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夜读有得丨一个实验告诉你管理为什么那么难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一个实验告诉你管理为什么那么难

(字数1782,建议阅读时间4分30秒)


在管理学史上有一个十分有意思的试验,它不仅把管理流程变得可视化,而且十分通俗易懂。这个实验叫“蒙眼画图”,是美国一家管理学研究机构研发的,经过多年的推演和实验最终被大众所接受。


实验如下:


实验对象为A管理者和B被管理者。实验要求A画出任意一项任务的管理思路和流程,图示如下:

管理者A的管理图例


图示中的箭头代表完成方向,每一个拐点代表任务的完成阶段,线长代表完成时间。A作为管理者有着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流程把控能力。他眼中的任务不仅被分劈成若干小目标,而且实现了逻辑闭环。


可是,要知道世界上最难的两件事之一就是把我的思想装进你的脑子里(想知道另一件,今日公众号后台回复:最难)。B作为管理受体,基本上是盲目的。因此,B在完成这幅图时,被要求蒙上眼睛,听着A的指挥,在比A多出一倍的时间内,他两次在画板上尝试绘制的图例如下:

     B的第一次尝试                B的第二次尝试


根据图示对比,当B在得到双倍时间和双倍机会的情况下,画出了他心中的任务落实流程图时,我们发现B和A的思路相差甚远。且不说各关键节点是否明确,规定时间内是否能够完成,光是任务的逻辑闭环就不完整。


对照现实, A布置了很多任务,提出了很多要求,但是到了B手中,往往能够做完尚且不易,想要做好基本也不现实。在B思维里,任务的逻辑闭环尚且很难实现,与其看着任务不断叠加累积,不如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至少数据上看得见。


由此可以想象,如果A有很多任务目标要达成,但他同时对应着很多个B,然后每个B又对应着很多任务,这样的类比图例就可能如下图所示:



A的管理思路图中:实心三角符号表示各阶段需要完成的成就性事件,每一个成就性事件都在为最终愿景做铺垫;箭头线表示任务完成的最优路径。


B的执行图中:空心三角、方块、五星和圆圈表示B们理解的任务达成标准,箭头曲线代表实际完成路线。


由上面的图可知,客观存在的问题是,再好的管理思路落到B身上就难免跑偏。轻则任务完成得很表面或者量化标准变形,重则任务落空而没有下文。


如果你是老板,针对这样的现实要怎么办呢?其实,还真有一个不错的管理样板,就是罗胖的北京逻辑思维网络科技公司。



关键词一:解读


在一次罗胖公司的得到例会上,他想尝试一个新方向,做一系列的新产品,但他没有上来就给各部门分工落实,定什么KPI,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内,他只做了一件事就是:解读。他为什么这么做呢?


回到实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前提:管理思路和流程的样板图,都是管理者A的思维体现,而B只是蒙着眼睛不明就里的按照指挥去做。而罗胖的详细“解读”就是要把B蒙着眼睛的黑布扯掉。


罗胖讲趋势用了15分钟,说例子用了25分钟,阐述分析结果用了10分钟,最后抛出的产品方向只用了3分钟。之后,我特意观察,新产品很快就在罗辑思维的微信商城上架了,得到APP上也出现了相关的音频、文字产品做助攻。充分解读和传递的效果立竿见影,当大家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时候,协同性和效率大大提高。



关键词二:信任


信任包含两层含义,一个是相信,一个是承担。在罗辑思维视频节目中,罗胖曾这样说:



罗胖这么大胆放权,固然带有互联网公司的特色,彼此分工明确互不干扰,但更多的还是信任。在例会上,他自始至终不提什么KPI,只讲大致方向,相信各部门的执行力和协同性,放权给大家做。他也不要什么具体的指标,但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十分不错。


在现代管理中,信任已经成为了战略资源。它的作用有三个层次:1.有助于协同做事,A和B都以目标为导向。2.能够让各部门聚焦专业领域,心无旁骛。3.让人敢于把后背亮给别人。



关键词三:自设KPI


一次,有个在罗辑思维公司客服岗位实习的学生,要回学校参加毕业考试,临行前他做了这样一件事。他把自己做客服这段时间接的电话内容全部记录了下来,不仅分析了自己的对答哪里有问题,而且琢磨出了一套最优回答用户问题的方案。


这就是典型的自设KPI。本来客服工作是难以量化且无趣的,除去正常上下班,公司也没有给他什么特别的要求,但是他自己却死磕岗位的关键环节,在最平淡的岗位做出了最特别的“业绩”。也许是某次解读触发了他的灵感,也许是信任的力量让他对自己要求更高,但归根结底,自设的KPI不仅容易达到,而且有时能让人眼前一亮。


总之,在怎样的管理环境下就会有相应的管理结果,如果能充分做好目标解读、团队信任及自设KPI这些关键点,即便中间环节的成就性事件各不相同,但最终的管理图谱也很可能是这样的: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