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所友】吕忠梅:独木不成林(《环境法之树文丛》序言)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点击上方“公众号”可以订阅哦!


您喜欢这篇文章吗?请滑到文末给我们点赞留言吧!


作者:吕忠梅,,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为吕忠梅教授主编的《环境法之树文丛》写的第二篇序言,前一篇是“小树慢慢长”(详见本公众号2016年1月21日推文),特此分享。

   

时间在生命的迁徙中留下足迹。2015年,调令到达时,拎着随身行李踏上单程火车,不回头地投入到另外一种忙碌。失去,还是获得?是个问题。


50多岁开始的“北漂”生活,被学术活动填充了几乎所有的空余,不曾感受孤独。


北京的环境法学人,以连续举办专题讲座的格调,表达了对一个新来者的接纳。一场又一场畅所欲言的学术讨论、其乐融融的师生交流,一度多一度的温暖对流在每个人心间。


北京的法学圈,以邀请参加学术交流的方式,传递着对一个“业余”学者的关注。为中国法学会三大论坛发言或主持,一次又一次的观点碰撞、不同法域的思维纷呈,一刻深一刻的启迪激荡着每个人脑海。


还有,在国家环境与健康论坛上与环境医学学者一起访谈、在排污许可证制度改革国际研讨会上与环境执法者探讨、在全国环境保护工业协会“治霾在行动”年会上呼吁环境保护须强化法治思维与法治方法、主持学生模拟环保法庭大赛、参加环境立法修改论证会、主持环境司法研究中心会议……,一处又一处的跨学科对话、多种方法的全景观察,一分宽一分的视野提升着每个人境界。


这就是曾经向往的氛围吧。有来自不同学校的学术联盟,有多方发起的理论研讨,有多种观点也多了关爱,有争论交锋也多了同舟共济。学术观点一直都可能不同,当质疑、辩论、分歧在催化着学者之间的感情,一切都不再是问题。也许,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对环境法学科做出巨大的贡献,但每个人都始终是别人思想的扩音器和放大器,正如别人——这个学术共同体中的每个人——也始终是这个人思想的扩音器和放大器一样。


只是,在北京的夜晚,环境法树会时常浮现在眼前,挥之不去。那棵慢慢成长着的小树,秋风落叶,雪雨冰霜。真的是在不经意间得到,在恋恋不舍中失去吗?也许,我欠下的不仅是一个告别。


离开武汉后,向中南财大提出了辞去学术职务的申请,将湖北省环境资源法学会的职务做了交接,也不再担任湖北经济学院的学科带头人。一心想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业余学者”,保持一份真正的学术兴趣,做自己有能力的事情。也是为了告别,我将七年前为《环境法之树文丛》写的总序——“小树慢慢长”放到微信上,请大家和我一起,重温一棵环境法小树的成长。


春节时,有学生在微信圈内放了一张他们种下的“环境法树”照片:白梅盛开、春意盎然。在“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悠然中,惊觉“独木不成林,一花难成春”的落寂,心底涌起的潮湿阻滞了“点赞”的手指。


伟大的思想不如伟大的行为,不须吹擂;若是无法成就伟大的事,就用伟大的方法,去做微小的事!我能做的,是带上《环境法之树文丛》继续前行,让这棵树上的枝叶与果融入环境法森林;让风景这边独好的淡然与环境法花园的锦绣相互依偎,灿烂环境保护的春天。


于是,有了现在变脸但不变心的《环境法之树文丛》。希望从今以后,能够有更宽的选稿范围,发现更多的优秀作者,培养更多的学科团队,成为更多环境法研习者的选择。


感谢这半年的收获,这是学者之交当之无愧的奖赏;感谢这半年的活动,这是学问之路不可或缺的阅历;感谢这半年的尚不如愿,这是学术之岸必须奋力前行的理由。



吕忠梅

2016年2月26日于北京



本公号由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维护,与中国环境法网暨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官网(www.riel.whu.edu.cn)互补,与各位同仁分享环境法资讯——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
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
为你提供最新最热环境法学术资讯,
欢迎关注、转发或分享朋友圈
平台ID:whu_riel
官网:http://www.riel.whu.edu.cn
投稿邮箱:whu_riel@163.com
微信号:
(长按可识别)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