起。从本质上来说,情绪只不过是一种因外在刺激而产生的内在信号,目的是促使我们采取相应的行动。

 

比如说,遇到危险的时候,我们就会恐惧,这是提醒我们做好逃跑的准备。然而,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它只是信号,却常常陷入情绪中,被其左右,也就被外在世界掌控了喜怒哀乐。

 

心智训练虽无法帮助我们消除情绪,却能够让我们做到不为情绪所累。冥想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提高觉察能力,有了觉察力,每当负面情绪或念头出现的时候,我们便能很快觉察,并意识到那只不过是个信号。

 

如此,我们便获得了自我掌控的力量,而不是任凭情绪左右。如果这个负面情绪来自某个可以改变的外在条件,那么我们就去解决问题;若是负面情绪来源于无法改变的事实或者我们自己的想象,那么就改变心态和主观意识。

 

冥想给我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它大大提高了我的自我掌控能力,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加轻松和快乐。这种训练给我带来的觉察力像是我的第三只眼睛,时刻关注着我内在世界的变化。

 

现在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我都很难有情绪上的波动,而是冷静迅速地把焦点放在问题上,如果能解决就立刻解决,解决不了就接受事实,调整心态。若遇到负面情绪强大的时候,就去打坐,情绪很快就会自然消失。

 

这里我想重申一下,冥想的突破一定要以人生哲学观的改变为前提。如果认为生活就是喜怒哀乐,人生应该有各种情绪的体验,包括那些负面的,那么就没有必要去练习冥想。美好人生的定义原本就没有客观标准,这辈子要如何过需要自己决定。

 

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如果不想自己一辈子都被情绪控制,想拥有一种内在的宁静力量——即便面临困境,也能宠辱不惊、云淡风轻,那么冥想训练绝对是有帮助的。



-05-


在没有解除冥想之前,我们很容易把冥想理解成坐在那里什么都不想,其实不然。冥想(这里只谈与宗教无关的冥想)是为了开发并训练我们大脑的另一个功能——觉察力,也就是对自己头脑里的念头和情绪时刻保持觉知状态的能力。因此,冥想时最重要的不是让自己达到头脑里没有任何念头的状态,而是当念头产生的时候能够迅速觉察,并跟随意识的焦点。

 

训练方法很简单,初学者可以从5分钟的呼吸训练开始。把意识的焦点放在自己的呼吸上,去感受胸腔的起伏。练习的时候可以通过数自己呼吸的次数来保持自己的注意力。当发现自己被某个念头带走的时候,只要让注意力重新回到呼吸上即可。

 

训练的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慢慢调整到10分钟或者15分钟。我目前是尽量保证每天早、晚各10分钟的冥想,但这个也不绝对,有时候错过了也没有关系。

 

冥想训练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一般可分为如下常见类型:

 

1. 呼吸冥想(BreathingMeditation)

 

呼吸冥想主要训练我们的觉察力,这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冥想训练。

 

2. 爱的冥想(LovingKindness Meditation)

 

爱的冥想通过帮助我们培养爱和感恩的能力,来消除过强的自我意识(我们很多痛苦其实来源于强烈的自我意识)。

 

3. 身体扫描冥想(BodyScan Meditation)

 

身体扫描冥想可以帮助身体放松,减轻身体的压力和疼痛感。

 

这里可以给大家推荐一个我冥想时使用的 App——InsightTimer。它是一个冥想定时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定冥想时长,在开始和结束前都会有提醒钟声,它本身也自带很多有引导语的冥想训练(但是全英文的)。

 

除此之外,它还是一个全球冥想社区,可以通过它认识全世界的冥想练习者。

 

关于冥想,我还有一个很好的小建议——写冥想日志。这是观察自己内心、了解自己潜意识很好的办法。

 

冥想时,很多深层次的焦虑和情绪会通过念头的形式冒出来。觉察到之后,可以把这些念头记录下来,然后分析这些负面情绪背后的原因。明白了情绪的源头,就能采取针对性的行动进行改变。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丨作者 \ Susan Kuang

丨选自 \ 《斜杠青年:如何正确开启你的多重身份》

丨图片 \ 摘自网络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