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科学家的“冷板凳”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撰文|谢强 

责编|宫奥博

,基础数学研究在我国是薄弱环节,对许多领域形成瓶颈制约,需要一批人静下心来把“冷板凳”坐热。其后,,一个国家需要一批甘于寂寞、枯坐“冷板凳”、投身高精尖的大科学家。随着相关新闻报道的大范围传播,“冷板凳”变成了一个热词汇。


关于“冷板凳”的问题,笔者也有几点思考,但愿这些思考对于科学家赢得管理部门和社会大众的更多理解,以及增进不同领域科学家之间的相互理解能起到一点推动作用。



“冷板凳”并非科学家的专利

“冷板凳”,就是一个人或一群人所做的事情被认可或接受的程度很低。古今中外,存在“冷板凳”的领域不止基础科学,在美术、文学、音乐等领域也都存在。一个画家或作家的作品,可能在其人生的大部分时间中甚至直到离世之前都没有得到广泛认可,而在其人生后期或离世之后备受青睐、价值连城,这种例子几乎每个人都听到过。在音乐领域中,“冷板凳”的现象也不少见,目前在中国,恐怕没有哪种民族乐器的热度会超过钢琴。总之,与衣食住行、传媒娱乐、财经政法等领域关系比较远的领域,都会更多出现“冷板凳”。


“冷板凳”虽然不是只在科学领域才有,但是科学的“冷板凳”的确可以冷得很特别(而不只是特别的冷)。为什么说科学的“冷板凳”很特别呢?首先,科学是探索性的劳动,是去探求未知或者提升已知,因此是一小部分带有先遣队性质的人的活动。其次,科学体系的分支随着社会分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因此本来就是由一小部分人组成的先遣队,还要再细分成很多小分队。第三,由于科学理论体系大体稳定,判断客观事实的方法论体系相对完备,一旦出现不同观点,那么有可能就不只是类似文艺领域中的百花齐放的情形,而是涉及对与错。


坐热科学“冷板凳”

“枯坐‘冷板凳’、投身高精尖”,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投身高精尖,那应该是“高大上”的事情,怎么会是枯坐“冷板凳”呢?事实上,这句话恰恰道出了科学研究的一个事实,“冷板凳”和高精尖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这样说或许仍然不好理解,我们不妨借用商人罗永浩在其演讲《时间的朋友》中描述的商业发展的模式。他说,很多后来看来是理所应当成功的商业模式创造,早期未必被人看好,他根据一些类似的案例总结了新商业成长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一开始是“看不见”,也就是少数人意识到了某种可能成功的商业模式并付诸初步实践,但是绝大多数人是没有看到的。第二个阶段是“看不起”,也就是随着新的业态的发展,更多人看到了其存在,但是主流观点还是认为那不过是小打小闹,成不了大气候或者走不远。第三个阶段是“看不懂”,也就是随着新业态的茁壮成长,有更多的人动心了,但是由于既有经验和思维方式的局限,不能清楚地理解新业态中钱是怎么赚的。第四个阶段叫“跟不上”,也就是当很多人都能看懂新的赢利方式的时候,最好的创业机会可能已经错过去了。


应该说,虽然上述过程讲述的是商业“冷板凳”被焐热的过程,但其道出了所有焐热“冷板凳”的一般规律,也包括科学家的“冷板凳”。我们不妨举生命科学中的两个例子来回顾和感受一下。首先来看生物学家和社会大众都很熟悉的一个词,“进化论”。从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开始,一小批人率先意识到生物进化作为客观事实的存在,但是持有这样观点的人在当时的生物学家中是极少数。事实上,当时的绝大多数生物学家甚至是反对进化观点的。后来,达尔文在随“小猎犬号”(音译贝格尔号)帆船做环球航行的过程中,开始形成自己的进化观念,并在考察结束后的若干年中将自己的思考不断写入日记。但是由于担心自己的观点过于挑战主流观点,他只对自己信得过的一些朋友谈到过进化观点,并未公开发表或在公开场合提及。直到英国生物地理学家、博物学家华莱士将自己独立形成的“自然选择”观点投稿,达尔文才将日记中的内容匆匆整理成书稿交付出版。由此可见,在达尔文和华莱士的时代,生物学家中的保守观点仍然极为强盛,虽然其后略有减弱;达尔文在世的时候虽然也赢得了一定的声名,但是远不及后世的评价。在获得了初步的成功之后,进化论得到更多生物学家的认可和接受,但其传播依然步履蹒跚,主要是由于进化是跨世代遗传持续积累的过程和效果,研究进化需要长期的数据积累,并且当时的种群遗传学理论也并不成熟。后来德裔美籍进化生物学家恩斯特·迈尔和俄裔美籍生物学家杜布赞斯基等一批学者通过对于物种形成理论的发展,促成了新达尔文主义(Neo-darwinism)的形成,较为完整的进化论框架基本形成,其后则以各个类群中的案例研究为主。


达尔文



女性遗传学家麦克林托克从事玉米的染色体遗传学研究,1944年就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在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期间,她以玉米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因位置转移的观点。但是这样的观点由于背离当时主流的遗传学理论框架太多,受到颇多批评,以至于自1953年起,她停止发表带有类似观点的论文。到了20世纪60年代之后,更多的研究者在对其他类群的研究中,陆续提出了支持基因位置可变的证据,其中包括经典模式生物果蝇。1983年,她由于发现可移动遗传因子的存在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其后,人们对于转座现象的认识不断深入和完善。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例子往往都是偏底层理论,带有一定假设性的理念性认识。这类例子都告诉我们,一项伟大发现,从最初发现到获得较为普遍的认可,可能需要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当然,也有周期相对较短的,甚至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就被认为意义重大。就笔者个人的观察而言,能够相对及时得到认可的科学研究领域,一般来说往往是与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关系比较密切的领域,例如节能减排、交通工具、农业育种、害虫防治、疾病防控等;军工研发应该也能得到及时认可,只不过出于保密的限制无法在大范围内传播。此外,一些能够直接对于较多科学研究活动产生深刻影响的技术研发,也可以获得比较及时的认可,例如蛋白质测序与合成技术、DNA测序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由于都能够对生命科学中的大多数分支学科产生巨大影响,因此都很快获得了普遍认可。


管理部门怎么做

从上述的一些例子中,我们不难得出两点认识:第一,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成长和发展特点,离日常生产生活越近的越容易走进跨领域研究者和社会大众的视野,而偏底层理论的研究要想获得普遍认可,则需要更长的时间;第二,30年时间,几乎是一个年轻人从入职科学研究事业到退休的时间跨度,因此对于那些从事偏底层理论研究的人来说,更需要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


面对具有不同发展与成长特点的学科,科研管理部门要如何帮助科学家呢?笔者个人认为,用一个当代的热词来说,科学家最需要的就是“懂我”。虽然不论环境如何,都会有哥白尼式的人存在,但是如果管理部门通过政策引导形成一个兼顾竞争激励和学科平衡的环境,那么可能会有更多有才华的年轻人愿意去经过一番努力,把科学的“冷板凳”焐热,而不是提前基于对学科冷热的判断,在一些基础学科面前掉头就走。在当代进化生物学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目睹西方同行将系统发育、协同进化、生态建模等一个又一个小领域不断焐热,而我们在国家经济持续向好、科研投入不断加大的过程中却仍然没有改变一波接一波跟踪的局面,个中原因,令人深思。事实上,如果无人就座的“冷板凳”越来越多,受损的不只是坚守“冷板凳”的科学家,也包括国家的利益。


基础科学发展的动力与模式

事实上,不同学科的发展历程往往都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这其中有三个方面的驱动力,一个是来自于科学与科学家自身的,这种动力是始终存在的,推动各个学科朝着各自的方向发展;一个是来自于技术机遇,一旦遇到,可以对特定的学科领域产生巨大的解放作用;还有一个是来自于社会需求,一般以各个国家的政策引导形式出现。现实中的科学发展可能来自于其中一种、两种或三种力量的驱动。

以生命科学相关的几大领域的发展为例,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由于人们对于不同大陆的长期探索积累和达尔文进化论自1859年《物种起源》出版之后所产生的影响,分类学与进化生物学(包括古生物学)是流行度和影响力很高的学科。今天著名的《Nature》和《Science》两大期刊创刊时,主要目标领域之一就是进化生物学。在20世纪50年代及其之后的半个世纪,随着DNA双螺旋结构、半保留复制、密码子等大量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发现,以及解析生物大分子一级结构(序列)和高级结构方法体系的发展,分子生物学以及相关的应用领域形成了爆发式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美国以及世界各国对于医学与健康的高度重视,致使人类基因组的研究以全球合作的形式出现,并被提到与阿波罗登月计划相提并论的高度。该研究计划的推进,不但促进了人们对于人类基因组及其与疾病间关系的认识,也促进了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长足进步。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进步,对分子生物学、农业、生态与进化等学科都起到了很大的解放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环境和生态方面矛盾问题的不断凸显,人们逐渐意识到医学和农业等方面问题的解决,除了从这些学科领域本身努力,也离不开环境与生态的背景。而真正解决问题的思路,就是要对环境与生态给予大力研究和保护,减少环境和生态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对于医学和农业进行发展,以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由此,环境科学、生态学与进化生物学(包含生物多样性研究)等学科再次进入了上升发展的阶段。


每个学科在发展过程中都会经历相对冷和相对热的阶段,每个时间段内都会有相对冷和相对热的学科,我们必须看到每个学科以及各个学科中的各个领域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如果我们不能直面今天的“冷板凳”,那也就注定了我们明天不得不去追逐被别人焐热的板凳。热门学科有其之所以热门的原因和意义,但是冷门学科研究者的“冷板凳”也不应该太冷或冷太长时间,均衡发展和整合式发展才是对科学、国家、科学家真正有利的发展模式。


作者简介

谢强,男,福建人,现任职于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虫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批优秀青年项目资助。SCI文章H因子11,其中他引部分9;编著有《进化生物学》和《现代动物分类学导论》。主要从事昆虫分子系统学研究。


本文刊登在《今日科苑》杂志2016年10月刊评论栏目。

      《今日科苑》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社会性科技期刊。致力于发挥老科技工作者培养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作用,搭建老科技工作者与青年科技工作者联系沟通的平台、老科技工作者向青年科技工作者传授做人做事做科研经验的平台、老科技工作者培养扶持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的平台。

  前方有更多不可错过的精彩!!

在科学和艺术的世界遨游

纪念何泽慧“四分裂”发现69周年研讨会

李志宏:当微纳电子技术遇到生物医学

陈建明:蛟龙入海找新药

科学与公众|“弯道超车”,把创新人才放到“发动机”位置|疯狂动物城》:动物世界里的“乌托邦”|协和医院妇科陈蓉教授谈女性之美|“梅派”京味吃法

投稿、转载或法律相关事宜请邮件联系

邮箱:kxjbjb@126.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微信号:kexuejia2016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