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东方《北京人》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北京人》无疑是曹禺先生最好的一部原创话剧。


在这部话剧中,看不到《雷雨》似的殚精竭虑,看不到《原野》似的矫揉造作,不仅饱含作者对于国家民族的忧患之情,而且技法娴熟随意,更显大家风范。


《北京人》写的是封建家庭的没落,这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人类成长历程中一个年龄段的结束,曹禺把这样宏伟的主题浓缩,放在老北京一个没落的、走向衰亡的大家庭中,让这样一首摇摇欲沉、千疮百孔的老航船承载这样沉重的主题,让我们一入戏就不能不“先天下之忧而忧”。


不知《北京人》饱含了多少曹禺对于一个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柔弱民族的忧虑。一个前清遗老曾老太爷,行将就木,苟延残喘,必将被抛弃,而且已经被淘汰。他已经不能支撑这个曾经辉煌的门第,对死亡充满了无穷的恐惧。


面对曾经低下的邻里的崛起,他只是想尽可能维持自己现在的生,安排自己不久的死。最为可怕的不仅如此,更在于这个腐朽的代表,已经死去的思想依然牢牢的控制着这个家族,掌握着他们的命运。曾老太爷代表了什么?


他的存在暗示着什么?我想是不言而喻的。在此之下的中生代呢?理应维持这个家族存在,甚至肩负这个家族复兴的中生代呢?曾文清文弱胆怯,不敢反抗;江泰夸夸其谈,从不行动。却让一个无耻狡猾,小肚鸡肠的两面派人物,曾思漪把握了家庭的命脉。


整个家庭之中,能与曾老太爷抗衡的居然是这种人物。让人好笑,可笑出的只能是泪。曾文清和江泰,一中一外,在他们身上,曹禺看不到希望。




那些软弱无用的男性无疑便是曹禺的心疾,他痛恨他们的软弱无力,拼命想摆脱、想改变,于是又便有了“北京人”、袁任敢这些充满“原始力量”的人物,他们是曹禺理想中的人,是完美的化身,使曹禺希望的寄托。


在“北京人”身上曹禺将自己的态度表现得更为明朗:“充沛丰满的生命和人类日后无穷的希望都似在这个人身内藏蓄着。”曹禺显然是崇尚这种“力”的,而那些软弱的人,却是只能在心中偷偷向往一下,没有行动的,作者深刻了解这些人挣扎的内心,所以这些人是鲜活的,又是无奈的。


对于这种软弱,作者是最残忍的,比如文清,走了却又回来,最后连唯一一个理解自己,与自己同声同气的女子都对自己失望,离开家走了,只剩下了他独自在这个注定要入土的家中苟活下去,只有依靠着鸦片,麻醉着自己的灵魂,等待着自己的死日。


这样的活着比死更痛苦。曹禺的心应该是极痛苦的,他分明地看到了腐肉所在,却又毫无解救之法,他只能自己揭开伤痂,忍痛替自己剜肉疗伤,他不得不这么做,只有这样才使是他心灵感到慰藉的唯一方式。


至于新生代的曾霆,虽然天真可爱,但对思漪和曾老太爷仍然唯唯诺诺。可以说,他就像《雷雨》中的周冲一样。他祖辈的一句话,“就可以把他的想法全部打灭。”在这样的人身上,曹禺还是看不到希望,更多的是同情和善意的嘲笑。


一个愫方,一个瑞贞,都是善良的女性。特别是愫芳,作者饱含了同情与赞美之笔写下的人物,一个美丽的东方传统女性。她贤惠而容忍,在曾家总是无声无息的劳动,似乎每个人都可以支使她干活,而她从不推托。


她为老太爷捶腿,为曾思懿熬药,为文清收拾书画,为江泰、文彩等做饭,甚至为陈奶妈铺床叠被。她是中国传统的包容、忍让的美德的化身,她把这一切寄托于深深埋在心里的,对文清的感情上,然而正因为如此,她的命运才凄惨悲凉。


她就像落入漩涡的浮萍,希冀扶住片草断根,可是这些根,这些草,早已经腐朽了。她甚至愿意牺牲自己来换取滋润肥沃这些草根的土壤,把自己的希望建立在“理想国”的基础上。可曾文清的回归彻底打破了她的梦想,“天真的蹋了,哑巴也说话了”。这些草叶根叶已经败坏了,没有可医救的方式。


除了出走别无它法,可这样的出走对于她来说一样是毁灭。不知曹禺是否是含着泪在写愫方,不知在愫方和瑞贞之中饱含着曹禺先生多少对于可悲、可怜的人民的关爱。




似乎在这个家庭之中的任何角落已经看不到希望了。曹禺把希望放在了“北京人”身上。这个华夏民族的源头,似乎是曹禺认为的出路。可是这样的出路岂不是更加让人绝望和无助?


然而这样的家庭之中,家庭关系看似平静,时则不然。在剧中人看似无心的平淡言辞中,都有心灵的冲突。只是由于剧中人的身份,所受封建教管的影响,不允许他们十分外化的表现矛盾冲突,事实上《北京人》的矛盾冲突的激烈性、复杂性比《雷雨》有过之而无不及,她们的区别只不过是东方的曾家四合院,与西式的周公馆。


内在激烈的冲突,表达出来的语言却是简洁含蓄,委婉深长,欲说还休的特色与中国古典诗词艺术讲究凝练传神、忧婉深长的抒情特点相通,体现出中国古典文学的韵味,从而使得这部戏更有民族特色。


《北京人》中还依稀可见《红楼梦》的影子,这是在是因为《红楼梦》几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结,特别是为写中国的封建家庭树立了典范,所以,谁也逃不过《红楼梦》的影响。


曾思懿与王熙凤有异曲同工之妙;曾文清、愫方的文雅、儒弱,相互倾慕却不能结合,又大类宝玉与黛玉;而心直口快、憨态可掬的陈奶妈,又让人想起来了刘姥姥。总之《北京人》的字里行间都透出中国古典文化的雅味,东方文化与西方艺术的结合,在这部戏中得到了完美体现。


因此,这部戏可以说是中西美学、中西文化的完美结合。曹禺从契诃夫的戏剧中借鉴了“艺术上的平淡”:“一个戏不要写得那么张牙舞爪。在平淡的人生的铺述中照样有吸引人的东西”。


在契诃夫的影响下,摒弃了《雷雨》的酷烈和《原野》的神秘,这部戏中作者追求的是平淡深沉的美。这种美更符合中国的,东方的传统审美心理。


《北京人》由《雷雨》紧张激烈的风格,转而成为平淡、自然、深沉的美。


《雷雨》中的矛盾冲突激烈、外化,更符合西方重视现世的人生态度;《北京人》中,作者则把戏剧冲突至于人物的内心,矛盾冲突含蓄,悠远,这符合东方人把希冀放在来世的人生观。


这使得《北京人》较曹禺的其他作品,东方美的韵味更浓。




如果说《北京人》有什么明显的缺陷,那么就是几个外来人的处理了,特别是被赋予了使命含义的袁任敢、袁圆和“北京人”,因为他们过于鲜明的象征意味,因为他们过于西式态度与思想生活方式,因为他们过于明显的对比,我们觉得它呆板生硬。


我想,究其原因,可能是曹禺先生想说的事情太多了,既想提出问题,又想解决它,尽管这种解决对于他自己来说也是勉强的,有点自嘲式的。


曹禺清华的同学,号称“龙虎狗”之首的另一位大师级人物,也是曹禺青年时代佩服的榜样;钱钟书先生对曹禺的剧本不以为然,曾在《围城》之中借赵辛楣和孙柔嘉之口讽刺过曹禺,但也认为《北京人》相对而言较为出色。这对我们似乎有所启示。


可见,抛弃了“技巧”痕迹,由火辣辣的浓烈风格转为淡远隽永的《北京人》以特有的东方韵味,依旧傲立于剧坛群雄之上。


—END—


壹期壹语

【箴言 · 4:18】

但义人的路好像黎明的光,越照越明,直到日午

好文荐读


世上最会说情话的人,10年情话说给谁?


中国之死

国学大师如何评价《红楼梦》

走近宫崎骏博物馆


文创根据地
微信号:wenchuang007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有话好好说
本文作者授权原创文章。欢迎分享,未有作者授权,其它媒体平台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本号联系作者,并按以下方式进行:1、在文章开头写明文章来源“文创根据地”(wenchuang007)。2、文末附上“文创根据地二维码。3、文章发出24小时后才可以授权转载。4、联系我们:genjudi01@126.com


全球扫货

 
长按二维码,立刻体验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精彩】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