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文学科中的德育渗透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中学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极易转变的关键时期。 正如作家柳青所说:“人生的道路很漫长,但紧要处只有关键几步,特别是当你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人生道路是没有岔道的,譬如:学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能影响你的一个时期,甚至是一生!”然而,面对社会和家庭教育的弱化,学校教育的力不从心,很多中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心理困扰和障碍,甚至是道德的沦丧,影响其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德育培养,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上——道德。道德普遍的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语文学科对学生的教育意义,既有语言文学修养的因素,又有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同时,新课标也给我们指出:“注重学生素质的深层建构和整体提高,变‘教书’为‘铸魂’。教师要善于化知识为智慧,变行为为‘素养’,积‘文化’为‘品格’。”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实现文道统一,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而学科渗透的艺术还在于构建渗透媒介,把握渗透时机和方法,跟踪渗透效果,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体会,从这四方面入手探究语文学科中的德育渗透功能。


一、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构建渗透媒介


现今的教育实际是将学生看成是工业品,经过标准化工业产品的制造流程——加工、检验、成品测试、包装入场(应试考场),生产出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智育突出”而“德育弱化”、“高分低能”的“优秀生”。失去了教育的本真,实际上德育和智育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作为语文教师,我发现在教学中其实有许多教育因子,可以对学生适时地进行德育的渗透。


(一)利用好教材, 随风潜入夜


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篇目均是一些文质兼美的优秀文章,尤其古诗文数量大大增加,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的美德, 不仅是智育的有力凭借,更是重要的德育资源和美育资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其民族美德的效能,让学生接受它美的熏陶,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进行多方面的德育引导。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的陆游,“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不知激励多少仁人志士奋勇前进。但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个人主义、功利意识较强。集体主义意识都很薄弱,更何况是爱国主义精神呢?而忠贞爱国的这些名人名篇则是对他们进行教育的有效媒介。此外,还有高尚情操类、孝行天下类、志存高远类等优秀作品可以内化为德育手段。


例如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进入中外伟人宽广博大的精神世界,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受激情、品味哲理,初步思考事业、正义、自由、艺术、爱情等问题,从而拓展自己的精神疆域,深化个性内涵。


从内容上看,本单元的课文均以“思想风采”为核心,有文化巨人梁启超对人生与事业关系的宣讲,有文坛泰斗雨果对思想大师伏尔泰的礼赞,有著名学者傅雷和音乐家儿子傅聪的艺术交流,还有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女儿进行的爱情启蒙。这些课文在洋溢着充沛激情的同时,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样,学生学习的就不只是一篇篇课文,而是打开了一片精神的空间、思想的领域。


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古今中外灿烂的文化精髓,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唤醒他们的道德意识,我尝试着在每一模块设计了这样一些活动:


课前查找相关资料,知人论世;课上进入作品探讨,诵读涵咏;课后拓展延伸阅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付诸于笔端,润物细无声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建议学生要时刻保持一颗好奇心和敏锐的洞察力,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揭露生活中的假恶丑,借助周记和随笔这两种形式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


刚开始学生在写作时总是要揣摩老师的心思,不敢说真话,不敢流露真情,比如我让学生截取回家路上的片段,结合毕业年级的心态写一段心理描写,收上来的文章大多千篇一律:不放弃、不抛弃,不论多苦多累都要为考上理想的学校努力拼搏。并不是这样的话就不真实,而是明显看到有些同学矫揉造作、言不由衷。这时我就找这样的学生谈心,让他们卸下心理包袱,勇敢大声地说出心里话,“吾手写吾心”,于是就有了一篇这样的文章《回家路上》:


走在回家的路上,背着厚重的书包 ,踱着沉重的步伐,眼前阴沉昏暗的夜晚,让我感到窒息,就算考上大学又有何用?北大、清华的莘莘学子们不还是空有文凭,毫无水平,面临就业的压力?这种重复而枯燥的高三生活何时是个尽头……(片段)


很明显,这才是他内心对毕业年级最真实的感受,整个文章思路清晰,娓娓而谈,更能借助周围的景物描写烘托心情。课后我常寻找时机与他沟通,列数成功人士的经历,并用阿里巴巴总裁马云的一句话鼓励他:“昨天很困难,今天更残酷,明天很美好,大部分创业者死在今天晚上,看不到明天的太阳。”适时地对他进行心理辅导,减轻他的心理负担,为他鼓劲加油。同时结合实例帮助他确立正确的人生奋斗方向,积极乐观地面对困难。


(三)借助于社团,求余音绕梁


我所负责的学校社团活动“风雅颂”艺术社,主要以朗诵和鉴赏为主。一些优秀的名家名篇之所以能流传至今,一定有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供借鉴。不论是清新淡雅的《荷塘月色》,还是苍劲悲凉的《使至塞上》,亦或是感情真挚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从这些作品中我们读到的是个人对国家的责任与使命,在同学们的反复配乐朗诵中,去感受作家、品味作品,进而达到心灵的净化。


当然,语文的德育渗透绝非这些所能涵盖,但我们不妨以此为切入点,用好用足教材,开拓写作领域,自能开辟出一条崭新的教育之路。


二、调动语文学习的热情,把握渗透时机和方法


教育是雕塑心灵的艺术,《管子·牧民》“ 事之难易,不在小大,务在知时”,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与教育也应该选择恰当的契机。何为渗透时机?魏书生认为:“在学生喜怒哀乐,感情强烈、深沉的时候,进行德育渗透的效果最好。”因为这个时候学生心灵世界的窗户是敞开的,“知时节”的“好雨”可以顺利地”随风潜入”心田,而取得满意的滋润效果。


(一)挖掘语文课本内蕴,培养耐挫抗挫品质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人物耐挫、抗挫的品质,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


如我在讲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时,结合时代背景知人论世,力求挖掘文本的深刻内蕴及现实意义。从“秋晨院落”的闲适淡然到“秋槐落蕊”的宁静致远 ;从“秋蝉残鸣”的临近生命终点而从容面对到“秋雨话凉”的淡定坦然,最后是“秋枣胜果”的身处逆境而精神张扬。无不让读者体会到文字中所流淌出来的作家精神内核,发人深思,感慨良多。


(二)关注探讨社会热点,树立正确道德意识


现今的信息化时代使学生从各种渠道感受着这个千变万化的社会,很多学生不再只生活在自我的封闭空间中,他们通过这些媒介了解社会,感悟生活。这其中也不可避免会接触到一些负面信息,甚至有些学生会把它们用放大镜放大,进而影响了自己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底线。


在平时的课前五分钟演讲、随笔和练笔中,我会适时地选择一个热点话题让同学们先展开讨论,然后再进行恰当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


,当眼见被雨水淋湿的人民币无人敢拾起,当被两辆汽车碾压致死的小月月无人伸手援助时,同学们先是愕然,然后是激烈的谴责声充斥着教室,并将这谴责之声化为铿锵有力的文字。我想:文以载道,真正的好文章就是发于真情,书写真意,这样不仅积累了写作素材,而且也在写作中渗透了德育。


(三)充分利用主题实践课,促进团结协作精神


“踏着铃声进课堂,回到家里学习忙,互联网上诉衷肠。”这句顺口溜实际上反映了相当部分中学生的交际现状。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与人沟通交流,以及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显得人际关系不协调。加之家长的期望值过高,社会压力加大,大家会认为多一分就是胜利,提高一个名次就是进步,谁也不可能放松。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可能产生恶性竞争,同学之间会相互较劲,甚至抵毁,使一些同学之间的关系成了单纯的竞争关系。 


于是我利用语文主题实践课丰富多彩的形式:分组测评、开辩论赛、小组合作探讨文本内涵、表演课本剧等让学生建立集体意识、团队意识。高二时我们班分成四组完成了“月”“水”“莲”“柳”的意象分析研究活动。表演课本剧《鸿门宴》《荆轲刺秦》《哈姆雷特》等。课上随时分组研讨文本,朗读、知识总结、文本探究总结,各司其职,并当堂评价指导。使学生意识到集体的共赢与个人的单赢是息息相关的。


三、追求德育的长远渗透,跟踪渗透效果


杜甫《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指的就是渗透效果,学科中渗透的德育是隐形德育而不是显性德育,追求的是长远效果而不可能会立竿见影、一蹴而就。讲究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夫,而不是大声喧哗、直接灌输。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实用性特点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可以说,如果教师能身正为范、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地付诸于实际教学中,自然会水到渠成,取得“红湿”“花重”的效果。否则,学科中德育渗透就会因目光短浅而失去潜移默化、感染熏陶的道德力量。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坚持“六个一工程”:每节课前齐声诵读一篇文质兼美的古诗文,每天一次课前五分钟演讲,每周一次随笔练习,每月小组出一张单元测试卷,每半学期进行一次课外实践活动。让语文教学成为德育的源头活水,“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为师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爱因斯坦说过:“学校教育的始终目标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这句话道出了学校教育的实质——先学做人,再学知识。


渗透就是把德育的因素与各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寻找深入学生心灵深处的窗户,架设通向大纲、教材要求的桥梁,完成德育、智育的双重任务,不是贴标签或为砌炉灶。构建渗透媒介,把握渗透时机和方法,跟踪渗透效果,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利用语文教师的身份,从教材、写作、实践课等多方面寻找教育契机,用自身积极的情感,用自己的人文关怀去激发学生人文情怀,以情促情,以情感情,凸现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与成长,达到较佳的育智和育情效果。


(摘自《语文教学研究》,2016年第7、8期合刊)


《语文教学研究》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17号 富海国际港707

邮编:100081

联系人:文 萃

电话:010-88375278

传真:010-88370897

投稿信箱:ywjxyj@tefl-china.net; ywjxyj2005@163.com


欢迎关注大语文

微信搜索:great-yw 或点击右上角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查看公众账号”输入大语文——点击“关注或扫描以下二维码: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