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听杜近芳聊《白蛇传》往事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点击蓝色字体京剧艺术 一键关注



杜近芳《白蛇传》剧照


  当年让郑亦秋带着杜近芳去拜访田汉,杜近芳一进门就给田汉的剧本《金钵记》挑了不少毛病,把田汉给逗乐了。京华时报记者近日专访82岁高龄的杜近芳,聊了不少这样的往事。


  批《金钵记》逗乐田汉


  杜近芳出身梨园世家,是京剧大师王瑶卿的关门弟子,也是梅兰芳的徒弟。上世纪50年代初,杜近芳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演出了《金山寺》《断桥》《祭塔》三出折子戏。杜近芳回忆,当时总理看完戏后就问她,为何不唱“田汉老”的《金钵记》?她说:“《金钵记》像是小科班演的,我要唱大戏。”


  建议她去拜访田汉老,让他帮写个剧本,年轻的杜近芳说:“要不您跟田汉说一声吧,他知道我是谁啊”,身旁郑亦秋导演悄悄地提醒杜近芳,不能直接叫田汉,要叫田汉老。后来,让郑亦秋带着杜近芳拜访田汉老,一进门便聊起戏,杜近芳挑了不少毛病。“您写的《金钵记》我知道在哪儿演的,情节怎么样。我问田汉老,金钵是法海用的,这个戏是唱法海啊,还是唱白素贞啊?”




  这一下,把田汉给逗乐了,他对郑亦秋说,这个小姑娘很好玩儿,怎么知道这么多事儿啊。杜近芳还提了一些意见,“小青怎么能一个人就把官银给抢了,这不是说她就是个妖精吗,要不怎么那么大能力。”后来,杜近芳去了朝鲜战场慰问演出,当她回来时田汉已经把剧本修改完了,就叫《白蛇传》。1954年,《白蛇传》正式首演引起轰动,她觉得戏里的白素贞之所以感人,是因为没有妖气,把亦人亦仙的身份融为一体,传递的是真善美。


  不懂“安可”闹笑话


  到了1955年,杜近芳随中国艺术团参加西欧第二届国际戏剧节,在瑞士、法国、意大利、英国等国家巡演。当时杜近芳带了两出戏,一个是《白蛇传》中的《断桥》一折,另一个是《霸王别姬》。


  《断桥》是文戏,外国人能看明白吗?登台前,杜近芳心里就犯嘀咕,在台上唱完“谁的是,谁的非,你问问心间”这段时,全场的欢呼声响起,还有观众大呼“安可”。这下可把杜近芳吓坏了,她以为唱砸了,观众在起哄。下台后,团领导跟她说“安可”是叫好,再来一遍的意思。她不信,第二天坚持要把《断桥》换成《霸王别姬》。


  后来,杜近芳跟团里其他人去看歌剧《卡门》,台上演得很好,台下观众大喊“安可”,她才相信了团长的话。该剧在当地也引起很多媒体评论,有评论家称希望能看到全本的《白蛇传》。在1960年的美洲第九届国际戏剧节上,杜近芳演出了全本《白蛇传》。1964年中法建交,杜近芳终于又在法国演出了全本。提起这些,杜近芳说,这是她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刻。




  要唱戏就得鹤立鸡群


  杜近芳说,自己年轻时没文化,性子直,有些故事现在想想都好笑。她是“通天教主”王瑶卿的关门弟子,提起拜师的情景,她说:“我看到他也不紧张,就盯着他,该怎么说怎么说。当时王大爷就有点乐了,这小姑娘跟我说话,怎么还瞪眼呢?他就问我,你是唱一时啊,还是唱一世啊?我就说唱一时那是玩玩票,要唱当然要唱一世,以此为业。他就高兴了,说关山门。”


  这一生,杜近芳觉得自己就嫁给京剧艺术了。“我年轻时就立下志向,少不靠父母,中不靠夫婿,晚不靠子女。我能演就演,老了不能登台了就靠教戏为生。我的丈夫等了我8年,结婚时也约法三章,我们要,经济独立,生孩子不管男女就要一个,不要也成,我还得演戏呢。”


  一聊到演戏,杜近芳就特别能说,其他无关的话题却不愿说什么。“唱戏的都想站在中间,我觉得不唱则已,要唱就一鸣惊人,别的事儿怎么都成,要让我唱戏,我就得鹤立鸡群。”提到5月3日徒弟付佳和小生演员张兵在梅兰芳演出的青春版《白蛇传》,杜近芳说:“我希望他们能超过我。付佳嗓子好,个头高,练功也很刻苦,她该找个好的化妆师。扮上戏,她比我美。我女儿就老笑我,说我是二级残废,个头太矮了。”


  >>延伸阅读


  《断桥》那段唱腔为何那么好?


  “青妹慢举龙泉宝剑,妻把真情对你言。”这一大段唱腔,是《断桥》一折的经典唱段,在剧场里这段经常能把观众唱哭。记者问杜近芳,除了唱词本身的魅力外,为何这么感人?


  杜近芳透露,当年为了这段唱腔,她先后拜访了王瑶卿、梅兰芳、郑亦秋等几位大师,原来的唱腔只是一段类似“南邦子”的唱腔,后来在几位大师的建议下不断修改,唱腔板式才会如此丰富,“梅大师跟我说,别一上来就唱,要念白,到了声音最高点时再唱,这有感染力。”




  田汉在这段唱词中,还用了排比的几句“我爱你”,当时很多演员都不敢唱“我爱你”,就杜近芳敢唱。她说:“有的人觉得太露骨了,还有人说太黄色。我说,不爱干吗去盗仙草?不爱干吗要去金山寺?就因为爱嘛。他们这是夫妻呀,这肚里都有小孩儿了,怎么还说是黄色呢?我就敢唱。”


  杜近芳回想起来,她当年幸运地得到了几位大师的指点,自己是最后的舞台呈现者。现在回想起来,还可以从心理学、生理学和斯坦尼的戏剧体系去分析这场戏,比如有几句唱,每唱一句她就迈前一步,这种肢体动作也很感染观众。


  京华时报记者田超

京剧艺术
盛世梨园  戏韵万千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zhongguojingjuren
         (中国京剧人)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