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我们需不需要担心粮食安全】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国际辣椒网为你服务


【留香寄语】无论你这么做,都会有人说你不对,若能明白这一点,听到跟自己相反的声音,不要让沮丧、恼怒左右你的心情,而应该觉得这很正常,反而,如果没有这些,才不正常。

听这曲荡人心魄,力拔山兮气盖世。

导语:这篇文章,是留香特别推荐的,以前发过一篇文章讲玉米政策方面,扯到了农业机械化、规模化,后台遭到了不少人言语“围攻”,当时不知道怎么回应,这篇文章算是回应吧。有点标题党嫌疑,借着大家都关心的粮食安全话题,阐述了包括政府,我们企业、家庭面对决策时都受到关键的影响因素是“集体记忆”。文中包罗万象,有经济学领域、农业发展领域、农业政策领域等,一起站在经济学角度重新审视我们农业生产。


文:何帆大局观(著名经济学家)


中国这么多人口,会不会有一天粮食不够?谁来养活中国?

请先用半分钟思考一下,然后在读下文。


我告诉大家影响政府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即集体记忆

正是由于中国在60年代初期出现了大饥荒,才使得政府对粮食安全各位重视。我们会不会再次出现饥荒?怎样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今天我们一起讨论。

01 真实的政府决策

做政策研究,很少有政府决策是根据专家的理论制定出来的。影响政府决策的因素很多,比如有利益集团在背后,有遇到了绕不过去的危机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干,更多的时候是庞大的官僚机器在运转过程中自发地塑造出了各种政策。

根据个人观察,还有一种因素对政府决策的影响至关重要,但常被大家忽略,这因素就是集体记忆。

你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做过的决策,你会根据书本上的理论做出重要决策吗?遇到事情,你会听听朋友的意见,但大部分时间还是得自己拍板。

到最后拍板的时候,你会如何做出决定?很多时候,你会从自己经历的事情、从自己的经验出发,作出对未来的判断。

如果你有过成功的经历,下次就会试图复制以前的成功,如果你有过失败的经历,下一次就会试图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越是刻骨铭心的经历,对你的人生选择越有影响力。

政府的决策也是一样。一个人的记忆相对短暂,但一个组织、机构的记忆会更为长远,这就是集体记忆。

为什么欧洲央行在遇到欧债危机后,迟迟不愿通过降息刺激经济增长呢?

这是因为欧洲央行脱胎于德国央行,而德国央行是各国央行中反对通货膨胀最激进的。德国央行之所以对通货膨胀深恶痛疾,是因为20世纪20年代,德国经历过恶性的通货膨胀。

很多人相信,正是因为这场恶劣的通货膨胀,才使得能够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上台。

相比之下,美联储在全国金融危机之后救市力度更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因为美联储成立之前,美国总是爆发金融危机,所以美联储对金融危机的警惕性更高。

02 粮食安全和集体记忆

你很难说服中国放弃粮食安全的目标。为什么?就是因为中国在60年代发生过一场饥荒,过去我们把这场饥荒叫做“三年自然灾害”,其实,这场饥荒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具体的分析我们这里就不讲了,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正是因为这场饥荒,给中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确保粮食安全一直是中国的一道底线。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对粮食安全的担忧似乎有些过虑。像我这个年龄,小时还有饥饿记忆,一天到晚总想找点东西吃。比我小的人,包括我们的下一代,几乎都没有体验过什么是饥饿。

这主要归功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粮食生产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还是用徐远的数据吧。徐远谈到,1978年到1984年间,粮食增产约50%,从没有粮食吃到多得吃不完,仅仅用了五六年时间。

从1994年到2013年中国粮食总量增加了三分之一。人均粮食产量从370公斤提高到440公斤,这相当于每人每天2.4斤粮,一顿饭可以吃八两。其他农产品,比如肉类、禽类、水产品、蔬菜、水果有了大幅度的增长。算下来,每人每天除了2.4斤粮食,还有1斤水果、3两半肉、1两鸡蛋和2两半水产品,这总够吃了吧。

那以后呢?这就要从供给、需求两方面来看。

从需求来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对农产品的需求还会继续提高,尤其是质量更高的农产品,但另一个变化是中国人口总数很可能会在达到一个峰值之后下降,大体来说,这个峰值会在2020年出现,会有14.2-14.3亿人左右。

从供给来看,中国农业单产和发达国家水平仍有差距,想要增产,还是有可能的。

有人说,中国的耕地有限,要力保18亿墓地耕地的红线。

其实,中国真正稀缺的不是土地,而是水。原来农业都是大水漫灌,太浪费了。要是从漫灌改为喷灌,从喷灌改为滴灌,就能把更多土地开发为耕地

03 扭曲的农业保护政策

对未来农业生产有影响的是现有的农村土地制度。传统的小农生产已经无法持续了,未来农民大多会在60岁、70岁以上。

中国的农业出路是在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如果你到北大荒去看看,那里已经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农业机械了。想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就要加快土地制度改革,这样才能把更多的资本、技术吸引到农业部门。

要是你问经济学家,大部分经济学家会说,干嘛非要粮食100%自给自足呢?进口粮不是更好吗?进口粮食,其实进口的是土地资源和水资源,这才是中国稀缺的。

其他国家有了中国这么大的主顾,该开心死了。我到阿根廷出差,潘帕斯草原上一望无际的大豆,都是要出口到中国的。贸易不就是要双赢吗?为什么我们不增加农产品进口呢?

如果你不是经济学家,一定觉得这是天大的谬论。把养活十几亿中国人这么大的事情交给别人,这不是找死吗?于是,中国一定要搞粮食安全,实施各种农业保护政策。

遗憾的是,大多数农业保护政策都不一定对农民有利。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中国也没有赢得大家的支持,因为中国有的时候进口农产品,有的时候出口农产品。

假设某一年中国进口了大量农产品,其他国家就会开开心心地增加种植面积,满心期望第二年卖给中国,到了明年,中国自己的农业丰收了,不仅不需要进口,还要出口呢!

北京大学卢峰教授做过一个研究,中国的棉花进出口存在一种奇怪的“贱卖贵买”现象,当国家棉花价格下跌的时候,中国在出口,当国际棉花价格上涨的时候,中国反而增加出口。

这么折腾,真的好吗?

04 大局观修炼

影响政策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集体记忆。正是由于中国60年代出现了一场大饥荒,。

1、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来看,未来中国的粮食安全不会出现大问题。人口规模会逐渐下降,而农业增产还有很大空间。

2、农业保护政策并未保护农民的利益,反而会引起更多扭曲。

需要决策的不仅仅是政府,企业、机构、家庭都需要决策。集体记忆同样在它们决策里有重要的作用。

你所在的企业、家庭经历过哪种已经成为集体记忆的重大事件呢?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发布你的辣椒信息。

如果您也喜欢此文,点赞,分享到您的朋友圈和好友群。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