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燕郊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燕郊的历史众说纷纭,贯彻古今,说法大致有二,一说自打春秋战国,燕郊为燕国国都(现北京)郊区而得名;二说,大明成租朱棣年少时被封为燕王,其统治北京时期为燕。


昨天篇:

在公元前11世纪,就有大量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迄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春秋时期,燕郊因地处燕国都城之郊而得名,历史上一直为“畿东要地,密迩首善”。京榆古道从这里穿过,从秦始皇东巡碣石到曹操北征乌桓,从汉光武帝追击敌军到隋炀帝东行、唐太宗东征,都曾经在燕郊留下过历史的烟尘。燕郊自古为经济繁盛之地,自辽宋以后,借助京榆古道及潮白河码头,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商业繁荣,文化兴盛。《通州志》称燕郊“自荐颇称繁盛,今仍为要镇,盖平东各县贸易多萃于此”。




清代,朝廷专门在此修建了御道,并修建出京首站行宫,为历代帝后出巡拜谒东陵驻跸之所,素有“天子脚下,御驾行宫”之美称。


总而言之,都充分的说明了燕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我们燕郊的昨天了不起!


今天篇:

自打改革开放,燕郊也伴随着国际化的潮流愈引发展,从落后的小镇村庄逐渐走向现代化城市。


(一)交通纵横,但是堵车却扯了常态;

回想起九十年代,燕郊多数道路还是土路,石子路,能称得上柏油路的寥寥无几,现如今,由东到西,由南到北,贯穿南北东西的大路大街不下20条,尤为迎宾路北段,其宽度相比在紫禁城也没有几条道路能与之媲美。其次,在建的徐尹路潮白大桥,京秦高速,地铁平谷线,无一不证实着燕郊的交通四通八达。但是不知道是道路的发展促进了汽车的发展,还是汽车的发展促进了道路的发展,总而言之,交通美与车流量并存。




(二)高楼座座,房价高不可攀

时常听燕郊的老人们讲起,过去就有地质专家预测过,潮白河畔都是沙包不适合种庄稼,土质松软,不是适合建筑,但是看来,那个专家估计已仙逝了,九十年代燕郊的最高层也就六七层,转眼间,新盖的楼房好像都没有低于30层的,高处不胜寒啊!比起高度更为夸张的是,八九十年代,两千元能买到两百平米的土地,而今天两万元也买不到一个卫生间的空间,燕郊才真是叫寸土寸金呢。




(三)弃农从工,燕郊人和北漂有了密不可分的联系

以前呢,燕郊是一座落后的小镇,主要还是以农业为主,当地的村民,春种秋收,每一年都那样的艰苦勤劳,现在,耕地没有了,燕郊的人民又多了另一重身份——打工一族,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在燕郊上班,都过上了与北漂相同的生活,而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们可能有亲人也在这里。




(四)环境一再改善,从无到有,从小入微

现在刚刚参加工作的燕郊人们,小的时候,燕郊还是一座小小的水城,有潮白河,有幸福河,还有许许多多的小水库,小水洼,伴随着跨世纪的成长,燕郊也随之干涸了。人们对于水渐渐陌生了,导致现在每年的夏天都能观看海景。


雾霾也成了燕郊的另一代名词,我们不喜欢这个新生词汇,我们要努力,有关部门也在极力维护我们的环境。




明天篇:

昨天的历史,我们的燕郊有着醇厚的底蕴;今天的辉煌,燕郊一切都很明亮;我们不是预言家,但是燕郊的明天只能越来越好!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