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神学与科学 | 解释的可错性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任何有价值著作的出版,都将不会是石沉大海般无声无息,诚如本书的出版,注定会引来一场剧烈的学术地震,因为它是一部历史批评之大作,它颠覆了传统的神迹先验论,颠覆了神话与科学的传统对立观,它将整部披上科学的外衣,把中神话、传说和信仰还原为历史叙事。
解释的可错性

我们需要区别启示与解释。“无错”是对启示的整体判断,而不适用解释。任何人的解释都不是神的智慧,也不是自明的启示,因此是可错的。信仰介于无错的启示与可错的解释之间。《安立甘信条三十九条》第六条说:“包含得救所必需的所有事情,所以凡未载于,或未被证明的,都不必要人信之为信条,或视为得救必需的要求。”


凡载于的皆为启示,凡被证明的皆为信经信条,而个人的解释未载于,因此不是无错的启示;除非被信仰群体公认为能被证明,也不是基本无错的信条。

任何人的解释不但事实上经常有错,而且在本性上必然有错。在对人类理性本性的各种哲学反思中,卡尔·波普的意见值得注意。他认为理性的本性是批判自身,一切科学理论都可证伪,通过试错的理性探索,科学理论的逼真度越来越高,但永远不能达到绝对无误的真理。批判理性主义不适用于救赎理性,但适用于人类理性,不适用于启示的真理,但适用于作为科学理论的解释。

解释者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无错论”的维护者虽然符合整体评价的启示,但对词句意义的解释未必符合具体的启示;信仰者虽然符合一些信经信条规定的启示,但未必符合信经信条以外的启示,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反之,批评者可以发现一些字句的真实意义,敌对者也会说出他们不愿意看到的真理,比如,策划杀害的大祭司该亚法说:“一个人替百姓死,免得通国灭亡,就是你们的益处”(约翰福音11:50)。再比如,费尔巴哈说,不是神创造人,而是人创造神,这个道理已经包含在二千多年前先知书之中:“偶像是匠人铸造,银匠用金包裹,为它铸造银链。穷乏献不起这样供物的,就拣选不能朽坏的树木,为自己寻找巧匠,立起不能动摇的偶像”(,40:19—20)。无神论和现代学关于人造神的学说,验证了反对偶像崇拜的启示。还比如,敌的尼采高呼“上帝死了”,因为他不能容忍“他洞察人的内心、终极的羞辱和丑陋”,“深深刺入我内心最肮脏的隐秘之处”;而虔信者黑格尔却看到路德宗早已在“上帝之死”的赞美歌中表达的真理:“这表达出有限、易逝、软弱和否定的人性自身是神性的一个时刻、以及发生在上帝之中的觉悟。”解释者无论持什么立场,应该而且能够进行平等的说理和辩论。愿中的教诲磨炼信仰者的谦卑:“天怎样高过地,照样,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55:9);愿批判理性约束理性主义者的骄傲:“我认为我是正确的,但我可能有错,而你可能是正确的。无论如何,让我们讨论吧,这样比我们各自坚持自己正确可能更接近正确的理解。”至于本书作者的态度,可由一个中世纪哲学家的祈祷表达:

Respice, Domine, exaudi illumina nos, ostende nobis teipsum. 

以上文字节选自《历史哲学》,赵敦华著


相关阅读
  本书是我国著名哲学和学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导赵敦华先生花了整整5年时间独立完成的倾心之作,作者自认为这是他一生中“左右份量”的一部专著。
  本套书总字数达90万左右,分旧约和新约卷。首版作为凤凰文库学研究系列于2012年出版,现为修订版。本书出版后在学术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并招致教信徒的一致诟病。因为赵敦华老师在本书中对诸多疑问进行了历史考证,对每一个神迹进行了科学解释,使得拯救与历史、科学与神学等被传统视为对立的概念在本书中相得益彰、融会贯通,这被某些学者尤其是教信徒视为对神迹的否定。
本期编辑 | 山楂土豆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