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博伊斯:如何以言行事?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博伊斯在1970年回复他的挚友爱丁堡艺术节策展人德尔马克的信中写到:“我看到了《麦克白》的大地,所以等雷起雨落之时我们再见吧”。他们在那一年晚些时候于暴风骤雨中的爱丁堡重逢,德尔马克带他沿着被称之为“米克尔赛奇之路”的古代小道向北走。这次苏格兰景观的原始体验为博伊斯带来了灵感,也为这段非凡的艺术关系奠定了基础,最终成就了那段沿溯英伦海岸线的浪漫航行。


1863年,车尔尼雪夫斯基写下长篇小说《怎么办?》(What is to be done?)。在这部小说中,,超越资本主义,。


1901年,在这部小说的激励下,列宁完成了自己一本名为《怎么办?关于当前运动中迫切的问题》的手册(What Is To Be Done? Burning Questions of Our Movement),并于1902年公开流通。在这本革命手册中,。要想让工人阶级转化为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需要形成一个政党,去工人中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约瑟夫·博伊斯


1980年,在苏格兰爱丁堡艺术节(The Edinburgh Festival)上,德国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沿用这个口号,围绕“要有作为”(What Is To Be Done?)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的展览、演讲和讨论。在民权运动正火热进行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博伊斯通过“要有作为”的口号,提出了对于核能、可替代能源、环境问题、,延续了他一贯以来的连通艺术和实际生活的主张。“要有作为”也和博伊斯主张的“Free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息息相关,打破教育的藩篱、阶级的限制,让人人都能参与到艺术学习中。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延续了车尔尼雪夫斯基和列宁所倡导的思想——从群众的内部唤醒他们的自觉意识,让他们行动起来,为自己赋权。“人人都能成为艺术家”,这是博伊斯的主张。


同样在七八十年代,博伊斯在理查德·德尔马克(Richard Demarco)的邀请下,登上“马奎斯”帆船,在苏格兰及爱尔兰等地展开艺术航海项目,并在这个过程中吸引大家关注彼时存在的环境问题以及自然与文明之间的冲突。


博伊斯在1970年的爱丁堡艺术节上

表演行为艺术作品《苏格兰交响曲》

(理查德·德尔马克拍摄)


1974年,博伊斯将介绍当时爱丁堡艺术节他参展的行为项目《满布森林的山脉》(Forrest Hill)宣传海报帖在这户穷人家的门口;

1980年,他再到此处之时海报已破旧不堪了。(卡洛琳·蒂斯德尔拍摄)


博伊斯在北爱尔兰安特里姆郡浩大的堤岸上漫游(卡洛琳·蒂斯德尔拍摄)


博伊斯在观察爱尔兰岛的植物(卡洛琳·蒂斯德尔拍摄)      


博伊斯在圣蒂库弗(Sandycove)眺望远方,

《尤利西斯》作者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离开爱尔兰前曾居住于此。


博伊斯在纽约费尔德曼皇家美术馆根据自己的艺术航海历程绘制《欧洲之脑》画作在他的壁炉装置上。(卡洛琳·蒂斯德尔拍摄)


2017年1月15日,展览“须有作为”(What Has To Be Done?)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开幕。“须有作为”是一项从2013年开始穿越苏格兰西部群岛的航海活动。来自各国的艺术家、作家、收藏家等聚集在一艘名叫“阿文内尔夫人号”(The Lady Avenel)的帆船上,驶过36年前和马奎斯号类似的航线,在为期十天的旅程中,在一个流动的水上密闭空间中探讨何为艺术、何为生活、何为自然、何为社会。从“要有作为”到“须有作为”,策展人克里斯·温赖特(Chris Wainwright)表示,这样的改动试图传达一种紧迫感,提醒人们去了解我们如今面对的比博伊斯时代更加严重的环境问题。


与这种通过改变措辞和表达方式表现出来的行动的迫切感一样值得被注意的,是这次展览中流露的一种时间和空间上的流变。在展览的开始,是几张照片,1980年在马奎斯号上的博伊斯和德尔马克以及2013年在阿文内尔夫人号上的德尔马克。同样的群岛,不同的帆船,身边没有了博伊斯陪伴的德尔马克,依然笑得像个小孩。



德国著名艺术家、艺术航海发起人 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右)

和好友理查德·德尔马克(Richard Demarco)(左)


这种路线上的切近性,带着一种仪式感。这是对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博伊斯的纪念,是对博伊斯留下的艺术要持续的介入生活的想法的回应,也是对已经逝去的、日夜流动的时间的礼赞。在不停流动的时间中探寻类似的空间,会发现时间不再是当年的时间,而空间也不复为当时的空间。


 展览“须有作为”展出作品——《水》,

田禾,2015


在时间长河中,苏格兰西部群岛的地形地貌变化当然是微不足道的,但在水中漂浮的水草、游曳的微生物、嬉戏的鱼群,甚至于水温水纹每一天细微的变化,却是极其重要的。


36年来,人类社会经历了飞速的、前所未有之变局。全球化的加速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人口、物品、资本甚至是垃圾的流动,科技发展带来的了令人惊喜的变化同时也加深了人们对于异化的恐惧。36年前博伊斯面临的问题,到今天仍未解决,而36年前博伊斯不曾想到的问题,在一个个涌现。


这样一个跨越36年的旅程,像是全体船员的奥德赛之旅。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讲《奥德赛》,认为奥德赛在归途中遇到的最大的危险是遗忘:忘记归程。这样的归程代表着他命运的脉络,因此卡尔维诺提醒:“必须寻找、思考、记住归程”。从“要有作为”到“须有作为”,其实也是一次奥德赛式的旅程——归程比来路更加险峻,更加迫切。从is to be 到has to be,不仅仅是一个语法上的转变,它代表着一种行动的倾向性。正如语言学家奥斯汀所说:如何以言行事?


 展览“须有作为”展出作品——《在月光下穿行,一个赫布里底群岛的海》,

杰姆·索瑟姆,2016


阿文内尔夫人号的船员之一Kate Fletcher在2013年的航行归来后的一篇博客中写道,为期十天的航行改变了自己的观看方式。


“在航行几天之后,我患上了极为严重的远视,我无法继续阅读。在书本上的细致的工作、针线活儿、对着电脑屏幕——这些在我平常生活中占用大量时间的活动——被我的视力无礼地腾挪到暗处。因为‘近视’而被遮蔽的世界开始显现。我跟随着自己的目光,开始往远看、往深看。” 


Kate Fletcher这段奇妙的视觉体验,不仅关于物理的视域,还关乎社会、。从何时起,人类不再望向远方,而是埋头于眼前,眼前的发展,眼前的金钱,眼前的名利,眼前的一切。时间之链被就此阻断,我们变得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只有当下。我们不往身后看,也不往远处看,仅仅盯着眼前一块狭小的场地。我们的短视值得警惕。


在“须有作为”的展览中,有不少作品尝试望向远方。有的通过照片的形式记录了一个瞭望台外不同时刻的不同场景。远方有时候是红的像火的晚霞,有时候是阴云密布下若隐若现的岛屿,还有的时候就是雾蒙蒙的海天一色。还有的人通过故地重游的方式,用照片记录同一个地方的变化,或往好的方向,或往坏的方向,以此来警示观者,不遗忘过去,不忽视未来。


当时还是年轻艺术家的克里斯·温赖特(Chris Wainwright)幸运地成为博伊斯和德马尔克艺术航海项目的参与者之一,经意大利、法国到爱尔兰,最终抵达苏格兰北海岸。


·克里斯·温赖特(Chris Wainwright)(左)理查德·德尔马克(Richard Demarco)(右)


(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