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卓越的罗素,充满悲剧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信ID:ibookreview

『阅读需要主张』


伟大的思想家总会有不少追随者,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粉丝”们的推崇,他们推崇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为这些思想家撰写生平传记。伟大思想家的传记,我也看了不少,著名的《康德传》《马克思传》都曾让人对那些伟大的思想激情澎湃、心驰神往,、夜不能寐。但阅读这些传记,给我们带来的更多是对这些思想家的敬畏,而不是对他们的个人生活产生的浓厚兴趣。


但几年前,当我读到英国传记作家瑞·蒙克的《维特根斯坦传》时,突然发现哲学家的传记原来还可以这样写:不是向读者详细介绍哲学家的思想和生平,而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审视哲学家的一生,通过细腻的情节描述,用讲故事的方式,展现哲学家的生活轨迹和思想产生以及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尤其是,他能够用最新的史料证据,对哲学家生活中鲜为人知的经历给予高度关注,并对我们以往形成的对哲学家思想和形象的理解提出挑战。这些在蒙克的新著《罗素传》中更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罗素传:疯狂的幽灵》
作者:瑞·蒙克
版本:启真馆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6年7月

▲ 点击图片买一本

‍‍‍‍



撰文 | 江怡‍


高大形象的坠落

孤独与疯狂的真实心灵


作为二十世纪伟大的哲学家、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罗素的名字早已享誉世界,他的思想也成为现代人类思想的宝贵财富。然而,蒙克经过长达十余年的工作完成的两大卷传记,却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哲学家形象:矛盾和冲突始终伴随着他的一生,而孤独与疯狂则成为他心灵的真实写照。这似乎在向我们表明,作为一个伟大思想家,罗素给人们留下了睿智聪颖的印象,但作为一个普通人,罗素却完全是一个不被人所理解的或更多被人误解的怪人。



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和历史学家,也是二十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之一。1950年,罗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多样且重要的作品,持续不断地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罗素说支配他人生的三种激情是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人类苦难的怜悯之心。‍


这种误解不是来自人们从他的著作中获得的印象,而是他在自己的生活中始终向人们展现的印象:隐藏着的罗素与表现出来的罗素似乎并不完全一致,这就是矛盾和冲突的根源。在这本书中,罗素的形象陡然从高大的思想家地位坠落到了连普通人都不如的地步,罗素的性格表现出的冷酷、仇恨和不安使得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在我们的心中黯然失色,以至于该书出版后引起了英国罗素学会和罗素基金会的强烈不满。但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表明的,他的目的并非从负面展现人物,“罗素具有许多令我钦佩的品质:例如,他智慧超群,哲学思想明晰而严谨,致力于推动社会正义和国际和平。然而,对许多对罗素抱有钦佩之情的人来说,他们面对的挑战是去理解上述品质是如何与下述特点共生共存的:他对身边的人表现出令人恐惧的冷酷,他内心深处潜伏着令人心神不安的可怕仇恨。”这些在外人看来令人钦佩的品质与他内心深处的不安特点之间的冲突,使得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与以往记忆中截然不同的罗素形象。


弗洛伊德曾在《癔病研究》中指出,一个人儿童时代的经历往往会成为他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也将导致他人生的不同轨迹。在《罗素传》第一部《孤独的精神》中,蒙克详细解释了深藏于罗素内心矛盾性格的最初形成原因,就是他孩提时代经历的大量痛苦,以至于他后来的幽灵式的逃避既是一种病状,也是一种反应。


《罗素传:孤独的精神》
作者:瑞·蒙克
版本:启真馆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5年8月

▲ 点击图片买一本


他写道:“罗素儿时面对的确实是一个幽灵游荡的世界;在那个世界中,死者与生者共存;在那样的世界中,人的情感依附对象被反复证明是并不可靠的东西,昙花一现、转瞬即逝;在那样的世界中,冷漠看来是唯一可能出现的反应。”的确,理智与情感之间的冲突似乎在罗素身上比在其他人身上表现得更为强烈。正如我们熟知的罗素所说的支配他人生的三种激情: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人类苦难的怜悯之心,这些恰好是他内在心灵所经历的矛盾和冲突展现出来的外部反应,而这些矛盾和冲突,也就是他对孤独状态的敏锐感知和对精神失常的内在恐惧。阅读了蒙克的这部《罗素传》后,我们就会对这种内外差异产生强烈的对比印象。


生活世界的超越

不断克服平庸和浑噩


华兹华斯在其名诗《永生颂》中曾这样感叹道,岁月流逝,让每个平常的场景获得天堂之光的世界观,变得越来越难以维持,直到人们最后感到它慢慢减弱,消失在日常的光线之中。罗素的生活似乎就是这种情景的真实写照:生活中的每一次激动给他带来的不是荣耀的成功,而更多的是反复无常的平庸和浑噩。虽然他已经得到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智力天赋,但他似乎正是因为这种天赋而对自己的行为陷入无尽的自责和彷徨之中。尤其是在他的身边有了比他更为聪明的同伴(至少在他看来是比他更为聪明),他就会更加陷入困惑之中,无法从自我中摆脱出来。虽然他反复强调三种激情如何支配他的生活,但这三种激情却是如“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我们无法体会到他所谓的“绝望的边缘”,但我们可以看到,罗素的一生正是不断试图克服平庸和浑噩,从普通的生活中寻找让他的理智得到幸福的感觉。这是一种对他自己的生活世界的超越,也就是对理智本身的最大限度的运用。这种运用的结果,就是他在哲学领域里不断探索,不断提出全新的思想理论。正如他自己所说,“尽管偶尔会出现异常情况,但我的心思在哲学研究上;如果离开哲学,我是不可能获得内心宁静的。”事实上,罗素一生都没有离开过哲学,而正是对哲学的思考和对知识的追求,使得他得以超越自己的生活世界,成就自己的哲学思想。



理智生活的升腾



在第二卷《疯狂的幽灵》的序言中,蒙克对罗素的一生给出了这样的评价:“罗素的人生充满悲剧。罗素的一生成就卓越,悲剧色彩浓厚,着手创作这样的传记似乎是不可思议之举。不管怎么说,罗素早年对逻辑学和数学哲学的研究奠定了他在哲学史上的永恒地位,让他成为20世纪屈指可数的无可争辩的伟大哲学家之一。”




“我发现,罗素的个人生活恰如一条漫长的情感之路,这条路遭到了严重破坏,……罗素的人生似乎以不可阻挡的方式,总是面临灾难。这是由他的两个基本性格决定的:其一是对精神失常的根深蒂固的恐惧,其二是相当强烈的虚荣心。”


或许正是这些评价,使得当今的罗素研究者们对蒙克的传记采取了抵制的态度。然而,在我看来,虽然性格特征会影响到他对身边事物做出判断,但他的智力天赋却总是能够让他以理性的方式处理具体事务;而且,,也是他理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实现自己生命理想的重要方式,这是一种“理智生活的升腾”。


罗素曾于上世纪“五四”运动之后的1920年10月12日到1921年7月11日应中国学术界的邀请到中国讲学。


我特别关注到蒙克在书中对罗素关于中国问题的论述。这不仅在于罗素对中国访问的追述,更在于罗素对中国问题的评价。在罗素看来,当代人类文明面临的两难困境在中国都得到了充分体现,一方面是文明本身带给人类的和平幸福,另一方面则是科学给人类带来的种种恶果。


罗素对中国将要不得不被西化的预见,是对人类未来前途的担忧:“中国的问题是所有西方人面对的问题:文明本身是否可以幸存下来?是否可能将科学、技术和工业引入一个社会,?”而他提出的解决方案则是,在个人层面鼓励人们质问和怀疑政客们灌输的东西,劝说人们接受一种科学的怀疑主义态度,,即实行全社会的公有制和普遍的。当然,这些思想在当时的西方社会是完全无法得到认可和支持的。所以,罗素曾寄希望于中国,。这也正是中国早期者接受罗素思想的重要原因。



本文原载于2017年1月14日《新京报·书评周刊》B07版。作者:江怡(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编辑:罗东、户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扫一扫,赏给书评君一个可爱多?


直接点击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青春版《红楼梦》美国大选 | 中年人丑态 | 人生无意义 | 小津安二郎 | 《你的名字。》疯狂学而思 | 作家的脸 | 语文教育 | 二十四节气 | 博物君 | 朋友圈 |《西部世界》黄永玉 | 高房价 |  |  |  | 南锣鼓巷 | 篡改历史 | 抑郁症 | 荒木经惟 | 沈石溪 | 少年读经 洗稿 | 加缪 | 心灵鸡汤 | 帕慕克 | 龙榆生 | 奥兹 | 奥威尔 | 阿列克谢耶维奇 | 国学 | 民国试卷 | 弟子规 | 小王子

点击图片

购买定制的《阿赫马托娃诗文抄》礼盒银章版

或者点击“阅读原文”去我们的微店看看~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