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为什么我反对《雾霾下,我为什么没搬回美国》的观点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昨日朋友圈有一爆文:《雾霾下,我为什么没搬回美国》,阅读量早已10万+,连点赞数都已破万。读完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原文主要有这几个观点:

1,我们(指所有人)不仅是雾霾的受害者,也是参与者。原因包括:1)不停的买买买,过度消费。其中的主力是“中产阶级”追求生活质量的欲望。2)国内的人口规模和资源。

2,解决雾霾的出路是技术革命和让人能控制欲望的教育。

反对理由如下:

1. 主次不分


讨论某事件的原因时,有逻辑地列出所有可能性,再按重要性的优先级排序,是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导致雾霾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燃煤、工业性排放、交通工具的尾气、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等等,如果范围再广一点,还可以包括做饭烧菜时的油烟、房子装修、火山爆发,甚至是我们放的屁。

在这些原因里,哪些对雾霾的形成贡献较大呢?《搬回美国》一文并没有进行比较分析,而是直接给了答案:“过度消费”。

逻辑链是这样的:1)我们买的每一件商品,在生产过程中会耗电->电来自于供电企业->供电企业的燃煤和工业性排放会导致雾霾。2)我们网购的商品需要快递配送->配送需要交通工具->交通工具的尾气导致雾霾。

虽然这个逻辑链有点长,但看起来似乎没有问题。关键在于,这是否是雾霾形成的主因?

如果消费是通过燃煤、工业排放和尾气导致的雾霾,是否应该先看在燃煤这几个环节上能否做点什么?燃煤除尘、脱硫、脱硝?工艺升级?治理燃煤散烧排放?控制成品油质量?

在这些问题上有那么多一点点的进展,相当于少买多少个网购的包裹?

《搬回美国》文中说:“我们现在都已经这样做了呀,拆烟囱,拆锅炉,集中供暖,但为什么雾霾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改善?”——作者在此偷换了概念,假设“做了”就是保质保量、不打折扣地做了。发现效果不佳,于是认为此路不通。其实如果稍微深入地想一想,就会发现很有价值的讨论点:“做了”的这些事情,方案是否合理?是否有更好的工艺?如果方案没问题,那么执行是否到位?执行过程中是否有监督和反馈?

我们不关心“做了”什么,而应该关心“做了”之后的效果是什么。如果效果不佳,那问题出在了哪里,是否有人该被问责,该不该讨论更好的做法。这些都不谈,轻飘飘地甩下一句:“我们都做了呀,没效果,说明问题不在这儿。”这是多么的轻率和武断。

之前有关部门曾经解释过,北京雾霾重的原因是北京人太爱做饭了,油烟太多,当时感觉是“逗你玩”。如今《搬回美国》一本正经地说我们的消费为雾霾造成了很大的贡献,其实逻辑上是一脉相称的——以次要矛盾替代主要矛盾,模糊焦点。

这就好比重病患者去医院,被检查出有肺癌、白血病、肾衰竭、血管瘤、肠胃炎等等各种病,医生痛心疾首地对病人说:“哎呀呀,你最近是不是暴饮暴食啦?你看把肠胃炎都吃出来了。以后记得控制欲望,调节饮食哦,会好起来的!”

把目光聚焦在次要矛盾上,就是这么可怕。


2. 模糊责任边界


这是大多数公共事件的讨论里都会出现的问题。雾霾、食品安全、水污染、交通拥堵等等,问题到底出在了哪儿?

所有问题,我们都可以找到一个角度,说每一个人都有罪。

雾霾可以是因为人们的过度消费、做饭烧菜、开车,还有放屁。食品安全可以是因为人们贪吃、没有长出火眼金睛来鉴别伪劣食品、没有配合政府做好监督工作;水污染可以是因为人们吃喝欲望太大导致屎尿太多、在河里洗澡、洗衣服;交通拥堵更简单了,谁让你们自己要买车的?

把问题归罪于每一个人,是最简单,也是最不负责任的行为。

关键在于,公民和政府的责任边界,到底在哪里。

公民的责任,在于纳税、遵纪守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其它大部分,都应该是政府的责任。

《搬回美国》的作者在提到她环保部的同事们时,给予了很高的肯定:“体制的重重限制导致效率不高,可大家仍然在努力。比起社会上大肆抱怨指责的人,他们的行动更值得被尊重。”

这就是典型的模糊责任边界。环保部负责环境的治理,是工作岗位所赋予的责任,就像环卫工人要保证马路清洁一样。环卫工人们勤勤恳恳扫着大街,看到雾霾天,抱怨指责几句,为什么就比环保部门的人不值得尊重了呢?难道非要环卫工人们拿着扫帚赶雾霾,才值得尊重?

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本分。不必在道德上拔高自己,贬低他人。更何况都已经把雾霾治成这个样子了,还敢往脸上贴金,勇气可嘉。

公民们纳的税款里,包括了环境治理的部分。燃油税里,包括了尾气治理的部分。电费里,包括了发电过程中节能减排的费用部分。之所以付出这些劳动所得,是因为我们都遵从这样的共识:“让最有能力的人来解决问题。”这些被选出来的人,并不是奉献自我的义务劳动,而是也享受着相应的待遇和权力。权力和责任本就是需要匹配的。在其位,谋其政。做不好,就问责。这是最基本的道理。

有一句让批评者闭嘴的经典的话:“你行你上。”很多人听到这句话会一脸懵逼,无力反驳。其实这句话忽悠的正是是责任边界的模糊。或许我们可以这么来回答:“这不是我的责任范围,我即使行我也不上。这是你的责任范围,你如果不行,请你滚。


3. 行动和抱怨


“行动是积极,抱怨指责是消极。”——这个观点似乎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当我们为空气和食品问题痛心疾首时,总有人会一脸天真而诚恳地问:“怎么只知道抱怨指责,为解决这个问题,你做了什么?”



中国真的有很多很好的人民。他们埋头苦干、任劳任怨、逆来顺受。在长期被历史和现实的教育洗礼之后,慢慢形成了这样的条件反射:出问题了,应该是我自己的原因吧?

从小时候路边白墙上到处刷着的“人人有责”开始,我们就处于了这样的潜移默化之中。

赚钱少买不起房?因为你自己是loser。房子被强拆了?你的选址不对,为了国家建设应该顾全大局。吃到了有毒食品?贪小便宜乱买东西。雾霾好大怎么办啊?谁让你双十一买了那么多东西!

作为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十几亿人的国度,能培养出这样的“我有罪”的反射弧,真的是国家教育的一大奇迹。

在“行动才是积极的”理论派看来,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的演讲,是消极的,没事儿做什么梦?还煽动别人一起来做梦?做梦不如像我们一样行动起来。甘地是消极的,傻坐着绝什么食?你为什么不为国家做点实际的事?鲁迅也是消极的。整天就知道窝在房子里写文章大放厥词,还不如干回你医生的老本行,至少可以救几个人嘛。

其实我并不知道,“行动派”们的潜意识里,到底是觉得抱怨指责没有意义,还是抱怨指责是件“危险”的事情。

或许,,是时常出现的经典镜头:“奴才罪该万死,圣上英明!”

我大胆地预言一下,《搬回美国》的作者虽然是自己标榜的行动派,但她所建议的行动,和“抱怨指责”者比起来,贡献更小,甚至会起到反作用——当治理雾霾成了每一个人的责任时,结果是每一个人都没有了责任

在这篇雾霾文里传播度最广的文章仍在继续传播时,其它雾霾讨论文被大面积删除。“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如果我们不能自由地说话,那注定了我们也不能自由地呼吸


4,欲望和私德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个担忧:“中国的新兴中产阶级希望像美国人那样生活。”言下之意指的是中产们有纵欲和浪费的趋向。

其实中国的中产是一个很窘迫的阶级。棒槌型的三层结构里,最上层占据了最大的财富,最下层则有最大的人数。中产在夹缝中生存。看上去有着光鲜的工作和不低的薪酬,实际却有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并普遍缺乏安全感。这是因为制度性的变化、房市股市的动荡都可能导致财富的急剧贬值,同时也没有发声的权力。

就是这样的一群人,在房贷房租和生活费里省下一些钱来,想为了食品安全买一些南美的牛油果吃,想为了孩子玩具的质量买套美版的玩具和书,想双十一小放纵一下自己捞些便宜货……竟然被质问道:我们国家的情况是否能够承受这样的消费水平?

富人们依旧在挥金如土,一次的消费可能抵得上中产们一年的收入;权贵们依旧在奢靡中享受,奢华的程度对中产们来说一辈子可能都闻所未闻。而《搬回美国》的作者,对这些只字不提,却将道德的矛头指向了中产……或许只有太宰治的那句名言可以概括中产阶级们的心情了:“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节约是美德。控制自己过度的欲望,是好建议。但是,道德是用来自律的,而不是用来要求他人的。我们可以选择断舍离,也可以选择用东西把家里堆满。我们可以过苦行僧一般的禁欲生活,也可以尽情享受生活。

生活方式的选择,是个人的价值观,是需要受保护的“私德”范围。,都无权裹挟。如果某个公共事件需要以“私德”作为解决方案,那这个方案必然谬以千里。

我一直相信胡适所说的这句话:在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是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讲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情味的国家。在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而大谈道德,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更何况,买一些更好吃的食品、玩具和书籍,我真的看不出这样的消费和纵欲有什么关系。

最后,对《搬回美国》的作者本身而言,我相信她的真诚。我也理解朋友圈转发那篇文章的朋友们的真诚。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是生活在歌里的真诚。“你有光明,中国就不会黑暗。”这是生活在新闻联播里的真诚。

脆弱的人性或许需要这样的真诚的慰藉。但当我们和我们的孩子都暴露在雾霾中时,请多一些理性的思考,收起一些无用的真诚。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